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问答类节目发展历程中的模式探析

2017-09-25仲秋悦

文教资料 2017年35期
关键词:直播电视节目

仲秋悦

摘要:近年来,亲子、相亲、选秀、户外真人秀节目霸占电视荧屏,知识问答类节目穿插其中显得十分平淡。2018年初,各大直播平台相继推出直播答题竞赛类节目,将全民答题的热潮推向了顶峰,使答题节目迎来新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知识问答类节目就一直和“直播”“互动”离不开关系,按照“直播”元素的运用,产生了从“无直播”到“伪直播”再到“真直播”的三个阶段。本文拟从每个时代应用元素的不同程度,以分析其发展和问题。

关键词:电视节目 知识问答 直播 节目模式

盘点中国电视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知识问答类节目可以称为“中国综艺史上的活化石”。它也有过处于风口浪尖的日子。虽然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生存于花样百出的新类型节目夹缝中,但无论其他节目如何更迭交替,始终有它的一席之地。

一、20世纪末的“无直播”模式知识问答节目

1.1代表节目

1980年,广东电视台率先推出《“六一”有奖智力竞赛》节目,1981年中央电视台开始举办《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1996年由韩国三星电子出资赞助,北京电视台主办,韩国巨星企划协办的全国第一档高中生知识竞赛栏目《星星擂台——五省市高中生知识竞赛》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播出,给那个年代的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档高中生知识竞赛栏目,同时也是中央电视台《智力快车》的前身。以在校高中生为主要参赛对象,融教育性、娱乐性、互动性为一体。

1.2节目特征

(1)新鲜度与多样化

作为最早的知识问答类节目,给观众带来的新鲜感可以说是满分。《星星擂台》这个节目除了答题还有一些对高中生能力的培养项目,比如让他们去养鸭场学技术或者选一些老手艺来尝试,现场让师傅评选;以及现场即兴排演一场对某个词语的解释,考验智慧和能力。所以在益智节目刚刚起步相对稀缺的那个年代,这种节目凭借新颖认真,依然非常受欢迎。

(2)“无直播”互动弱

所谓“无直播”是指这个时代的知识问答类节目采用录播模式,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不强,与场内观众的互动都显得刻意而勉强,更不用说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当时的节目周期为周播,在网络不发达的年代,还通过寄信方式与观众联络,便捷度和往返时间上都有很大缺陷。

(3)过于专业性,观众参与意愿低

问答形式呆板、所问知识过于专业,缺少交流沟通,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日益提高,久而久之,便慢慢失去兴趣。而且,参赛人群和受众人群都比较局限,无法引起群众共鸣。这种由电视台发起的知识竞赛,选手一般是被强制参加,背负着为集体争得荣誉的心理压力,使原本休闲的游戏变得有些沉重,参与热情也大打折扣。

二、21世纪初的“伪直播”模式知识问答节目

2.1代表节目

2.1.1前期(1997年—2007年):

1997年起,随着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开播,中国的综艺节目迎来快速增长期。在这些节目中穿插的知识竞猜环节。让知识问答开始回暖,使原本索然无味的知识竞答节目重获观众的喜爱。

1998年开播的《幸运52》和2000年开播的《开心辞典》才标志着益智知识问答类节目的真正崛起。

《幸运52》主要形式是邀请普通百姓担当选手,以智力竞猜和趣味竞赛的方式进行智力比拼,同时获胜选手还会获得丰厚的实物奖品。在场内选手激烈角逐的同时,场外观众也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及时地参与到节目中,并获得相应的奖励。五个节目环节,考察选手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手脑协调能力等等。在纯知识性环节的设计中,选择题目的方向也更倾向于趣味性和新知性。至今,节目最后砸金蛋的场面和主持人李咏夸张鲜艳的服饰还是我们这一代人深刻的童年回忆。

而与早期较为呆板的节目模式比,《开心辞典》提出了“一人努力。全家开心”的口号,向选手明示了能满足全家梦想的高额奖品诱惑:通过求助现场观众等环节的设置,节目强化了与观众的互动:答题过程更是充满刺激与惊险,选手一着不慎,即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开心辞典》的成功,还让主持人王小丫为广大观众所熟知。她和蔼亲切的主持风格,在某种意义上给予紧张的选手以鼓励和信心,为节目增色不少。主持人之间的互动,使原本稍显拘谨的答题竞赛增添了趣味性和娱乐性。

2.1.2后期(2007年—2017年):

2008年湖南卫视引进国外版权,推出了节目《以一敌百》,颠覆了《开心辞典》以来形成的主持人与选手“一对一”的对抗方式,闯关者面临的是100位守关者,形成“一对多”的对抗方式。《以一敌百》的节目流程也颇具特色,不仅闯关者要与守关者同步答题,而且二者均有机会获得奖品,个体与群体间上演的智慧较量让节目更具刺激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主持人角色的弱化。无论是第一季的主持人汪涵,还是第二季的主持人大兵,他们幽默而不失智慧的主持风格,都起到了活跃现场气氛的作用。

2012年江苏卫视推出的《一站到底》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知识竞答类节目了,由美国NBC《Whos Still Standing》改编而来。这是一档形式新颖,趣味十足,在挑战中挖掘个性,又充满悬念的全新益智攻擂节目。这档节目打破以往答题类节目的固定模式。每档节目中有各种年龄层次,不同身份,各异性格的10位守擂者和1位攻擂者参加,以PK的方式获得别人手中的奖品,一旦失败,就掉下擂台,能否“一站到底”,成为节目中最大悬念。

2.2节目特征

2.2.1前期

(1)互动感增強

以上两个节目可以说是早期问答节目的代表,《幸运52》的特色在于可以现场电话求助,明明是录制时的电话连线,营造出播出时的“直播”错觉,使电视机前的观众有更强的参与感,加强场内外联系感。增加场外观众的参与感和参加欲望,消除刻板,增添观众观看趣味。

(2)受众人群平民化

《开心辞典》主打家庭牌,紧密结合网络、电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目与观众的互动。全国的电视观众可以通过网络、声讯电话或走进观众的第三种选拔方式进入节目在全国进行的选手复试,最终晋级中央电视台演播室参加角逐,实现全家人的梦想。节目准确锁定以“家庭”为基础的收视群体,围绕着中国传统亲情观念,成功引进国外益智节目的理念,利用“家庭梦想”和“平民智力英雄”等核心概念,满足了观众日益旺盛的娱乐消费需要,取得了非同凡响的市场效果。

(3)“伪直播”伪互动

“伪直播”就是指明明是录播形式,假裝是直播现场与场外互动,以增添节目观众的互动感。但这种模式过于程式化,而且录播形式伪装成直播现场。不能实现真正实时互动,没有惊喜。

(4)节目模式化

和第一时期一样都是主持人和参赛选手的对垒模式,这是中国知识问答类节目的一种固定模式,也是一个时代标记。

2.2.2后期

(1)打破模式化

《一站到底》打破了《开心辞典》那种平民与主持人对抗的模式,而是采用了攻擂的形式让平民与平民进行激烈对抗,答题错误的选手马上掉进脚下的陷阱,接受惩罚。

(2)娱乐性增强

新节目也大胆地起用了新鲜的主持阵容——李好、郭晓敏夫妻,组成了国内首个主持夫妻档。同时题目更注重趣味性,难度和问题严肃度都有所下降。形式新颖,由一名参赛选手变为多位参赛选手同场竞技,增加游戏感和刺激感。节目向娱乐化迈进,多出一个“悬念”元素,吸引流量。

三、2018年兴起的“真直播”模式知识问答节目

3.1代表节目

2016年国内直播行业进入全盛时期,并在2017年趋于平缓。当直播行业逐渐面临客户流失的问题时,直播答题这样的全新模式应运而生。2017年年末至今,各大直播平台将原本在电视上播出的知识问答类竞赛题目搬到了手机直播平台移动客户端,实现了百万用户同时在线答题、讨论的场面,将知识问答节目用最先进的媒体方式推向完全“真直播真互动”的新时代。

微信小程序游戏《头脑王者》、映客平台《芝士超人》、花椒平台《百万赢家》、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联合推出的《百万英雄》以及自成一体的《冲顶大会》,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这些直播平台的知识竞答节目运营方式基本相似,答题规则也如出一辙。题目涵盖了传统的科学、文化、综艺、艺术等各个领域,更有甚者娱乐性至上,将明星八卦、广告的赞助商专题或年代专题都纳入出题范围,吸引用户参与。

但因为不同于传统竞答节目的参赛人数,网络直播参赛人数通常为30万人次—100万人次不等。所以奖金的设置也非常诱人,《冲顶大会》的奖金通常为3—10万,而其他几个节目为10—100万,参与人数和奖金额度通常也成正比。但因为最后是平分奖金,所以所谓1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在几十万玩家的平分下,每人也只能获得几元钱。

可以说,知识问答类节目在2018年又迎来一次巅峰。

3.2节目特征

(1)“真直播”真互动,实现全民化

进入真正的“直播”时代,全民参与性,所有“观众”都能成为“选手”。参与方式与互动方式达到便捷和实时。无参与门槛,只要有手机网络,谁都可以参与其中。

(2)吸取优秀的国外成功经验

这种直播竞答的方式。实际是借鉴了美国2017年发行的《HQ Trivia》节目,该节目发行至今人气依然不减,有报道认为它可能就是电视的未来。

(3)安全性降低

完全来源于网络也有很多弊端。比如网络安全问题或数据造假等因为非实名制产生的影响。

四、直播元素比重增大的原因和发展

30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手机软件的种类也日趋多样化,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环境下,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靠拢,电视电脑端在向手机移动端转移。将知识问答类题目搬上直播平台可以说是传统节目的必然趋势,意料之内,情理之中。相比于上个世纪80年代局限于学生团体、21世纪初期局限于来摄影棚参加节目的人和选拔出来的人。选手在大屏幕上游刃有余地回答者主持人的问题,而屏幕之外的大多数观众却只能按捺着蠢蠢欲动的心看着。电视媒体透过镜头事实上给“问答”涂抹了浓厚的精英色彩,为公众设定了参与的门槛。而高度去中心化的移动互联网从内里来看是反精英的,垄断的、中心化的媒体资源正在加速消解,个体的价值和展示空间得以无限放大。如今直播竞答不仅是将参赛“平民化”更是将其“全民化”;不只降低门槛,甚至可以说没有门槛。

在允许全民参与的同时网络又完美地维护了“隐私”问题,有些人可能不善言辞或不想露面于大众,所以不会参加电视节目的录制,只需手机和一个私人空间就能满足参与答题的欲望。只要分享出去,又能满足一些人的自我学识肯定和虚荣心。不局限个人,家庭、朋友也可以聚集在一起出谋划策,足够的自由度和娱乐性,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而且知识问答类节目在娱乐化的过程中可以说是综艺节目中最适合全家上下一起观看,符合各年龄层次接纳的节目类型。

但同时,这种娱乐至上的直播节目弊端也远远大于传统节目。各种作弊工具层出不穷,没有绝对的公平却又显得绝对公平,一定程度降低用户热情和持续关注度。

五、总结

就目前动态形势来看,直播竞答节目还会再持续红火一段时日。纵观30多年的知识竞答节目发展史,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节目都是借鉴了国外的运营模式,谁也无法预料接下来会在什么地方出现和发展。时代更新的很快,观众、用户对一个东西的新鲜感都不会很久,三分钟热度,没有实力就留不住人气。但直播竞答节目已经明白单纯的奖金是没有意义的,无论是100万、200万的数字差距,分到赢家手里都只是九牛一毛,用户满足度不强,只有像传统知识问答节目一样寻求玩法和内容的创新才是真理。

猜你喜欢

直播电视节目
周四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