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摔跤吧!爸爸》到《神秘巨星》的叙事文本思考

2017-09-25王南楠

文教资料 2017年35期
关键词:摔跤吧!爸爸叙事结构女权主义

王南楠

摘要:去年上映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可谓在中国电影市场引发了高潮,不仅在各大电影评分网站斩获9分以上的高分,也在好莱坞电影排片优势的情况下,连续16天获得票房日冠军。今年上映的又一部印度电影《神秘巨星》,虽然没有《摔跤吧!爸爸》来得惊艳,但赚足了观众的眼球和眼泪,国内上映5天时就已取得了超2亿元票房的好成绩。这两部电影都具有好莱坞式结构、女权主义的进步、歌舞服务于叙事的创新的特点,本文将从叙事文本的结构、主题等方面对两部电影展开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摔跤吧!爸爸》 《神秘巨星》 叙事结构 女权主义

剧本是一剧之本,在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剧本是基础,是整体艺术构思的母体。从《摔跤吧!爸爸》的票房黑马到《神秘巨星》的口碑发酵,其成功的原因之一便在于好的剧本所展示的跌宕起伏的情节以及发人深省的主题思想,使作品具有高度的完整性、思想性和观赏性。

一、一波三折的好莱坞电影结构

《摔跤吧!爸爸》与《神秘巨星》的剧情设置与好莱坞电影的情节安排非常相似,通过各种情节障碍的设置使剧情变得一波三折,更加耐看和值得回味。电影剧本结构的定义是: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变、情节和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戏剧性结局。这就意味着,故事是从开端向前发展直到结尾。在剧本的前10分钟需要向观众介绍三件事情:谁是主要人物,戏剧性的前提是什么,戏剧性情境是什么?而这些的设置就是为了激发观众的好奇心理机制和对人物的移情心理机制。《摔跤吧!爸爸》是前国家摔跤冠军未能如愿获得奥运冠军,所以将希望寄托于下一代,但一连生了四个女儿;神秘巨星是渴望在璀璨的舞台上实现自己歌唱梦想的少女尹希娅,却生长在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父亲家暴成瘾虐待妻子,母亲谨小慎微任劳任怨。这便是影片主要人物和戏剧情境的建置。

一个传统的三段式结构的剧本一定会有两个情节点把整个故事分成三段结构,情节点是一个事件,它“钩住”动作并且把它转向另外一个方向,它把故事推向前进。因此,情节点就是剧本中的两个转变。在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曾把两个情节点划分的三段分别称为:建置、对抗和结局。建置意在指开端部分前三十分钟对人物和规定情境的建置,中间的对抗部分写人物如何与阻力作斗争,结局讲述矛盾的化解。

《摔跤吧!爸爸》中,马哈维亚发现两位女儿很有摔跤天分。重新拾起希望并且开始训练女儿,在经历各种艰难坎坷后,大女儿终于获得了国家摔跤冠军,进入了国家体育局。看似故事可以順利发展,但电影却在这里加入了一个大的转折,大女儿在新的训练环境和训练方式下放松了自我,造成了比赛的接连失败,也使父女之间的矛盾冲突进一步强化。故事发展到紧要关头,最大的悬念在于吉塔是否能夺得冠军。随着情节的发展,父女间隔阂化解,齐心协力训练备战,最后在吉塔的比赛胜利中电影达到了高潮,以欢乐的结局圆满收尾。

《神秘巨星》中,母亲卖掉了金项链给尹希娅买了一台电脑,很快尹希娅便发现,虽然无法在现实里实现梦想,但是网络中存在着更广阔的舞台。尹希娅录制了一段蒙着脸自弹自唱的视频上传到了youtube网上,没想到收获了异常热烈的反响。然而就在这时父亲发现了项链的秘密,对母亲再次施暴,尹希娅不得不摔碎了电脑也关闭了自己的视频账号,这是尹希娅的第一次受挫。然而,著名音乐人夏克提向她抛出了橄榄枝,并在他的帮助下来到孟买见到律师,本以为尹希娅可以帮助母亲帮助自己脱离这个家庭,但没想到得来的是母亲的坚决反对,并得知了自己出生的过程。尹希娅决定彻底放弃梦想去沙特阿拉伯,这是尹希娅最大的挫折。故事的最大悬念也在于尹希娅是否能真正独立,与这个家庭决裂去追求梦想。影片在母亲签下离婚协议书带着孩子毅然离开机场达到了高潮,最终尹希娅来到了最佳女歌手的颁奖典礼,以美好而感动的结局收尾。

好莱坞电影的编剧都在遵循三段式结构叙事。而这些结构大都为情节递进和人物塑造服务。创作者往往利用观众对故事进展的好奇心理和人物的移情作用,把观众带入故事,在故事中向观众阐明创作者想要抒发的思想。这样的剧情设定并无很大的特色,但是却能够使观众看电影的过程中不断被情节所刺激。每当故事趋于平缓的时候就甩一个包袱,产生一个新的矛盾调动观众的情绪,这是非常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电影运作模式。

二、从被动觉醒到主动觉醒的女权主义主题

生在印度,对于女性来说本就是一场超高难度的生存赛,对于有梦想的女性来说更像是一场灭顶之灾。从社会价值层面看,印度的社会形态发展极不平衡,传统陋习根深蒂固,认为女儿是赔钱货,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印度女孩在出嫁时要准备大量嫁妆,没嫁妆或者金额没达到男方要求,就会被嘲笑、侮辱、欺凌。如果你胆敢离婚,就要受到欺凌甚至被迫害致死,凶手有可能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摔跤吧!爸爸》中吉塔和芭贝塔姐妹俩参加同村好友的婚礼。好友一脸愁容:“我希望有这样一个为我一辈子考虑的父亲。否则,14岁后就被出嫁给一个不熟悉的男人,为他们生孩子,抚养孩子,做家务,这就是一个女孩一生的宿命。”这是对印度女性地位的直观描述,更是对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控诉。

在电影《神秘巨星》中,女主角尹希娅的母亲同样是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环境下的牺牲品,她被父亲嫁给不爱的男人,从此被家暴、被凌辱,艰难地活着。她没有尊严,没有话语权,没有财产处理权,更别提有梦想。这种命运甚至也要延续到尹希娅的身上。影片中尹希娅独自坐飞机去孟买见律师,将离婚协议书拿给妈妈签字,但妈妈却非常生气的呵斥她:“尹希娅你到底怎么想的。你就这么希望我离婚?你有没有问过我想不想和你爸爸离婚……我爸爸没问过我要不要结婚,我女儿也不问我想不想离婚,没人关心我到底是怎么想的!”

在男性权威的启蒙视域下。女性意识的生发变得相当被动和艰难。在《摔跤吧!爸爸》中,两个女儿命运的改变是借助爸爸的鼓励和帮助完成的,可以说是“被动”的。“在实际的摔跤对抗中。两位女主人公所取得的胜利也是建立在男性的运动规则之上的,放弃了女性本身的特征,甚至连女性的标志性长发都成为影片人物的束缚。而冲破传统的束缚便是对性别压抑的反抗,放弃了自身的女性个性,在‘父权意识的统治之下,走向了女性的巅峰。”

首先,马哈维亚逼吉塔和芭比塔穿上男性衣裤、剪去她们的长发、让她们吃鸡肉补充营养等诸多措施,招来了村人的议论和白眼,也使吉塔和芭比塔遭到男性的肆意嘲讽。女孩们被迫直面来自男权世界的有形规则和无形逼压。其次,当她们试图反抗时,在十四岁小新娘的生命体验中感受到了残酷的现实。从而将爸爸的摔跤梦想和自己的梦想结合,即女性个人的梦想与父亲、与民族和国家结合。在影片最后,面对强大的摔跤选手,吉塔问父亲该用什么比赛策略,父亲的回答是:“如果你明天获胜,不是你一个人的胜利,是成千上万的女孩赢得的胜利。那些认为女孩不如男的人就会闭嘴,她们被迫禁锢在家务中,一生的价值只是结婚生子。因为明天你将对阵的不只是澳大利亚选手,还有所有轻视女人的人。”父亲的话语瞬间燃起了吉塔的斗志,推动了吉塔的女性意识的自我觉醒。从而最终完成了男性权威对女性的心灵引领和性别意识的启蒙。

与《摔跤吧!爸爸》中被动的觉醒相反,《神秘巨星》中尹希娅的觉醒从一开始便是主动的觉醒。面对家庭里男性角色的强权霸道、对女性尊严的无视,选择了勇敢地、主动地抗争,这一点是非常珍贵的。这不仅仅体现在尹希娅对音乐梦想的追求上,也体现在尹希娅的妈妈娜吉玛从被动觉醒到主动觉醒的改变中。“做梦是每个人的权利,人醒来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追求梦想吗?如果没有梦想,没有追求梦想的权利,那人醒着还是睡着有什么区别呢?”“这不是我的人生!我不要去沙特阿拉伯去嫁给一个我不认识的人!我的人生当然是我自己决定!”——尹希娅有着对音乐足够的热爱,从六岁获得了第一把吉他开始自学创作、自弹自唱,她敢于直接打破母亲卑微的生活,也用歌声赢得了纯洁的初恋。最后她扔掉罩袍,将真实相貌展现出来。她扔掉的不仅是罩袍,还有麻木、懦弱、胆怯、卑微;展示的也不仅是神秘巨星的面容,还有尊嚴、胆量、魄力、平等,代表着她对男权社会大胆的反抗,代表着她将从此为自己的人生做主,拥有掌握自己人生的勇气。

“把她留下来吧,这是我女儿。”“这不是垃圾,这是尹希娅的吉他。”——即使被要求堕胎、遭到嫌弃也毅然坚持生下尹希娅,即使变卖唯一的项链也要默默支持女儿的梦想,这是妈妈向命运做出的抗争。虽然娜吉玛对这样被压迫被凌辱的生活是逆来顺受的,但她给了女儿追梦的自由,正如尹希娅在歌词里唱的那样:“我妈妈不是傻子,她是一个天才,她不是一个胆小鬼,她是一个战士,她不是孩子气,她是世上最好的妈妈。”特别是在丈夫要求扔掉吉他、彻底碾碎女儿梦想的一刹那,娜吉玛选择的了勇敢说不,并坚定的与丈夫签下离婚协议书,在这一刻娜吉塔完成了觉醒。

如果说《摔跤吧!爸爸》在“父权意识”的统治之下,走向了女性的巅峰,那么《神秘巨星》便是依托母爱的支持和鼓励,坚定了女性觉醒的决心。

三、歌舞服务于叙事的印度电影的创新

印度作为现今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最大电影产量国,给人以最大的识别度就是传统的印度电影中间会穿插各种歌舞场景,这正是印度最大的特色,也是印度电影在早期被世人所诟病最多的一点。如今,印度电影在好莱坞的熏陶下成为东方的好莱坞。印度的电影人很早地接触并学习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模式,并融入本国的民族元素成为有标志性的新印度电影,如《平民窟的百万富翁》、《三傻大闹宝莱坞》,都是现代印度电影的改变,把歌舞与叙事进行有机结合,歌舞场面不再是电影中角色情绪宣泄的情节要点,而是服务于叙事。

《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并没有大量的歌舞,两部电影中里出现的音乐不同于传统的印度音乐,加入了很多流行元素,歌词虽直接与电影情节相关,但在整体影片中不是为了歌舞而歌舞。《摔跤吧!爸爸》中为了展现女儿对父亲执意让她们学习摔跤的抗拒和不情愿,通过音乐为电影叙事服务,压缩了枯燥乏味的叙事时间,对繁杂重复的训练内容进行了精简,从而更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神秘巨星》里尹希娅穿着罩袍对着电脑自弹自唱,当她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场景切换到演出舞台上,用一束追光打在尹希娅身上,如同舞台上的璀璨歌星,此时歌声真挚地抒发着她内心对歌唱的热爱,对梦想的热爱。

《摔跤吧!爸爸》是根据印度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神秘巨星》的情节设置也以现实环境为背景,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通过贴近生活、吸纳生活中的琐碎事情来展现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将民族特色融入叙事当中,适应了观众的观影习惯和审美需要,也使印度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取得好的票房成绩,这对国产电影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学习之处。

猜你喜欢

摔跤吧!爸爸叙事结构女权主义
“金牌大国”为何没拍出《摔跤吧!爸爸》(聊天室)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
《可敬的夫人》的后现代女权主义角度解读
浅析女权主义的兴起
门罗作品《逃离》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