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苗两用林的培育与技术管理

2017-09-21张传宗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7期
关键词:管理措施培育

张传宗

摘 要:该文从树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育苗、苗期管理、造林措施等方面介绍了林苗两用林的培育管理技术,以期为林苗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苗两用林;培育;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7-0109-02

为了改变安徽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总量不足、生态脆弱等状况,2012年10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实施了“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当年年底,滁州市结合当地实况,迅速掀起了“百万亩森林增长工程”造林运动,至2017年5月累计新增造林19.42万hm2,超额完成了省里下达任务。在这场绿化行动中,滁州市琅瑯山国有林场发挥了重要的林苗培育与栽植技术优势。据统计,该林场5年共营造林苗两用林面积达4万hm2。一方面充分提高了林地生产力,另一方面,调整了其传统的经营思路,提高了“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本文现将我场林苗两用林的培育经验总结出来,以供参考。

1 造林苗培育

1.1 树种选择 首先,要考虑拟育苗树种是否适应本地气候,能否正常成活、生长,并能完成其生活史。因此,要立足乡土树种或归化树种,如棠梨、朴树、榉树、国槐、三角枫、黄连木、乌桕、枫香等。同时考虑到树种多样性的特色,也适当引进一些外来适生新品种,如七叶树、马褂木。其次,以阔叶乔木树选择为主,并要考虑所选树种将来能否作为用材林经营,以防苗木市场遇冷,绿化大苗还可作为用材林培育,如栾树、银杏、无患子;第三,选择速生性强、用途多样的树种,如香樟、重阳木等。

1.2 树种采集与处理 不同树种的物候期不尽相同,有的树种种子成熟期4—5月,如桂花、榆树等,有的树种种子成熟期在9—11月,如黄连木、栾树、无患子等。因此,要根据每个树种种子成熟期适时采种。生产上,一般选择20~30年生干形圆满、冠形匀称、无病虫害且处于盛果期的壮龄母树采种。多半树种采收后,经风选或水选便可获得所需种子;但有的树种子如银杏,采集后要沤泡、搓揉、漂洗,才可获得;还有些树种如乌桕、黄连木等因种壳外有蜡质层,播种前要进行去蜡处理等。

1.3 苗圃地准备 选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高、排水好的地方,最好是专业苗圃地。上年冬季對圃地深耕、冻垡,次年2月底精耕细作,制作宽1.2m、高25cm南北走向的苗床,步道宽40cm,边沟较步道沟略深。并结合整地,每hm2施入1500kg复合肥、1500kg腐熟饼肥、3kg呋喃丹和750kg硫酸亚铁,并注意翻耙均匀。

1.4 播种与管理 对易出芽的种子,播种前先用凉水浸种,除去籽粒不饱满的种子及其他杂质,然后将种子放入30℃温水浸泡24h后捞起,沥去明水再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晾干待播。对难出芽的树种,须先催芽再播种。先用55℃左右温水浸种10~20min,冷却、过滤后,再转入冷水中浸泡7d,捞出阴干。将备用种子与湿沙按体积比1∶3的比例,均匀混拌后,放入院落避风向阳处贮藏。具体操作:先在底层垫上4~5cm湿沙,再放一层种子,种子以不重叠为宜;然后,依次再铺上一层2~3cm湿沙,湿沙上再排放一层种了;如此可放置3~4层种子,但沙层高度最好控制在30cm左右。沙藏期间,经常检查,注意调节湿度,防止鼠害与霉变。至翌年2—3月,当种子有60%露白时,即可播种[1]。以条播方式播种,播种沟一般宽5cm、深2cm,间距30cm;播种深度1.0~2.0cm,覆2~3cm细土,稍加镇压后,用细孔壶或漫流浇透水,再覆层稻草。当有60%~70%种子出芽时揭去稻草。当苗长至3-4cm高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去密留稀,去弱留壮;此后根据生长情况再间1次;5月份等苗长至15~20cm高时,即可定苗,株距在10~12cm,保留22.5万~30万株/hm2。6月至9月初苗木旺盛生长期,做好抗旱、除草、松土、施肥、防虫等;到9月下旬为生长后期,高生长逐渐停止,根系还继续生长10d左右,应控制水肥,促进苗木木质化,使苗木安全越冬。为了提前预防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的发生,苗木生长期内,每7~10d交替喷施敌克500倍液、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多菌灵800倍液,药液要均匀,以药液渗到苗根为度[2]。

2 造林技术措施

2.1 造林准备 林造宜选道路通畅、地势平坦、水源方便、立地质量高的采伐迹地,冬季全面清理(下转119页)(上接109页)后,用挖掘机全面整地,清除掉树根、石块等杂物,掘土60cm深,打碎,整平,制成宽6~8m苗床,挖好排水沟。

2.2 造林密度 绿化与用材兼备的两用林应视不同情况确定造林密度,以3年内不移苗为标准,慢生树种造林密度为4500株/hm2,速生树种为2250~3000株/hm2。

2.3 造林方法 皖东丘陵区造林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栽前每穴施0.25kg复合肥。栽植穴要适当挖大,具体栽植深度要根据立地条件、土壤墒情确定,正常情况下埋土深度应超过苗木根颈2~3cm,做到苗干竖直,根系舒展,填土过半后须提苗踩实,再填土再踩实,最后覆上虚土,并使苗木基部表土呈馒头状。

3 经营管理

3.1 幼林抚育 造林后前3年中耕除草,严禁牲畜进入林地内损伤幼树。第1~2年主要是松土、除草、扶正苗木、根部培土,每年要2~3次,除草松土时不能损伤树的干径和根系。第3年幼林即将郁闭,可用除草剂清理林下的杂草。造林后2年内,幼林地内也可套种黄豆、花生、中药材等低杆作物。每年施肥一次,每次施N、P复合肥50kg/hm2,连续3年。有条件的,可施腐熟的饼肥或鸡屎肥,效果更佳。

3.2 培养树型 高质量的林苗两用林树干要挺直、树冠要完整饱满。因此,培养好的冠型、干型很关键,按不同树种要求定干,树形不仅会影响美观,而且会对营销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3]。对于萌芽性强的树种要及时抹去侧芽、修剪,依苗木个体特性修冠、定干。一般管理得当,3年内干型就可定好,如黄山栾树的树型培养,在幼林生长至3年时,如作为绿化苗培育,就要及时在2.8~3.0m处截干;再培育4~5年,树干直径可达6cm以上,基本符合园林绿化之要求即可出售。倘若大苗在培育期间行情不太好,可转作用材林来经营。

参考文献

[1]赵亚男,孙玉刚,邢世岩.林木种子处理的理论和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2006,3:75-78

[2]侯新春,牟洪香,杨士春,等.木本能源植物黄连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24-3525.

[3]廖先金.试论国有林场林苗两用林培育与经营[J].绿色科技,2015,12:158-159.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措施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