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浓度萘乙酸处理对五叶地锦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响

2017-09-21张立军李晓环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17期

张立军+李晓环

摘 要:该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萘乙酸处理对五叶地锦嫩枝扦插生根情况的影响,共设置了7种不同的萘乙酸浓度,分别为0mg/L、200mg/L、500mg/L、800mg/L、1000mg/L、1500mg/L、2000mg/L。结果表明:当萘乙酸浓度为2000mg/L时,插穗的生根率和平均根长最高,分别为为58%和3.2cm;浓度为1500mg/L时,插穗的平均根量最多,为14根。

关键词:五叶地锦;嫩枝扦插;萘乙酸溶液;生根率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7-0090-03

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1],别名爬山虎,为葡萄科木质藤本植物。具分枝卷须,卷须顶端有吸盘,花序为聚伞花序,花小,黄绿色,浆果球形,蓝黑色,被白粉,花期6—7月,果期8—10月。分布于中国东北至华南各省区,原产北美,是非常好的绿化植物,可以绿化墙面,整面墙都呈现一片绿色,十分漂亮。

五叶地锦既耐寒冷又耐干旱,喜阴暗潮湿的环境,对土壤无特殊要求,能够适应各种气候,同时也是很好的绿化植物。五叶地锦主要的繁殖方式有压条、种子、扦插等,其中压条育苗虽然操作简易,但是比较浪费枝条,苗木出圃少,产量低;播种育苗对操作技术水平的要求较高,生产周期长,苗木出圃慢;而扦插育苗对枝条可以充分利用,育苗技术比较简单,成苗快,幼苗生长迅速[2]。为此,本试验以五叶地锦的嫩枝扦插为研究调查对象,分析了不同浓度萘乙酸处理五叶地锦嫩枝扦插的生根情况,为五叶地锦嫩枝的扦插育苗提供一定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6年6月28日至7月11日在苗圃地的荫棚下进行。荫棚高2m,长15m,荫棚顶部及四周用遮阳网遮盖,然后在荫棚下设置低床进行嫩枝扦插试验。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五叶地锦嫩枝、萘乙酸溶液。

2.2 试验设计 2016年6—7月在苗圃地对五叶地锦进行嫩枝扦插试验,用7个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速蘸插穗,浓度分别为200mg/L、500mg/L、800mg/L、1000mg/L、1500mg/L、2000mg/L,以清水为对照,每组50个插穗,设计3组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进行嫩枝扦插,观察插穗生根情况,记录插穗的生根率、生根量及根长的情况。

2.3 试验步骤

2.3.1 搭荫棚,做低床 荫棚是在做嫩枝扦插过程中的重要材料,荫棚高2m,长15m,顶部及四周用遮阳网遮盖,使透光率保持在30%~50%。然后在荫棚下设置低床,床内填满干净的河沙,将河沙拍实,床上搭建塑料小拱棚,棚内中间设上喷灌带,带上扎小孔,方便喷水。

2.3.2 药剂的配置 试验药剂是萘乙酸粉末加适量酒精溶解,再加开水定容成2000mg/L的萘乙酸溶液,备用。

2.3.3 采集插穗 采穂時间是6月28日,在河北农业大学校园内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芽体饱满,无机械损伤的当年生半木质化的五叶地锦枝条。

2.3.4 制插穗 将采集来的五叶地锦枝条剪成12~15cm左右的插穗,去掉插穗下端3~5cm的叶片,以防止水分过多的蒸发。插穗的上下切口注意要保持平滑[3-5]。

2.3.5 插穗处理 每10根插穗为一把,将插穗整理整齐,插穗末端3cm左右在萘乙酸溶液中速蘸约5s,速蘸的药剂可以通过完整的组织、叶痕、插穗末端或者切口吸入植物体内,同时可以避免浸泡时由于叶片水分蒸发和温度、湿度的变化影响插穗对药剂的吸收。

2.3.6 扦插 扦插时采用的是直插的方法,将蘸好萘乙酸溶液的插穗按不同浓度分别分行扦插,株距8cm左右,行距10cm左右。扦插深度以2~3cm为宜,扦插后用手指轻轻压一下插穗周围的河沙,保证插穗与沙子充分紧密的结合,避免留有空隙,影响插穗生根。

2.3.7 扦插后的管理 扦插后喷一次水,保持插穗与土壤的尽量紧密。然后立即扣棚。注意控制拱棚内的温度,保持湿度,湿度保持在100%左右。如遇炎热天气,要对其采取降温措施,在上午11:00和下午14:00左右分别进行喷水使其降温。

2.3.8 观察、记录 2016年7月11日,调查插穗的生根情况,统计生根的插穗株数,生根数量以及根系的长度,并记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对五叶地锦插穗生根率的影响 由表1和图1可以发现,用不同浓度萘乙酸溶液速蘸的五叶地锦插穗的生根率不尽相同[6],甚至出现较大的差异。当萘乙酸的浓度很低时,插穗的生根率也很低,萘乙酸浓度为2000mg/L时较其他浓度下的插穗的生根率都高,生根率为58%。以清水为对照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最低,为14%。

3.2 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对五叶地锦插穗平均生根量的影响 通过表1和图2可以了解到,萘乙酸的浓度不同对五叶地锦生根量的效果不同[7-9]。从图2可以看出,当浓度在1500mg/L时,生根量最多为14根,其他浓度的插穗的生根量,分别为3根、3根、8根、10根、8根、12根。

3.3 不同浓度萘乙酸溶液对五叶地锦插穗平均根长的影响 从表1和图3可以看出,用清水速蘸的五叶地锦插穗的平均生根长度是最低的,随着浓度的增加插穗的生根长度有所增加[10-11],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速蘸的插穗的平均根长不同。从图3可以看出,速蘸浓度为2000mg/L萘乙酸溶液时,插穗的平均根长达到最长为3.2cm,速蘸0mg/L、200mg/L、500mg/L、800mg/L、1000mg/L、1500mg/L时插穗的平均根长分别为2.3cm、2.6cm、3.1cm、2.9cm、2.7cm、2.6cm。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1)通过试验可以看出,当萘乙酸浓度为2000mg/L时速蘸的五叶地锦插穗的生根率大于速蘸其他浓度的插穗的生根率,为58%。(2)从试验中可以看出,在不同浓度下速蘸的五叶地锦插穗的平均根量有所不同,当萘乙酸浓度为1500mg/L时插穗的平均生根量最多,为14根;当清水和萘乙酸浓度为200mg/L时插穗的平均根量最低,均为3根。(3)五叶地锦插穗的平均根长受萘乙酸浓度的影响,当速蘸浓度为2000mg/L的萘乙酸溶液时的平均根长大于其他的浓度下插穗的平均长度,为3.2cm。(4)由试验可以得出结论:当萘乙酸浓度为2000mg/L时最适宜五叶地锦插穗的生根,当萘乙酸浓度为1500mg/L时对五叶地锦插穗的生根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endprint

4.2 讨论 本次试验调查了不同浓度萘乙酸溶液对五叶地锦插穗的生根率、生根数量以及根系长度的影响。试验中,萘乙酸溶液浓度设置为7种,在这次试验中,速蘸浓度为2000mg/L的萘乙酸溶液时的插穗的生根率和根系的平均長度均大于其他的浓度下插穗的生根率和根系的平均长度,生根最多,生根长度也最长,只是没有涉及到在速蘸更高浓度萘乙酸溶液时,对五叶地锦插穗生根会有怎样的影响,在今后进行试验的时候可以进行适当的扩展,进一步研究当萘乙酸溶液浓度更高时,五叶地锦插穗的生根情况。在实际生产中,五叶地锦的嫩枝扦插繁殖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此次试验给五叶地锦嫩枝扦插繁殖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在今后的五叶地锦嫩枝扦插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Jendek E Revision of the Agrilus cyaneoniger species group[J].Entomological Problems,2000,31(2):187-193.

[2]赵卫国,石岭.生长素的种类和浓度对红掌组培苗生根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27(2):10-12.

[3]高小燕,李连国,江少华,等.不同浓度NAA与基质对景天扦插生根的影响[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9,30(2):15-17.

[4]才淑英.园林花木扦插育苗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50-53.

[5]赵勇刚.论林木无性繁殖及其应用[J].山西林业科技,1996(3):12-15.

[6]耿芳,张冬林,李志辉,等.IBA生根剂对卡罗来纳杜鹃插条生根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27(1):127-130.

[7]陈翕兰,毛丽.不同基质与ABT生根剂组合对红叶石楠扦插繁殖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2):10250,10339.

[8]甘娜,潘远智,陈其兵,狭叶木樨榄的扦插繁殖试验[J].四川林业科技,2005(1):68-69.

[9]刘肖肖,董元华,刘同电,等.不同基质和生根剂对彩桂扦插繁殖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31):58-63.

[10]佘远国,白涛,汪洋等.不同生根剂对油茶芽苗移栽生长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1(18):3751-3753.

[11]王金龙,张丽红,赵念席,等.生根剂对锦鸡儿属三种植物幼苗生长与生理性状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3(22):78-81.

(责编:张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