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课提问的课例研究

2017-09-22严雪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9期
关键词:提问技巧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率

严雪玲

摘要:本文从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的作用、基本要求、提问技巧和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指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创新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布疑,激疑和质疑,科学地释疑、解疑,利用课堂提问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成为发现者、探索者,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真正使政治课成为广大学生喜欢而又感到轻松的学科,真正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提问技巧;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016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问,有问才能悟。要使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使用得当,必须在“问题”上下工夫,在“问题”上求创新、求发展,它是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炉的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思想政治课课堂提问的作用、基本要求、提问技巧和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指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创新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布疑,激疑和质疑,科学地释疑、解疑,利用课堂提问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成为发现者、探索者,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真正使政治课成为广大学生喜欢而又感到轻松的学科,真正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一、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不高的原因

目前,大部分教师的教学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古板的教学模式,不善于用直观教具和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更缺乏设计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的教学策略,同样是教师讲得精彩、学生听得头疼、考试背得痛苦的格局。并且,教师课堂行为公式化、条理化、模式化,没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于是,教学成了一厢情愿的事情,课堂学习成了学生痛苦的差事,这毫无疑问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学生的知行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学习兴趣未被激活。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规律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必然与学生的心理需要、学习兴趣紧密相联。没有学习需要,就没有学习的动机,更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如果学生正确的需要得不到应有的滿足,或错误的需要没有及时被转化,他们就会产生对教育环境的否定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对学过的知识不能及时巩固,对新知识的学习没有信心和兴趣,在课常上必然产生厌学、违纪、罢学的现象。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需要,没有注重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有丰富情感的个体。融洽、和谐、健康的师生情感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的课堂行为由情感支配;情感也是教师吸引学生的“磁石”,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深度与逆反心理成反比,情感深则逆反心理小。如果学生对教师是热爱、喜欢、信赖、尊敬的情感,就会对教师所发出的信息感兴趣,乐意接受,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由接受教师转化为爱其所教的学科,自觉学其所教学科。

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效率和效果,在课堂上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尤其是在课堂上运用好课堂教学的提问环节,使每一个学生做发现者、探索者,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的问题一定要经过精心筛选,避免随意性。问题选择得当,能激发学生思维共鸣,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但是,如果选择的不恰当,容易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难以达到教学目的。首先,提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如果漫无边际进行提问,就会抓不住课堂教学重点,即使所选的问题再精彩,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其次,提问要疑而不难,引人入胜。提问的难易应该控制在学生经过听取教师讲解和自己一定的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的程度。再次,提问要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尽可能选择一些与学生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吸引力的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寻求答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一个好的提问应该包含基本知识广泛、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难度深浅得当、与其他问题关联密切、有较大的引申余地、问题答案灵活而不呆板。教学提问课堂上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课堂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时机得当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机不当就会分散学生的精力,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堂课开始时设疑提问,这时,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可以起到快速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的效果。例如9月11日是美国“9.11”十周年纪念日,师:今天是什么日子?生:9.11.师:9.11有什么意义?生:美国世贸大厦被恐怖分子袭击,造成很大人员伤亡,今天也是美国“反恐”十周年纪念日。师:为什么要反恐?生: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由时事热点引入课文和主题。在课堂中间提问,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选择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旺盛的时候实施,因为此时学生急切需要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激起疑问的火花,以便触发他们的思维兴奋,集中听课注意力。在课尾提问,既可以考察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认识到所讲授内容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预习下一节新课内容,一举两得。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之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首先,可以点名提问,也可以不点名提问。点名提问可以更多地引发被提问人的思考,调动被提问人思维的积极性。不点名提问,不需要具体的人来回答,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思维,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可以单独提出一个问题,也可以提出几个“一连串”的问题。通过选择不同的提问对象,提不同的问题,使所提的问题能达到设计提问的目的,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理解的知识点。由此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抓住疑难点提问,既可以化难为易,又可以打开学生思路。进入青春期后,男女同学互相产生好感和爱慕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有的学生却不懂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不懂得处理因交往引起的心理困惑。比如在讲八年级《逆反心理和克服办法》时,针对子女与父母的代沟现象来提问,首先创设情境:班上一位女生和父母因为自己成绩下降和父母吵架、冷战,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因素,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发散点来设问,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这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十分有益的。endprint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巧妙提问,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对于概念,着重指导学生会问“是什么”。比如学习“依法治国”的概念时,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如下几问:(1)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什么?(2)依照什么法律治国?(3)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以上三问揭示了依法治国的内涵。然后再问:依法治国的途径有哪些?此问揭示了概念的外延。通过这几个“是什么”的提出,再帮助学生归纳出研究概念的方法:概念一般通过定义来揭示,定义又总是通过判断来表达。在一个判断中,宾语往往揭示概念的外延,宾语前边的定语一般揭示概念的内涵。所以,学习概念只要弄清宾语和定语的意义就行了。因此,提问也就可以围绕宾语和定语提问。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指导,学生在掌握了概念的特点后自然而然就会提问了。

2. 对于基本观点,着重培养学生会问“为什么”。有些学生认为问“为什么”很容易,遇事问个“为什么”就行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有时到处去问“为什么”,不仅不能把问题搞清楚,反而会把问题搞得更为复杂,比如对公理或定义问为什么,就会使问题变得复杂化。因此,关键要培养学生“会问”。比如在讲“坚持党的领导”基本观点时,我们引导学生问“教材为什么从‘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这两方面进行论证?”“教材为什么从‘革命战争时期和现代化建设时期两个方面论证要坚持党的领导?”通过这几个层次的设问,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这一观点的内容,而且还可理清其论证思路,明确分析问题的角度,这样的提问才有助于能力的培养。

3. 对于基本方法,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怎么样”,比如学习“依法治国方略”时,关键是要学生掌握方法,因此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其内涵设置问题,根据“依法治国方略”中的“依法”一问怎样依法治国;根据“依法治国”中的“治”二问怎样做到依法治國;通过这样的示范,学生的提问能力就会在模仿和思考中不断得到提高。

要使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使用得当,必须在“问题”上下工夫,在“问题”上求创新、求发展,它是熔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炉的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创新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布疑,激疑和质疑,科学地释疑、解疑,利用课堂提问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成为发现者、探索者,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真正使政治课成为广大学生喜欢而又感到轻松的学科,真正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实验中学 5271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问技巧思想品德课课堂效率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