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于登堂入室的电竞教育

2017-09-26石翔

电子竞技 2017年17期
关键词:电子竞技教育部设置

石翔

两千五百年前,周游列国的孔丘一直是中国教育体系的典范,从《论语》出发,我们看到的是师父和徒弟之间,从兴趣出发差异化的教与学。而今天,我们谈到教育,除了最为基础的通识教育之外,教育的关系已经从学生想要获得什么,变成了对于短时间内社会需求来决定教育市场,进而决定学生可以学到什么。往往让人遗憾的是,时代的快速更迭,让很多三四年前可能的需求在学生毕业之时已经不复存在。

相比于之前的所有的专业增设,来自学生群体的自发意愿是电竞教育最为显著的特点。学生们找到了一个与自己每天打开的游戏和收看的直播息息相关的行业,幻想着如果能够参与其中,甚至是成为舞台中心的职业选手。把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结合在一起是多少人曾经幻想过的未来,可电竞从业真的是这样么?我们先从职业教育说起。

职业教育的关节

在我们怀念两千年前的师徒关系的时候,必须要面对的是现今占据绝对主流的师生关系,尤其是在脱离通识教育之后的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上,凯恩斯学派的“需求决定论”可以非常好的定义各方之间的关系。未来一段时间的人力资源缺口决定了学什么有可能完成就业,实现自力更生。

眼下的电竞教育多数来自于职业教育的院校和机构,而这些机构在选择开设电竞专业的时候,对外宣称的是面向电竞的人才缺口,可是直到专业开学,在行业内外依旧没法找到一份关于电竞人才实际缺口的报告。在各家猎头公司反馈的情况也是十分模糊,那让人难免会臆测电竞专业的开设更多的是想获得学生群体的青睐,而非真正了解了电竞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

兴趣固然十分重要,也许这些因为兴趣进入电竞专业的孩子们,要比学习其他专业的时候投入更多的热情,但决定电竞教育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是这些孩子在进入职业生涯的时候,能否找到一份与电竞相关的工作。

就业才是职业教育真正的关节所在,可能大多数职业教育的机构都没有想好为这些孩子提供什么样的职业路径规划。也许电竞的职业选手勉强可以算作一门手艺,但这个手艺同样需要对于综合能力的评估,而不是说短时间之内通过训练某一个电竞项目的水平提高了就拥有了通向职业的可能性。

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的电竞职业教育,短期之内可能还会卡在就业的关节上,造成这样原因的问题其实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大量信息的不匹配,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对电竞的了解都十分有限。

对上不对下的难度

我们讲不熟悉电竞的人在进入电竞行业的时候有门槛的存在,那这些门槛到底是什么呢?一般来讲,对于电竞历史的不熟悉算是第一重门槛,而且不同项目之间关联性很弱,每一项几乎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而在现实的情况之下,这些信息对于大部分工作来讲其实是不必要完全掌握的,问题来源于作为完全新兴的行业,行业内的从业者还在用是不是熟悉一些远古的历史来主动的区分人。

在和一些比较资深的从业者沟通的过程中,双方表述的信息很难一直围绕着关键节点展开,不回忆峥嵘岁月就没法继续更好的沟通,双方的认同也不是出自对于能力的考量。

这是行业初期可能存在的通病,除了历史的部分,对于游戏机制的熟悉其实才是真正的门槛。就像体育记者要真的熟悉规则,知道哪些地方才是能展现出运动员超群之处的关键。而电竞项目在规则层面上要比传统体育繁复得多。而这一部分的学习更多的是时候只能通过体验的方式来学习,大量的时间成本就此产生。

像笔者这样从事内容创作的,如果没有多年来在电竞项目的打磨和研究,确实会陷入抓不住重点的困境。即便是电竞泛娱乐的内容也是源自于体育属性,如果不熟悉各个项目的核心机制,只是单纯的就表现论表现,那就专业度就会大打折扣。同样类比到赛事执行,怎么能更好的呈现内容,同样决定于对规则的熟悉程度。

而这样的门槛恰恰是针对于现在电竞最希望的传统行业从业者转型,对于原生于互联网游戏时代的千禧一代而言,又有《王者荣耀》这样的现象级产品加成,其实对于底层的规则,专门进入电竞学院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有理解,他们真正缺少的是传统行业里已经系统化的知识。

简单的举例,赛事执行需要绑定的是会展专业和影视专业的技能,俱乐部需要体育管理和经营的知识,这些知识在相关的专业里都是成体系的,只是一直以来中国的教育和就业很多时候都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学生不知道学了专业可以干什么也不知道未来需要干什么,人力系统不知道学生到底在学什么。

如果这个更大范围的困扰不解决,电竞教育也会和其他的职业培训、高等教育、机构教育一样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与之相对的针对资格考试和标准考试的教育机构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不可能完全数字化的传承

电竞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最大的特点是生于线上,长于线上。这促进了电子竞技的快速发展,却也让电子竞技整体上的沉淀出现了巨大的空档。如果一个行业没有人在不同的维度上回顾和总结,那发展的有多快,溃散的危险就有多大。互联网的遗忘速度会超过绝大多数人的记忆速度。

如今,我们想要去努力回顾之前电子竞技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不同阶段,在需求和供给上的变化,投射出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显然是做不到的。前段時间,看到有像尼尔森这样的机构进入到电竞行业,信息的系统性总结可能才会走上正轨。本质上讲,电竞之前走错了一些必要的流程,所以在进入人才培养阶段的时候,问题就变得格外明显。

那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或者说,已经在努力冲上资本快车道的电竞教育能够解决既有的问题吗?

对于一个有些科研常识的人而言,一个针对于传播类的研究生方向,或者是真的耐下心来写几篇扎实的论文,可能都会比劳师动众开一个职业教育又或者是本科教育的专业来得有效。

从线上相对无序的内容出发,目前的电竞教育只是继续着之前的无序,而非让一些懂得方法论,能够有效运用统计工具,了解如何塑造知识体系的专家先来为电子竞技疏通脉络。大家在网上吐槽试卷、教材和老师的时候,真正的症结是在于对于电子竞技这个新生事物从来没有过系统的研究。endprint

笔者努力索引了近十年关于电子竞技的论文,可是结果却十分惨淡,论文大多极为宏观,却又缺少数据和理论的支持。即便中国的高校科研体系在全世界算不上先进,但大量的科研是在一个专业形成之前必不可少的一环。一位在高校任教的学者在和笔者讨论电竞专业的时候,如是说到,“得先有确凿的知识支撑这个产业的发展方向,才能教给年轻人怎么做,否则不是胡教?”

补充材料:电竞离一个独立的本科专业到底还有多远?

高校专业设置并非一成不变,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或“瘦身”,或新增,这既能使学科建设更加科学,也是想培养契合社会需求与时代发展的人才。但开设新专业并非城门大开,而是要经过申报、答辩、公示、审议等流程。

2012年,教育部对1998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形成《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简称《专业目录》),包括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其中,基本专业一般是指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5年调整一次;特设专业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所设置的专业,每年动态调整。

越来越多新的专业,像大数据,信息安全专业,需要的多是复合型人才,对于电竞而言同样是复合型人才。而对于复合型人才就更需要先形成独有的知识架构,才能真正为培养人才。

根据2012年9月修订形成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高校设置专业须具备有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有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需的专职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等基本条件。专业设置和调整实行备案或审批制度,教育部设专门网站作为本项工作的公共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

如果高校自主设置的是《专业目录》内的专业,报教育部备案即可,而想要设置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则需要经过多道程序,报教育部审批。

在大多数本科院校,都需要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办学定位,结合学院实际和发展规划,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向学校提交申报书、支撑材料及新专业设置论证报告。本科生院根据时间安排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审查,聘请专家进行网评、集中会评,其结果将上报院务会及主管校领导,并报校学术委员会及校务会。

高校内部的审议只是设置新专业的第一步。每年7月31日前,高校会将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与所属专业类中其他专业的区分情况等专业设置申请材料,在专门网站公示1个月。公示期满后,高校将公示期间所提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及专业设置申请材料报高校主管部门,教育部直属高校直接报教育部。此后,高校主管部门召开专业设置评议专家组织会议进行审议,并根据审议情况确定擬同意设置的专业,汇总后报教育部。最后,教育部委托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对需审批的专业进行评审,并公布审批结果。

每年,教育部会公布上一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其中既包括设置的新专业,也包括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和撤销本科专业。通知最后往往会提到,加强对新设专业的检查和评估,合理控制招生规模,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子竞技教育部设置
肌内效贴与电子竞技的应用实践及机制讨论
基于Cite Space的国外电子竞技研究进展与趋势分析
人工智能在电子竞技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展望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电子竞技成长之路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
我校两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