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源《诗古微》研究述略

2017-09-25杨鸿飞

文教资料 2017年35期
关键词:魏源研究现状价值

杨鸿飞

摘要:魏源《诗古微》是清代《诗经》研究的重要著作,魏源从今文经学的角度对《诗经》的微言大义进行阐述,在清代考据、训诂盛行的学术环境中独树一帜。本文对《诗古微》的内容、价值等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关键词:魏源 《诗古微》 研究现状 内容 价值

一、魏源及《诗古微》成书概述

1.魏源其人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隆回人。生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道光二年中举,六年为江苏布政使贺长龄撰《皇朝经世文编》,十九年重订《诗古微》。道光二十二年《南京条约》订立,他感慨时事,发愤著书,根据清朝掌故写成《圣武记》,二十五年中进士。咸丰七年(1857年)卒于杭州。

魏源生于清朝由盛转衰时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进步思想家。在满清政府风雨飘摇的年代,魏源走在时代的最前面,主张改革弊政发展经济,“师夷长技”,抵抗侵略,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魏源和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改革家一样,也是举着复古的旗帜来宣传改革的思想,《诗古微》即是这样的产物。

2.《诗古微》的成书

汉初儒者传《诗》,有齐(辕固生)、鲁(申培)、韩(韩婴)、毛(毛亨)四家。西汉时,今文经学受到尊崇提倡,《齐》、《鲁》、《韩》三家《诗》都立了博士,地位显赫。《毛诗》虽未立学官,但也在私相传授。到了东汉,古文经学的影响扩大,《毛诗》也立了学官。今古博通的古文经大师郑玄,集汉代古文经学《诗经》研究之大成,为毛氏《诗诂训传》作笺,称《毛诗传笺》。他在笺注中采用了不少三家《诗》说,实现了《诗经》研究中今古经学的融合。自《毛诗传笺》问世后,三家《诗》渐衰。据前人研究,《齐诗》亡于魏代,《鲁诗》亡于西晋,南宋以后,《韩诗》亦亡,仅存《外传》。自汉历唐,《诗经》学的研究没有越出《毛传》、《郑笺》的范围。到了宋代,疑古之风盛行,《诗》学家们力求打破毛、郑之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这时他们想到用三家《诗》来对证。朱熹《诗序辨说》时采《鲁》、《韩》以抑《毛》,《朱子语录》中尝言《汉书》、《文选注》及汉魏诸子多引《韩诗》,拟采辑备考而未果。至宋末王应麟作《诗考》,便开始了三家《诗》遗说的搜辑工作。其后,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清范家相《三家诗拾遗》、徐敖《诗经广话》,搜辑益多,渐趋完备,然多嫌片段,且按而不断。魏源在范、徐辑本的基础上加以系统整理与引申,写成《诗古微》,意在“发挥《齐》、《鲁》、《韩》三家《诗》之微言大义,补苴其罅漏,张皇其幽渺,以豁除《毛诗》美刺正变之滞例,而揭周公、孔子制礼正乐之用心于来世”。

二、《诗古微》其书

《诗古微》是魏源对《诗经》进行专门讨论的重要著作,魏源以“古微”名书,是为了表明其书主要是阐明古代经学的微言大义,与当时经学多勤于考据、训诂等有所不同。

《诗古微》有初刻本和二刻本两个版本。初刻本成于道光初年,仅上下两卷,内容多针对《诗经》本身的具体内容而发。初本刊行后,魏源并不满意,不断增补,于道光十九年定稿为上中下三编共二十卷,内容较初刻本更丰富、详尽,除了对《诗经》本身问题的阐述外,还加入了更多经世致用的思想。

《诗古微》初刻本分上下两卷:上卷包括《正始篇》、《诗乐篇》、《三家发凡》、《毛诗明义》等;下卷包括《三家发微》、《齐鲁发微》、《鲁诗发微》、《韩诗发微》、《三家通义》、《三家同义》、《三家异义》和《集传初义》,内容比较简略。湖南省图书馆和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各有藏本。

《诗古微》二刻本分卷首、上、中、下三篇。卷首对齐、鲁、韩、毛四家的传授历史作了考证。上篇通论全经大义,一卷为《诗四家异同》;二卷为《诗序集义》;三卷为《夫子正乐》及《毛诗四始义例》;四至六卷主要落实《雅》、《颂》的时代世次。中篇十卷答问逐章疑难,这部分主要是讨论各诗的主题。也有对历史、地理及礼乐的考证。下篇三卷,其一《辑古序》,对于各诗主题,按照魏源重排的次序,取毛或取三家,简明列出,可以说是中篇的提要;其二《诗外传演》,辑录了刘敞、顾炎武、惠士奇、庄存与等人的著作以及王夫之的《诗广传》,它们都是引《诗》之体,表达了魏源的政治理想,如不能巧言令色,柔佞保位,不能政以贿成,要重视人才等等。二刻本后收入《皇清经解续编》。北京图书馆及复旦大学图书馆均藏有二十卷本。

相比较初刻本从整体上发挥三家今文大义,二刻本更注重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更加发扬“以三百篇为谏”的今文传统。提出了许多的治理国家的措施。也对最高统治者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都是在初刻本中不曾谈到的,表明了魏源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三、《诗古微》研究现状简述

在清代《三家诗》研究领域,一般以辑佚为主,如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相对而言,《诗古微》是一部更具独创性的著作。然而,对《诗古微》的评价,学术界历来褒贬不一:李兆洛、刘逢禄为之作序,盛赞《诗古微》筚路蓝缕的开创精神;杨守敬在《重刊(诗古微)序》中说:“魏先生默深《诗古微》张皇幽眇,归之大道……狂若发蒙,盖二千年之绝学,天实启之,非踅言(谬言)也”,盛赞之至;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称“今文学之健者,必推龚、魏”;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站在古文经学的立场上。抨击魏源不守今文家法。择说杂糅混乱,其学可谓“不古不今,非汉非宋之学也”,略有门户之见。

《诗古微》作为传世的《诗》学名著,尽管不免有所缺失,但也有其独到的学术价值。现代学术界对《诗古微》越来越重视,研究越来越深入。迄今为止,虽然还没有专门的《诗古微》的专著问世,但是涉及清代學术史的著作中,一般均会提及《诗古微》,甚至作重点介绍。如戴维《诗经研究史》对龚自珍的《诗》学研究仅简单提及,对魏源的《诗》学研究则有相对详细的评述,指出“在三家诗失传之后,并未有人在发挥三家微言方面超过他的。”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中《今文学派说诗与三家诗遗说的搜集研究》一文中也重点讨论了《诗古微》。此外,吴雁南《清代经学史通论》、洪湛侯《诗经学史》也对《诗古微》有介绍和评述。

总的来说,《诗经》学史类著作对《诗古微》的评述还嫌简陋,介绍性内容偏多,分析文字太少。研究《诗古微》的期刊论文近些年有所增加,为《诗经》研究史专书论述《诗古微》提供了参考资料。综观这些期刊论文,对《诗古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古微》刻本的介绍与考证,魏源对三家《诗》、《毛诗》的态度,诗旨和诗序的问题以及对《诗古微》的文学阐释等几个方面。

目前学术界对魏源《诗古微》的研究成果很多,比较重要的专题论文有六篇:

1.何慎怡:《〈诗古微〉版本述略》《中国文学研究》1990年2期

2.李瑚:《魏源〈诗古微〉臆说》《益阳师专学报》1996年1期

3.马睿:《魏源(诗古微)的文学意义》《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3期

4.张启成:《论魏源的(诗古微)》《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2期

5.曹志敏:《魏源〈诗古微〉论〈毛诗〉与〈郑笺〉》《史学月刊》2006年3期

6.李莉莉:《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魏源研究》《理论界》2007年3期

博士论文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曹志敏的《魏源(诗古微)研究》一部,曹志敏研究了《诗古微》中关于《诗经》基本理论的探讨、三家与毛诗的关系等,对于魏源纠正毛诗的情况也进行了分析。

硕士论文有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阙福炎的《魏源(诗古微)研究》,阙福炎介绍了《诗古微》的时代意义、分析了魏源对毛诗的修正情况。探究了魏源解诗依据和方法并指出了魏源在《诗经》学史上的地位。

四、《诗古微》的主要内容

1.对《三家诗》、《毛诗》的研究

为了打破古文经学的一尊地位,继承、发扬今文经学以经论道,通经致用的传统,魏源在《诗古微》中对《毛传》、《郑笺》颇有微词,考证四家《诗》的传授源流,指出《毛诗》传授源流不可信;质疑《毛诗序》,认为《毛诗序》非子夏所作,把三家《诗》亡佚归咎于《郑笺》;驳斥程大昌“三家无序而毛诗才有序的”观点,认为三家诗和毛诗一样有序。比如魏源在《诗古微》中提出:《新唐书·艺文志》明言韩诗二卷,卜商序,韩婴注。《水经注》引有《韩诗·周南叙》,诸家引《韩诗》,如“《汉广》,说人也”、“《假乐》,美宣王之德也”都与毛诗首语一样,则韩诗有序可证;《齐诗》最缺,然魏人张揖习齐诗,在《上林赋》注中他说:“《伐檀》,刺贤者不遇明王也。”则齐诗也有序可证;楚元王孙刘向,传鲁诗,其在《列女传》中排列了许多《诗经》的本事,如《汝坟》为周南大夫作,《燕燕》为定姜送妇作,是以魏源以为鲁诗也有序。

2.对诗旨和《毛诗序》的研究

魏源在《诗古微》论《诗》之二《南》,颇能体现魏源治《诗》的思想性和论说诗旨的新颖独特之处。魏源否定二《南》皆作于文王之世的说法,重新阐释二《南》被“文王之化”的观点,大胆采用三家《诗》说,同时吸收《毛诗》合理因素,比《毛序》更接近诗本义。魏源在阐发《国风》诗旨时,注重诗篇本意,就诗论诗,一般不取《毛序》“刺说”,大胆诠释那些热情奔放的爱情诗,对《诗经》作出文学阐释,以恢复诗篇的原始詩旨。其次,魏源继承班固、郑玄论《国风》注重地理风俗的做法,并与具体诗篇的诗旨分析相融合,改正了部分诗篇《毛序》解题的牵强附会。

魏源质疑《诗序》为子夏所作,又批评《毛序》解诗的谬误,颇具批判与怀疑精神。关于诗序的问题。魏源把历代诗家对三家《诗》的错误认识,总结为三点:

(1)《齐》、《鲁》、《韩》皆未见古序也;

(2)《毛诗》与经传诸子合而三家无证也;

(3)《毛序》出子夏、孟、荀而三家无考也。

其中两点说的就是诗序的问题。魏源依据《后汉书》的记载,把《小序》分为两段,认为首句为毛公所作,而其下为卫宏所作。本意是申明毛说,但“卫序”很多时候偏离甚至歪曲《毛序》原意,造成后人误解,使《毛诗》本意湮灭不明,因而要阐明《毛诗》本旨,必须对“诗序”进行考证、正名。

3.《诗经》文学意义的阐释

《诗经》本是文学经典,但被儒家奉为经之后,历代封建统治者包括学者把它当做封建伦理道德的教科书。动辄以“美刺”说《诗》,用诗教作为手段,达到经夫妇、厚人伦、美教化的目的。《诗古微》在今文学派中,对《诗经》的文学阐释,独树一帜,《诗古微》通过对《毛序》说诗的质疑,打破了经学话语在文论中的垄断,突显了文学的审美意义。魏源在《齐鲁韩毛异同论中》说:“夫《诗》有作《诗》者之心,而又有采《诗》、编《诗》者之心焉;有说《诗》者之义,而又有赋《诗》、引《诗》者之义焉。作诗者自道其情,情达而止,不计闻者之如何也;即事而咏,不求致此者之何自也;讽上而作,但蕲上寤,不为他人之劝惩也。”《诗》为作诗者之情观念的表露,是对“诗以言志”文学传统的阐释。《诗古微》提出《诗经》有“作《诗》者之意”、“采《诗》者之意”、“编《诗》者之意”“说《诗》者之意”,及“正义”、“旁义”的一些理论,都极具有文学色彩,这对于正确理解《诗经》原意,颇有补益。魏源不局限于经学研究甚至文学研究,致力于恢复“诗三百”之本来面目,解除意识形态对文学阐释的束缚,揭示文化积淀、学术传统和时代因素对《诗经》的影响,为《诗经》研究的多样化阐释提供了更多可能。

总之,魏源《诗古微》发挥三家《诗》今文之学,张显今文大义,堪称卓著,在三家《诗》研究史,及《诗经》研究史上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古微》不仅在经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研究魏源思想方面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猜你喜欢

魏源研究现状价值
论魏源早期理学思想及其转变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
漫画
魏源对西汉四家诗的评说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林则徐、魏源的海防战略思想是消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