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梦天》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道教特色

2017-09-25王子铭

文教资料 2017年35期
关键词:李贺道教李白

王子铭

摘要:《梦天》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两首诗,分别出自李贺与李白这两位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二人生于这个时代,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道教文化的熏陶,其文学创作的语言和思想也与之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展现出不同的个人特色。因此,要真正读懂二人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尤其是游仙诗,就必须要对其中蕴含的道教文化特色进行剖析。

关键词:梦天 李贺 道教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梦天》一诗,从“老兔寒蟾”就奠定下的神话色彩,天马行空的基调,一直到后来的沧海桑田、烟尘浩渺,无一不体现出作者李贺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这一特色放到当时的中国社会,与道教文化有着丝丝缕缕、无法分开的联系。

道教文化的影响之一,体现在文学史方面。一是在它的题材中出现游仙诗词,二是它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神仙思想,三是它的艺术风格体现出自然、神远、玄妙、离奇、想象丰富、意境深刻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恰好与浪漫主义契合,李贺,就是当时受道教影响的这一特色的代表。

首说题目“梦天”二字,一是“梦”,二是“天”。道教思想与梦文化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对于梦的研究由来已久。无论是《周公解梦》,还是“庄周梦蝶”,甚至是“三尸”信仰,这些耳熟能详的存在或者传说,都让人不自觉的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两汉时期的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宗旨,他在《论衡》中说:“且人之梦也,占者谓之魂行。”道教与梦文化结缘很早,梦既是修道易产生的一种体验,也是与神灵世界沟通的方式。而道教与天的关系则更加丰富与久远,昔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者神仙也,道教有所谓“三十六重天”,它便是根据道生万物的宇宙创世理论构想出来的神仙所处的空间,为学道成仙提供了教义依据。从后文相逢“鸾佩”等字眼便可以看出,这里的“天”便是指神仙生活的空间了。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前半句指夜雨凄寒,仿佛是玉兔和蟾蜍在月宫中哭泣,撒下泪水。句中“老兔寒蟾”即代指月亮,而道教讲求阴阳之道,以月为阴之精,刘向《五经通义》:“月中有蟾蜍与玉兔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于阳也。”后半句说的则是云层忽而分散,透出白色月光倾斜泻下,映着云层变作海市蜃楼一般。《史记·封禅书》记载:“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即讲述海市蜃楼奇观,古代观赏最佳地点为长岛,此地与蓬莱隔海相望。而蓬莱作为海上三仙山之一。同时又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可见作者心中有之。

“玉轮压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这一句先描写了雨后氤氲水汽未散,覆于月亮上散出一层光晕,而后大背景转换,诗人从天空漫步转为进入月宫。玉轮即月亮的别称,鸾佩则代指仙女,“鸾佩”一句描写的就是作者在飘着桂花香的小路上与仙女相逢,道家《淮南子》有言“月中有桂树”,而月上仙女就不得不让人想到中国传统神话中出现的嫦娥了。在道教中,嫦娥为月神,又称太阴星君,道教尊称为月宫黄华素曜元精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此句为作者月上所思,俗世中的滚滚烟尘,在亘古不变的三座注视下,历经沧海桑田,千年时光飞逝而过,就如同疾驰的骏马。三山是指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据王琦汇解:“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俱在海中。今视其下,有时变为黄尘,有时变为清水,千年之间,时復更换,而自天上视之,则犹走马之速也。”“黄尘清水”意为变化迅速,转瞬之间世间已是沧海桑田,不得不让人想起晋人葛洪所撰《神仙传》卷二的《吕恭》篇,吕恭“仙乡一日,人间百年”的故事和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中烂柯山“山中方七日,人间已千年”的典故。而这正是古人心目中神仙对于人世的理解,道教追求长生久视,认為通过修炼、服食丹药和意志努力可以延年长生,羽化成仙。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此句是作者站在月上回望人间所见,看见中华大地仿佛九点烟尘,东海渺若一汪水。齐州在古时指中国,《尔雅·释地》中“炬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郭璞注“齐,中也”,邢昺疏“中州,犹言中国也”。这一句运用玄妙的夸张和比拟,极力描写人间微小。与上一句描写时间流逝极快异曲同工,仿佛自己飞入月宫,就能如同神仙一般看轻、看淡人世万物,视外物沧海桑田而处变不惊,达到生理心理上双双“飞升”。而反映在现实中,即使达不到生理上的长生,也能显示出诗人在心理上已经具备了道教不为外物所动、冷眼看待现实的态度。同时又体现出作者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叹。

李贺是唐朝诗人。当时佛道兴盛,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极大影响,自然也影响了李贺,而又有“洪为法先生谓贺惟畏死不同与众,时复道及死,不能去怀,然又厌苦人世,故复常作天上想”。体现出其真实动机其实是对现世的“厌苦”和对天的向往和追求,因此借道教畅游天上,作此《梦天》留后世慨叹。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同样展现出了十分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中词句也相应地体现出了道教特色。但是我们将两首诗相对比来看,就会发现两位诗人在游仙诗中体现出的道教特色有所不同。明代的屠隆在《鸿苍集》中这样评价李贺:“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非也。如长吉清虚飘渺,又加以奇瑰。余读其诰诸上真诗,深奥玄远,与世间人口吻迥别。太白烟火仙人语,长吉不食烟火仙人语,后为上帝见召,故知其非鬼。”也就是说李贺和李白同为人间仙才,但李贺的诗更加“不食人间烟火”,在他的诗中,仙界是遥不可及的,尘世是悲苦的,无论如何梦到仙界那也都是与自己无关。而在李白的诗中,我们却能发现他可以穿梭于仙界与凡尘,同仙人进行交流,可以说是真正融入了仙界。这样来看,李贺的诗,受自身教育和当时思潮的影响,是把道教作为一种精神寄托来看待的,是否定和怀疑现实人生,是一种消极的感受。而李白的诗,实质上是更加接近道家而非道教思想。一方面,这是一种超脱尘俗的人生境界,仙风道骨,遗世独立:另一方面,他是把道家思想和道教作为了实现抱负的手段,表达了在有限的岁月中无法实现理想的焦虑,从而赋予自己更开阔的视野,张开怀抱,拥抱更广阔的天地。其实李白的一生是一个积极追求的过程,因此道教对他的影响是有更加积极作用的。

同样是梦中游历,李白的游历则较李贺现实得多,他甚至以瀛洲太过缥缈而退而求其次,游历了天姥山。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县东面,相传天姥也是仙人,常常在天姥山上唱歌,登山者多有耳闻,故名之天姥山。事实上司马承祯的《天地宫府图》三十六洞天中第六赤城山洞、七十二福地第十六天姥岑等,现在看来都在天台山区域内。也许是诗人将天台山理解狭义化了,将其从山系简单列为一座山脉,此处就将天姥山放入天台山中理解。李善引顾恺之《启蒙记》注“天台山,列双阙于青霄中,上有琼楼瑶林醴泉,仙物具备”来解释天台的道教仙都气氛,《南岳魏夫人内传》记载西王母曾率众仙临诣天台,葛洪《抱朴子》认为大小天台山为精思修饵丹药之地等,都说明天台山在道教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诗人在诗的开端极力描写了天姥山的高,以赤城与天台山来烘托其磅礴雄伟的气势。这样来看,天姥山具有现实气势和传说神化两个特点,这其实也是一次比较有依据的地点选取,也是一种比较可靠的精神寄托。

诗人的梦游从“一夜飞度镜湖月”开始,在湖光月色的陪伴下,迷迷糊糊到了谢灵运剡溪的住处,便试着穿上谢公当年登山时脚穿的木屐,开始自己的登山旅途。谢灵运,我国晋宋之间著名山水诗人,据其《山居赋》“顾弱龄而涉道,悟好生之咸宜”可见他道家思想影响颇深,他的《登临海峤》中有“暝头剡中宿。明登天姥岑”一句,就是李白追随他脚步的依据。同时,关于他的木屐,《宋书·谢灵运传》中有记载“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可以说是相当有利于登山了。

作者登山恰逢“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奇景。天鸡是中国神话中天上的鸡,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中记载:“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雞,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以此来增加天姥山的神话色彩,使之更加符合仙山的特点。之后旅途中“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一路奇花异草,千变万化,让人不自觉想到仙境。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也有对仙山的描写,“(太远之山)绝险绵邈,崔巍崎岖,和气氤氲,神意并游,玉井泓邃,灌溉匪休……”可以说是很相像了。

临近傍晚,天色渐黑,忽然“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天气有了大的变化,连动物都要为之震动,仿佛要发生什么大事情。这样的心惊肉跳的场景迎来了“真正”的仙境的出场。一开始,是“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这是对类似瑶池阆苑的场景的描述,晚唐道士杜光庭《墉城集仙录·西王母传下》中也有类似描写:“有金城千重玉楼十二,琼华之阙光碧之堂,九层玄台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其山下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飙车羽轮不可到也。”极力描写其仙气缥缈,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不可触摸的感觉。而后“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一段可以说是极尽道教元素,通过直接的描写,将仙界的宏伟浩然呈现于读者眼前,十分明显而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其中最明显的几个意象:“洞天”前已有过说明,故不再提:“金银台”有郭璞《游仙》“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意为仙人宫阙;而“云之君”(云中君,出自《楚辞·九歌》)等皆列为“仙之人”,也就是所谓的神仙。这是一种道教的理想人格,也是道教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停追求的终极目标,他们通常身着仙袍,以风为马,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中有“(神仙)能策风云发腾虚”。同时,他们还拥有超越凡人的能力,《抱朴子·内篇·对俗》中也有描写神仙“委华驷而辔蛟龙”驾驭动物的能力,从而使“虎鼓瑟、鸾回车”。其中“虎鼓瑟”语出张衡《西京赋》“白虎鼓瑟”,而“鸾回车”则更为常见,如《登真隐诀》“乘云龙车”、《白羽经》“白鸾之车,驾黑凤”等。种种带有道教色彩的奇幻景象一一浮现眼前,在感慨神仙生活的同时不得不叹服诗人之妙笔,诡谲奇妙,波澜壮阔。

另外。该段中天马行空的想象。不得不说是本诗中的一个亮点,而诗人的想象力也许与道教所需要修炼的“存思”有很大的关系,存指意念的存放,思指瞑思其形。东汉已有《太平经》戊部称:“入室存思,五官转移,随阴阳孟仲季为兄弟,应气而动,顺四时五行天道变化以为常矣。”而东晋中朝,上清派形成,以存思为主要修习方术,其重点是存思身内身外诸神,但也存思身外景物,或以身外景物如气、云、星等与之相结合。由此,这一修炼养神方法对于拓展人的想象力是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的。

一番游仙之后,诗人“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关于魂魄,魂是阳神,魄是阴神,道教即有“三魂七魄”之说,《太上老君内观经》曰:“动以营身之谓魂,静以镇形之谓魄。”孔颖达也有参阅晋葛洪《抱朴子·地真篇》及《云笈七签》卷五四《说魂魄》来疏《左传》:“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所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诗人魂魄惊动,于梦中醒来,而梦中的一切仙境之景都烟消云散了。烟霞,即指的是这种仙雾缭绕的氛围,大型道教类书《云笈七签》卷三三中有:“青童侍卫,玉女歌扬;腾蹑烟霞,彩云捧足。”

既已醒来,一切又回到了现实中,虽是极不情愿的,但却不得不接受。然而,作者是十分清醒的,他明白活于世间必然摆脱不了尘俗的束缚牵绊,因此他选择以另一种心态泰然处之,即“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他决定骑鹿云游,真正开始他的“游仙”。这样之后,他发表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感慨。也是全诗所想要表达的主旨,抒发了他不愿阿谀奉承奸佞之辈,只愿顺从本心、自在洒脱的道教情怀。

李白在诗中显示出的自由精神和理想主义,除了一部分与他的本身放荡不羁的天性有关,另外很大一部分是受到道教标榜的自由解脱、讲求精神超越的思想而产生的。李白出生于巴蜀之地,生活于唐代,这些都使他过早的接触了道教文化,他在《题嵩山逸人元丹秋山居》中有“家本紫云山,道风未沦落”一句,就是对这种生活的写照。后来他又在《冬夜于随州紫阳现实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中记录了自己师出胡紫阳门下,可以说是上清派的传人。他十分向往庄子的思想,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太白诗以庄、骚为大源”。还有一部分现实原因,李白本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却被奸佞排挤,被朝廷遗弃,有感于官场黑暗,于名利激流中抽身。在游仙诗中呈现出的超脱逍遥,实际上是为掩饰他心中的失落与无可奈何。反而更能显示出一种从尘杂中脱身又保留本心的道教精神风范。

猜你喜欢

李贺道教李白
鬼才李贺
李贺的诗不合逻辑?(上)
西夏道教补议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诗鬼李贺
近现代温州道教的组织性
道教“师道”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