APP下载

提高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7-09-27李元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评价过程课堂教学

李元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础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以“合作”思想为灵魂,以“小组教学”为重要组织形式,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形成的一个有利于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发展的教学流程。使得英语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交际合作的过程。本课题针对现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从而促进该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完善性。

一、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构成对合作学习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结构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因此,教师应重视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问题。首先合作小组的人数要合理,应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互助和交流。其次,分组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依学生特质分组。学生特质大致上可分为学习成绩、能力倾向、性格、爱好、年龄、性别等。教师可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使组内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使各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和截面。这样,既能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又能有利于全班各小组间开展公平的小组竞赛。

2.分组要合理搭配优等生和学困生,如果是4人合作小组,一般以一个优等生,一个学困生和两个中等生为主要构成原则。这样,一个小组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强弱,学习成绩有高低,学习方法有异同,学习交流时可以做到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从而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3.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学生。有些学生可能不喜欢与被分的同一组的某个同学合作,这样的话,教师要及时调整,否则会影响到整个合作学习小组的良性发挥。

4.教师要动态化变更小组成员,活泼合作学习的气氛。一般以5—6周调换一次或每学期换1—2次为理想。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始终处于控制地位,在小组中承担重要工作, 而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

二、明确要求和任务

为了防止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当中,学生进行无目的、无针对性、无必要性的讨论,而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不能按要求达到合作的目的,教师一定要在小组合作前提出细化的教学要求和明确的教学任務。在学生的小组合作过程当中,教师应给予恰当的引导以及启发式的帮助。教师必须充分、合理的示范学习内容,才能让学生有明确的合作目的,从而提高合作效率。所谓“充分、合理”就是要求教师的示范既明确到位、具体形象,又不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在展开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可以和一两名同学Make a modal.完整地呈现一遍对话,也可以用幻灯片的形式出现一些Useful sentences. 这样既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运用语言的潜力,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三、给予充分时间

一节课时间有限,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本课时的任务,在学生还没有完全展开合作学习时,就匆匆结束合作学习,草草收场。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合作学习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也容易使学生对合作学习失去兴趣。

四、教师要正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

我们经常看到,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就松了一口气,似乎这是课堂中得以放松、休息的机会,只要给学生做一个纪律维持者就可以了。这就是教师没有正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没有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共同学习的合作者,从而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担当好以下几个角色:

1. 合作学习的调控者和促进者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仔细观察各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如学生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及时向学生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及时制止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语言霸权主义,扩大学习交流的参与面,使每个组员都有均等的表达机会;当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或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当学生的语言出现严重错误时,教师要指出并更正;当学生在用中文交流或讨论别的话题时,教师应及时地制止并引导;教师还要特别关注那些“沉默”的学生和“冷场”的小组,给他们鼓励和指导使他们融入到 小组活动中去。

2.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教师要深入合作学习小组,把自己当作学生主体中的普通一员,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做个平等的参与者,从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地合作与互动,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

五、让合作成果反馈到位

对话表演是我们英语课上常用的一种方式。如果只在座位上进行对话表演,那表演的同学只是在对话,听的同学也不能正面看清。教师可要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对话。

六、开展多维评价

“评价是一盏灯,能点亮学生学习前进的方向。”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教师要采取正面激励性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小组活动。

进行小组合作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以成员个人竞争为主的评价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应以群体评价为主,坚持以小组评价为主、个人评价为辅的原则和以过程评价为主、结果评价为辅的原则。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实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最终目标。如果合作归合作,评价归评价,合作时是集体智慧,评价时却是个人才能,这样顾此失彼,势必会打消小组内其他成员的积极性,从而失去小组合作的意义。只有既兼顾到个人,同时又更多地照顾到小组整体,才能确实调动起每一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使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定向,增强“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最终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当今课堂教学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要针对课堂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灵活运用小组合作,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总之,我们不是为了合作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习而合作。因此,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让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学生的继续学习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价过程课堂教学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