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芩价格趋势分析与预测

2017-09-21郭利霄马东来刘爱朋谭喆天张晟郑玉光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7期
关键词:黄芩价格分析

郭利霄+马东来+刘爱朋+谭喆天+张晟+郑玉光

摘 要:目前野生黄芩资源不断枯竭,家种黄芩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品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保健意识增强,含有黄芩的中成药销量的增加大以及黄芩种植技术的成熟都影响黄芩市场需求量,造成黄芩价格有所波动。根据黄芩的价格走势预测黄芩后市价格会逐步上升。

关键词:黄芩;价格;分析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7-0113-03

Abstract:The resources of the wild Scutellaria are drying up,and the family is becoming a mainstream market. The market price of the Scutellaria is not volati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health awareness is enhanced,the number of Chinese medicines containing the skullcap increased and the ripening of the technique all this has affected demand in the market. The price of the Scutellaria is forecasted to rise gradually.

Key words:Scutellaria;Price;Analyze

黄芩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应用历史悠久,是全国大宗药材之一。20世纪黄芩以野生为主,但是随着市场对药材黄芩的需求增加野生黄芩也是供不应求,黄芩的价格波动比较大,现在以栽培品为主。本文通过对黄芩的药用价值、价格走势分析以及预测未来几年内黄芩价格变化趋势,对调整黄芩种植面积提供依据。

1 概述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1]。黄芩的来源历代本草记载不同,2015版

药典收载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产于河北、陕西、辽宁、山东、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省、自治区。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2]。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黄芩的养生与保健等作用越来越受人们青睐。

2 药用价值

近20a来,有很专业人士对黄芩做了系统的研究。黄芩用药广泛在很多配方中应用,如黄芩汤、半夏泻心汤和小柴胡汤等。柴胡和黄芩配伍可治疗酒精性肝损伤[3]。黄芩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酚酸类、苯乙醇、氨基酸、甾醇、精油、微量元素[4]等成分。根据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现已发现该类化合物40余种,其中含量较高并具有明显药理作用的是黄芩甙、黄芩素、汉黄芩素和汉黄芩甙等[5]。Wang等[6]研究表明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这四种的含量分别占10.11%、5.41%、3.55%以及1.3%。其中黄芩素和黄芩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清除氧自由基、抗氧化、镇痛、抗炎、抗肿瘤、保护心脑血管及神经元、保肝、预防或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的作用[7]。

3 价格趋势分析

1990—2000年为价格稳定期,价格波动不明显。2000—2012年为黄芩价格的上升期,黄芩价格变化幅度较大。2013—2016年为黄芩的价格下降期。(见图1)

3.1 黄芩价格稳定期 1990—2000年黄芩价格变化不明显,由原来的5元/kg左右最高涨到10元/kg左右,价格翻了2倍左右,如图2所示。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一下2个方面:(1)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作为大宗药材,野生黄芩资源也在不断的被开发,例如河北承德兴隆县北水泉乡,在20世纪80年代,黄芩储量达5万kg,由于当时外贸统收,价格高,采挖严重,导致黄芩资源枯竭,到2006年黄芩储量不到5000kg[8]。(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对养生保健及回归自然要求越来越高。通过近年对黄芩的研究深入,发现其地上部分可以作为茶叶来引用,黄芩茶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炎、促消化等作用[9]。研究表明黄芩茎叶不同采收期的黄芩苷含量不同,最佳采收季节为7-8月份[10]。2015版药典记载黄芩的根茎在春、秋两季采挖,黄芩茶的出现大大增加了黄芩的需求量,致使黄芩价格一再攀升。

3.2 黄芩价格上升期 从2000—2012年黄芩价格迅速上涨,變化幅度较大,而2012—2014年黄芩价格波动不明显一直维持在18元/gkg左右,如图3所示。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4种:(1)在2000年初黄芩的栽培技术不成熟而且收益和产量并不是很高,采收加工费工时,导致一些药农不愿意种植黄芩。再加上野生黄芩资源在连年减少,不足以提供正常的药用量。(2)在21世纪初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已经把中成药的研制开发列为重点[11],如金银花颗粒、三黄片等的生产,大大提高了黄芩的市场需求量,这些因素促使黄芩的价格连年攀升。(3)业内资深人士认为2004年国家实行了粮食安全政策这使得农民的粮食收益有了保障,农民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于是就空出土地来种植药材,这就扩大了黄芩的种植面积,使得家种黄芩价格在2004—2005年年初出现下跌。(4)2006年野生资源的枯竭和市场上对黄芩需求量的增加使黄芩的需求矛盾日益增加,黄芩的种植就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在各个地区虽然有大面积的种植黄芩,但是黄芩的种源混乱,而且栽培技术水平低,使得黄芩的产量和质量均不理想[8]。经调查黄芩用种子繁殖,其种子体积小,覆土浅,极易因失水导致出苗率低。黄芩在排水不良的地区或多雨水的地区种植,生长不良,容易引起烂根[12]。由于种植技术的不成熟使之后几年价格上升。endprint

3.3 黄芩价格下降期 2013—2014年黄芩价格平稳保持在18元/kg左右,在2015—2016年黄芩价格突然下降,降至8元/kg左右如图4所示。分析其原因有一下两种:(1)近年来随着研发黄芩的人越来越多以及黄芩的提取和饮片的加工迅速興起,导致黄芩的需求量也连年增加。2012—2013年由于黄芩价格的不断攀升和种植技术的成熟促使很多药农种植黄芩,黄芩的种植面积迅速增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规定黄芩无论是个子货还是饮片其黄芩苷的含量不得少于8%,而有些药农种植的黄芩含量不足8%而被拒之门外。黄芩大面积的种植和含量不达标就导致市场上药材堆积,药材的价格也就相对偏低。(2)黄芩的采收期是1-2a,2012年和2013年大面积种植的黄芩导致接下来几年的黄芩产量大幅度增加,价格下降。2014—2015年黄芩由于黄芩种植泛滥,数量太多都以苗定产,以量定价,在2015年黄芩出现“烂市”现象,因此黄芩的种植面积急剧减少。黄芩的需求依然不小,而黄芩种植面积的缩减导致2016年黄芩的价格出现回转。

4 后市分析

从黄芩的药用价值和近几十年的价格分析走势来看,黄芩市场需求量增加、野生资源枯竭以、近几年种植泛滥、中成药的发展和人们养生保健意识增强等因素,黄芩价格在2017年有望提升。野生资源在不断的减少,我们对于野生黄芩资源应该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要有节制的开采,家种黄芩的种植面积要控制好不能盲目的扩大或者缩小以免影响黄芩的市场流通量,充分利用好种质资源,培育产量高、质量佳的黄芩品种,使黄芩的供需达到平衡。我们要保护好野生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野生黄芩资源,规范黄芩的种植,禁止乱种、乱用,稳定市场价格。

参考文献

[1]苏桂云,马盼盼.半野生黄芩与家种黄芩的区别[J].首都医药,2012,03:44.

[2]中国药典一部[S].2015,301-302.

[3]王宪龄,宋宁,崔姗姗.柴胡黄芩配伍不同提取部位抗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0,01:55-57.

[4]Li HB,Jiang Y,Chen F.Separation methods used for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active components[J].J Chromatoge B Analyt Technol Biomed Life Sci,2004,812:277-290.

[5]张霖.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2,16:44-46.

[6]Wang H,Yu C,Gao J,et al.Effects of processing and extracting methods on active components in Radix Scutellanae by HPLC analysis[J].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2007,32;1637.

[7]辛文妤,宋俊科,何国荣,等.黄芩素和黄芩苷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3,06:647-653.

[8]杨全,白音,陈千良,等.黄芩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07:1159-1160.

[9]何春年,彭勇,肖伟,等.黄芩茶的应用历史与研究现状[J].中国现代中药,2011,06:3-7.

[10]孟艳彬,赵春颖,高晓燕.不同生长期黄芩茎叶中总黄酮及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3,03:258-259.

[11]金世元.中成药发展的历史脉络[J].首都医药,2003,13:44-45.

[12]张超虹.黄芩种植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6,02:69-70.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黄芩价格分析
黄芩的高产栽培技术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黄芩使用有讲究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价格
价格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