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2017-09-21刘洋高慧周亮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7期
关键词:实践与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

刘洋+高慧+周亮

摘 要: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口号提出后,大学生群体作为未来的年轻一代,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创新创业受到的关注越来越高,所以很多高校开始逐渐对在校生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就业压力。所以,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断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方法,进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7-0151-02

Abstract:With the country's strong supporting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college students,particularly after the“widespread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was raised,college students,as the future of younger generation,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power of this campaign. In college campus,rising concern has been paid to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so many universities set about to teach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at can help to cultivate the high-quality talents which are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in society and ease the pressure of employment to a certain extent.Therefore,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business sense,update the concept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nstantly,improve the educational methods,and the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Educ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Practice and research

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刻内涵

根据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现状以及其中长期教育目标,国家提出了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两者结合起来的思路,在这基础上创新创业教育逐渐发展起来,并且目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部分[1]。在教育實践中,高校教师应该力求传授学生创业知识,以良好的创业精神为核心去锻炼他们的创业能力,指导他们将书本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的创造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比如学生所学专业的特色、学生的学习动态等等。另外,高校创新教育观念也成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之一。对教学的方法与内容而言,应当将其进行适当的社会化,逐渐转变学生对校园的认识,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的社会实践,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大意义

面临着社会就业压力大的现实窘境,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观,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创新创业上来。他们凭借着自身的聪慧和胆大勇气,在各种竞赛活动中和创业试验园中崭露头角。因而,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十分有必要,这既增加了大学生自主选择工作的机会,也给了他们创造机会的可能[2]。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能够促进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还能够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相应的人才,进而推进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另外,创新创业教育能够锻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心智,对他们的思考能力也是一种考验,进而促进他们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

3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在当前的高校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处于初步探索与试点阶段,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教学模式,所以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碰到了瓶颈,无论是在硬件设备还是在高校师资方面,都无法和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意识同步。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高校应当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全面的认识。

3.1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不系统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之前,各大高校有类似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但是由于授课内容老旧和授课形式固化,使得这门课程失去了应有的效果,课堂化是其最大的弊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引入之后,各大高校随即开展了适应自己课程安排的教程。但是涉及的范围极其狭窄,大都是在科技创业竞赛活动中凸显这一教学亮点,并非能满足全校学生的实践要求。非重点建设项目,操作性不强,大学生创新创新教育仍停留在课堂教学,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

3.2 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过硬的教师资源 伴随着时代改革的进程加快,相应的专业书内容有的也没有很好地更新。高等学校的教师倘若还按照原先的教学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有些教师基本没有创业实践经验,只是一味的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不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案例,严重影响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此外,当前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足,教师的知识结构也无法充分满足各个学科的要求,并且没有对师资队伍进行整合协调[3]。endprint

3.3 大学生受客观条件影响创新创业进度 大学生实战经验较少,缺乏高端设备和一定的资金支持,即使他们主观上有更好的创意和想要达到的目标,但是创业成功的例子并不理想。大学生还属于消费群体,经济来源不稳定,创新创业需要大量的后备资金,也成了创业成功的障碍。

此外,很多大学生遭受一次创业失败的打击后,不敢继续探索。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自己的创业领域,也限制了大学生潜能发挥。大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的时间之外还要专心的去做实践活动,这本身就是一次尝试,一次冒险。

4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困境的解决措施

4.1 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高校首先要找出一条好的出路。高校教育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创业方向与内容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助于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创业观,能够全面的去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具体的去操作实际性的内容。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侧重于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下,大学生的创业发展会更好[4]。

4.2 加强高校教师的师资力量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者。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中他们都关注着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对于他们的想法也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学校应该注重引进优秀的教师,培养专门的创业技术人才,与学生打成一片,积极配合学生的创业思路,指导他们的实际活动。

高校要有一支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立一个专业化的创业联合试验园,完善创业园的基础设施,安排专门的人员为大学生解疑答惑。在校園里大力开展科技营销大赛活动、文化沙龙活动。教师应该鼓励大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自身的爱好兴趣找创业的突破口。教师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机会,以便大学生自主的投入到创业行列中。

4.3 发挥学生专业优势,打造特色实践专业 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给大学生设定合适的实践课,依据大学生的专业,将课堂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老师将班级分成几大小组,锻炼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大胆冒险、勇于开拓的创新创业的品质,在实践工作中认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靠专业优势提供一个对口的实践锻炼机会,这样可以给大学生创新创业一定的经验支持,有助他们在实战过程中能够找出创意点子,将创意开发成具体的实物[5]。

4.4 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合作 校企联动合作是培养社会型人才的重要一环[6]。由于学生的资金链较短,技术设备有限,远远不能达到创新创业的效果。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让大学生树立走出去的意识,将学校的优秀人才推荐给相关用人单位,或者提供进企的名额让学生自主选择。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有利于大学生敢于抛开传统的创业方向。

多个创业孵化项目或是创业企业的入驻。在孵化园的管理方面,首先应建立专门的管理办公室,安排专人对孵化园的各项工作进行全而的管理;其次聘任相关专家负责对创业项目的立项、审批、项目运作的指导与监督等工作[2]。搭建平台,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大学生要善于抓住机遇,在敢做敢尝试中得到更好的训练,为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5 结语

总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在短期内不理想的效果是可以理解的,这需要高等学校、优秀教师和大学生联合起来去探究摸索。同时,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人士的配合,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扫除障碍。相信在多方共同支持与努力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会有一个新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9-11.

[2]杜萌.创新大学生就业体系,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2):193.

[3]杜英,张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民营科技,2017(03):102.

[4]王晓丽,吴功德,吕小笛.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体系建立初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11):165-166.

[5]杨丹,余吉安.依托行业特点发挥专业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J].中国培训,2015(18):15-16.

[6]曾繁京.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模式的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1(12):65-67.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与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