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文主体性和文学主体性的比较

2017-09-25王羽馨

文教资料 2017年35期
关键词:公文写作主体性文学

王羽馨

摘要:本课题主要注重对公文主体性理论的研究,对前人“双主体”和“单主体”的研究成果加以评述,并且结合文学主体性进行理论上的比较,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两者的比较,给予公文写作如何发挥主体性作用一定的建议,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创新。而对公文主体性与文学主体性的比较,也能让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公文与文学作品的差异,更在于从主体性的研究视角来比较这两种文体所带来的启发,不仅能更好的指导公文写作,更重要的为公文的宏观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主体性 公文 文学 公文写作

主体性是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那么和文学不同类型的公文中有没有主体性?主体性对公文写作有何帮助?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公文主体性和文学主体性研究回顾

(一)文学主体性研究回顾

关于文学主体性的研究最初是受到高尔基“文学是人学”及康德主体性哲学的直接影响,认为人在文学创作和接受的话语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我国学者研究文学主体性是自刘再复始,他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文学主体性”理论,此后,关于文学主体性的研究形成一股热潮。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将“文学主体”落实到具体包含“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作为文学对象主体的人物形象”、“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和批评家”三个部分。综观刘再复的文学主体性理论,就是要将把人当作人,人是目的而非手段的这一命题始终贯穿在文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此后多篇论文如刘小平的《文学主体性问题的缘起、内涵与论争》和黄文祥的《文学主体性理论建构及其局限》都是对刘再复理论的阐发与补足。

(二)公文主体性研究回顾

关于公文主体性的研究,基本集中在教学和写作上。例如彭兴伟和花艳红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在(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中的实践》,苏爱民的《运用公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皆是如此。真正从理论上谈及主体性的文章很少。理论上主要分为两派,一是认为公文中只存在一个主体,即写作主体。例如金秋蓉的《应用文主体性写作的本位话语》,先是从“轻理论重模式”、“技术与审美之争”、“主体唤醒与规则服从”三个方面指出了应用文写作的学科之惑。接着指出应用文主体写作的现实意义并表明“写作主体才是应用文写作的命门所在”,由此来指导应用文主体性写作。二是认为公文存在“双主体”,如李金泽的《公文写作的双主体特征》指出公文的集体性主体是显性主体,隐性主体主要是公文的撰写者,再引出公文写作双主体性的美学效应。又如李呈祥《试论秘书写作的“双重主体性”》,先是指出秘书写作主体的特殊性,接着一一列举秘书写作双重主体的对立与联系,最后落实到如何进行公文写作上。

(三)公文主体性与文学主体性的研究成果比较

在关于主体性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一般认为文学的主体性是多个方面的。不仅包括作者本人,还包括作者塑造的人物和读者。而关于公文的主体性则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公文中只存在一个主体,即写作主体,二是认为公文存在“双主体”,即执笔作者与法定作者,执笔作者的代言作者,传达的是法定作者的意志。由此可见,无论是公文还是文学的主体性都包含写作主体,文学的主体性涵盖的面更广,除了写作主体,笔下的人物和接受主体都具有主体性。而公文的作用则规定了它表达的明确性,从而限制了公文的接受者的主体性的发挥。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关于文学主体性的研究很多并且相当成熟,而关于公文主体性的研究很少,因此可以借鉴文学主体性的研究方法和成熟理论来进行公文主体性的研究。

二、研究公文主体性和文学主体性的积极作用

(一)文学的主体性作用

研究文学主体性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家应发挥人的主体力量,在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中心、为目的。最明显表现在对笔下人物的塑造上,“作家愈有才能,作家(对人物)愈是无能为力”。

(二)公文的主體性作用

1.研究公文主体性的必要性

公文和一般文学作品不同,公文作为机关或单位的公务文书,其实用性和工具性很强,不能仅仅把公文作为社会治理的工具。机械被动地按照格式写公文,而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进行相关文种的写作。

2.双主体与单主体理论的比较

双主体即公文中存在两个主体——法定作者和执笔作者。一般情况下,执笔的作者不是法定作者,代言作者传达的是法定作者的意志。

单主体只有执笔作者一个主体,这个主体服从于规则并被规则压抑。相同的是这两种观点都提到要提升写作主体在公文写作中的地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与法定作者或规则达到统一。

三、如何发挥主体性在公文写作中的运用

(一)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在不影响公文表达准确性的情况下可适当发挥“创造性”。公文所采用的文种、文面格式、内部模式、篇章布局等都留给公文写作者很大的创作空间。同样的一件事情,如何选取材料来突出典型,如何提纲挈领来使公文更简明扼要,如何遣词造句来表达思想渲染情感,都能造成不一样的效果。例如习主席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做的十九大报告,这份报告共三万多字,用时三个多小时。虽然内容很多,信息量巨大,但顶层设计框架清晰,目标任务明确,便于理解记忆。报告先是阐明大会主题,接着是报告主体结构,分为13个部分,从回顾过去的变革和历史使命,到提出新方针新政策,涉及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描绘了一副宏伟蓝图。同时报告中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提法、新举措受到广泛关注,引发强烈反响。一是提出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二是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新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新提法并不是相关条例事先规定下来的。甚至以前从未有过,而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创造出来的。这就启示我们在公文的实际写作中,要与时俱进。适当发挥人的主动创造性,做到规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公文中应不应采用抒情手法一直是各方争论的重点,公文要求客观理性,很少见到喷薄而出直接热烈地抒情,通常是间接的,或是与描写、议论等结合,人们经常提到的公文“冷抒情”的理念即是如此。恰到好处地运用抒情能增强公文的感染力,但又不能使公文因使用抒情而失去庄重平实的本色。例如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里。担当这份重任,我们既充满信心,又如履薄冰。充满信心,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是因为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是因为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因为我们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团结。如履薄冰,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继续艰辛探索,是因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需要不断披荆斩棘,是因为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需要勇于自我革命。”开头的呼吁“同志们”极富感召力。听者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后面的一系列排比句式“是因为”,既让人看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无限信心,给人以鼓舞,充满干劲,又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指明了仍需继续奋斗和努力的方向。这里的抒情和一般文学作品中的抒情相比并不明显,但“充满信心”、“艰辛探索”“披荆斩棘”这些词语都带有积极向上的感情色彩,体现出我们党对未来的极大信心。需要注意的是,公文的“公”就注定了它所抒发的情不是个人的私情,而是代表一个单位、一个集体的感情,就如同文写作者的代言身份一样,代而言“情”。这就启示我们要做到客观性与情感性的统一。

(二)明确代言人身份,不过分强调自身的主体性,喧宾夺主。公文的定义是“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殊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从定义来看,首先公文最本质的特征是工具性,是国家治理的工具,这突出强调了它的实用性和理性,而个体往往极富情感性,公文写作者如果过分强调自身的主体性,在行文中掺杂太多个人的喜恶,就会影响公文的客观性。其次,公文具有解决现实问题的效力,也就是具有法律效力,这更是决定了写公文不能感情用事。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公文的语言问题,公文的语言特点是:庄重、朴素、准确、简练、有限制的生动。为何要强调“有限制”的生动呢?众所周知公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一套语言系统。有些公文写作者因此拿着模板生搬硬套。有人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提出要加强公文语言的生动性,但“生动”就是形象化的表达,容易导致歧义,造成公文解读的障碍,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故在“生动”前加上“有限制”,表明不能过度强调自身的主体性,要在不影响公文表达准确性的情况下适度加强语言的生动性。而不能天马行空,一味“我手写我心”。

(三)克服双重主体间的对立,实现双重主体的统一,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实现双重主体的认识同步。双主体间的对立指的是发文机关即法定作者和公文写作者即代言作者之间的对立。也就是集体意识和个人意识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在一贯的写作观念和训练中,基本强调作者個性的发挥,而在公文写作中则是代言,写作者的个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压抑。面对这种情况,有些人消极以对,拿着模板生搬硬套,口不对心自然难以写出好的公文。故公文写作者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及时学习了解最新的政策走向,正确理解并系统掌握有关上级文件精神,吃透“上策”和“下情”,积极向法定作者的意识靠近,争取做到两者统一。

本次研究一是通过公文主体性和文学主体性的比较,更加明晰了公文和文学作品的差异:二是借鉴文学主体性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公文主体性,并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的公文写作中。可以得出公文写作的一些启示:在实际的公文写作中,要遵守公文的基本规范制度,适当发挥主体创造性又不过度强调主体性,同时以法定作者和集体意识为主,积极提高自身政治水平做好代言角色。

猜你喜欢

公文写作主体性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浅析文学修养对公文写作主体的影响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