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问题对策研究

2017-09-27徐公林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7期
关键词:电工实验探究

摘要:《电工电子技术》是机电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缺乏有效互动,教学手段落后,实践创新性不足等问题,笔者认为应从课程的内容设计入手,加强探究式教学,改进教学手段,构建科学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TM1-4;TN0-4;G712

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是机电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毕业后从事电气技术工作的基本技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大班授课缺乏有效互动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電工与电子技术课程通常采用大班教学,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该课程班级学生人数多,班级规模在160人左右,学生与教师很难一对一交流,没有有效的课堂互动,教与学双方知之甚少,很多问题无法及时解决。

(二)教学手段落后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并且在授课过程中涉及的电路图多,分析过程复杂,教学内容覆盖面广,理论抽象,仅仅依靠口述讲解不现实,边讲解边绘制则耗时费力,效率低下,因此必须依靠多媒体平台,利用事先绘制好的PPT课件和FLASH模拟,图形结合,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生动的展示电路的动态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一些只客观原因,教学技术改革跟不上现代教育的发展节奏,教学手段和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理念亟待更新。

(三)理论多、实践少,不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包含理论、模拟和应用等多个模块,所涉及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作业、实验设备、实验仪器等方面。在具体的操作中,每个教学环节之间缺乏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共享等方面不能系统实现,实验学时少,主要以基础验证性实验为主,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很难安排。教师主要指导学生按照课本上的每一个操作步骤,进行数据记录、表填写格并书写相应的实验报告,实验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大学生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限制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主要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从整体着眼,加强探究式教学,改进教学手段,构建科学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课堂实效。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在探究的基础上深入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工电子技术作为一门更新快、应用广、实用性强的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方式应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开展课题讨论,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适时开展设问思考、问题延伸、知识拓展等教学环节,课堂讲授、课题讨论、小组发言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积极采用启发式、类比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以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参与学习,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拓宽解题思路,加深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通过有层次地提问,广泛听取学生发言,鼓励集体讨论,提倡一题多解,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运用发散性思维来思考问题的能力,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教学效率。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师对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必须有一个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解,课前将教具、材料、问题及相应的探究方法与途径准备充足,以有效应对课堂上的各种变化,二是真正领会和掌握课程的实质,通过阅读、演示、观察、思考等活动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概括原理、法则,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达到对知识点的自我理解。三是针对一些似是而非或不甚理解的问题要重点讨论,不断深入强化。最后,要引导学生做好课下整理和课前预习,把初探、交流和互动中获得的知识不断整理强化,使知识系统、条理化,通过系统和学习和实践形成自己的独立思维,并逐步发展创造性思维,达到学以致用。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产生课堂实效。

(二)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电工电子技术理论抽象,涉及许多公式和图形,以及电路间的各种变换,所以非常有必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板书与多媒体有效结合,对于关键的理论推导、重要例题,可以通过板书熟悉解题思路,强化重点难点,而对于大量的图形变换,充分利用计算机对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信息的处理能力,形成声、图、文并茂的形象化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更富有感染力,因此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多媒体动画可以直观、生动的展现电动机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常用控制电器的动作过程,将一些在传统教学中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观察不清的现象模拟出来,直观而富有感性再现整个分析过程,有利于学生准确、全面、深刻地接受知识,大大地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构建合理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适用性和实践性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主要特点,实践是理论的有效补充,课程教学必须理论与实践并重,最终目的在于学以致用。笔者认为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实践环节,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验平台,加强应用性的基础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扩,展实验的广度,增加实验的深度。其次,在原有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自主设计性实验,贴近学生生活与生产实践,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处理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开放式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以实验室为基础,增加一些趣味性、实用性的课外实验,利用实验室的资源,成立课外电工电子制作和维修兴趣小组,开展一些学生们普遍感兴趣的小实验、小制作,为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动手能力。最后,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电子设计大赛,创造条件举办各种创新设计制作大赛,不断强化,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 姜凤利;朴在林;王义明;黄蕊;孙炳新,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网络教学改革与实践,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2013(03).

2. 李增国,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科教文汇(上旬刊) [J] . 2011(11).

孙丽凤; 徐淑华;宫鹏,“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手段方法探讨,电气电子教学学报[J] .2010(08).

徐公林,男,汉族,出生年月:1981.11.籍贯:河南沈丘。 职称:助教 . 安徽理工大学 研究方向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工实验探究
行列式在电工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Multisim仿真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赋能
设问引导探究
浅谈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在H公司电工产品战略上的应用
糊涂的维修工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