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于课本的“点关于直线对称”的探究

2017-09-22吴银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9期
关键词:对称点斜率中点

吴银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117

【课本溯源】必修2第144页复习参考题A组第7题

求与圆C:(x+2)2+(y-6)2=1关于直线3x-4y+5=0对称的圆的方程。

在解析几何中,我们经常遇到求某定点关于某定直线的对称点问题,比较常规的解法是利用该直线就是这两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借助“互相垂直关系”与“距离相等关系”列方程组解题,而“距离相等关系”又可转化成“中点在直线上”的问题。

在求“点关于直线对称”的问题上,还有其他更加简便的方法吗?我们不妨从一个简单的例题出发去剥开“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内在本质。

例如:求点M(2,1)关于直线l:x-y+1=0的对称点N。

方法1:(常规法)不妨设N(x1,y1),则M、N中点P(■,■),

故■-■+1=0■·1=-1 x1=0y1=-3,即N(0,3)

“直线互相垂直”又可转化为“向量互相垂直”,故可得到以下一种替代方法:

方法2:(向量法)在直线上l任取两个不同的点A、B,不妨设A(0,1),B(-1,0)则■⊥■,又■=(-1,-1),■=(x1-2,y1-1),则■·■=-(x1-2)-(y1-1)=0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除了上面的这种方法外,这类问题还有简便的方法吗?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的《基本初等函数》章节中,我们以指数函数y=ax与对数函数y=logax为例,提及了“反函数”这个概念,并指出“互为反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例如:点(2,1)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为(1,2)。实际上,我们在这里运用的是一种“代入”的思想,即将x=2代入方程y=x得到y=2,这就是对称点的纵坐标;将y=1代入x=y得到x=1,这就是对称点的横坐标,故得到对称点为(1,2)。运用这种思想,我们的问题得到了进一步解决。

方法3:(代入法)将点(2,1)中的x=2代入方程y=x+1,得y=3;将y=1代入x=y-1,得x=0,故对称点的坐标为N(0,3)。

如果上述方法对于所有的对称性问题都能解决的话,那无疑将会非常简便。但随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我们很快发现,这似乎只是一种巧合、一种偶然,并不是所有的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问题都可以这样简便地予以解决。例如:求点C(-2,6)关于直线3x-4y+5=0的对称点D,若用“代入法”,则求得D(■,-■);若用“常规法”,则求得D(4,-2),显然“代入法”并不是万能的,它并不适用于所有的直线方程。那么,“代入法”应该满足怎样的条件才能大显神通呢?

如果“代入法”能用,那么它与“常规法”应该有异曲同工之妙,至少得到的对称点的坐标应该一致。出于对这点的考虑,我们予以以下证明:

【拓展探究】

例:求点M(x0,y0)关于直线Ax+Bx+C=0的对称点N(x1,y1)。

证明1:(代入法)将x=x0,y=y0分別代入直线方程,得:N(-■y0-■,-■y0-■)

证明2:(常规法)设M、N中点为P,则P(■,■),KMN=■

解得:N(■,■)

若可以用“代入法”,则应有以下式子成立(利用待定系数法):

-■y0-■=■-■x0-■=■ A2=B2,即k=-■=±1。

从上面的推导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定理:点M(x0,y0)关于直线l:Ax+By+C=0的对称点N的坐标为(-■y0-■,-■x0-■)的充要条件是直线l的斜率k=±1。

证明:(数形结合)斜率k=±1,意味着倾斜角为45°或135°,如图,不妨设直线l的斜率k=1,设点M(x0,y0)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N,作MP∥轴交于点P,作MQ∥轴交于点Q,则MQNP为正方形,所以P(x0,-■x0-■),Q(-■y0-■,y0),即点N的坐标为(-■y0-■,-■x0-■)。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 325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称点斜率中点
探求特殊四边形中线段和的最小值
巧甩直线斜率公式解数学题
台球桌上的秘密
中点的联想
求斜率型分式的取值范围
导数几何意义的深层次应用
解析几何中两个公式的推导
2011年高考山东卷.理22(Ⅰ)别解
中点出招,招招喜人
圆锥曲线的中点弦方程和中点弦长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