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盘水师范学院大学生网络使用与成瘾现状调查研究

2017-09-21王玉娇宋天于格任文静亓胜辉李海君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网络服务六盘水选项

王玉娇 宋天 于格 任文静 亓胜辉 李海君

(六盘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0)

六盘水师范学院大学生网络使用与成瘾现状调查研究

王玉娇 宋天 于格 任文静 亓胜辉 李海君

(六盘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0)

为了解贵州省新升本科院校大学生网络使用与网络成瘾现状,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使用《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和《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对六盘水师范学院128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量表测试。问卷调查收集并分析了大学生的网龄、上网地点、次数、时间、目的以及常用网络服务功能等信息,量表测试结果显示本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率约为17.49%,网络成瘾群体与网络正常使用群体在上网次数、目的和网络服务功能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新升本科院校;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网络成瘾

由于长时间沉溺网络,而对网络产生难以抗拒的生理心理依赖,并且未接触到网络时会出现身体心理上的不适感或戒断反应的行为,称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IA)(Young K S, 1996),也称之为“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或“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Davis R A,2001;陈淑惠等,2003)。网络成瘾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众多领域的研究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方法对网络成瘾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干预(贺金波等,2012;高文斌和陈祉妍,2006;李琦等,2015;徐四华,2012;张锦涛等,2014)。由于各种原因,研究者对于贵州省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关注较少。为了了解贵州省新升本院校大学生网络使用与成瘾现状,本文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运用问卷调查与量表测试的方法,调查六盘水师范学院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以及成瘾现状,以期为心理教育工作者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运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六盘水师范学院1~4年级(2012~2015级)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量表测试,被试来源于11个系,22个专业,覆盖了文科、理工科、艺术、体育等学科。其中,男生393人,女生682人,被试平均年龄为20.93±1.38岁。

(二)方法

本研究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和量表测试法,参考以往研究,采用的是杨晓峰主编的问卷《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和量表《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杨晓峰,2006;杨晓峰和陈中永,2008;杨晓峰和郑雪,2008)。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测试时间约为10分钟。共发放问卷1286份,问卷收回后剔除无效问卷,保留有效问卷1075份,问卷有效率为83.59%。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调查项目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院系、专业、年级、生源、家庭类型等人口学信息,还包括学生的网龄、上网次数、时间、地点、目的、常用网络服务功能几个方面(杨晓峰和陈中永,2008)79。

《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共30个题目,每个题目描述了网络成瘾可能出现的症状表现,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选择“从不”记1分,“很少”记2分,“偶尔”记3分,“有时”记4分,“经常”记5分,最低分30分,最高分150分,得分越高显示成瘾程度越高。被试得分在90分以上(包含90分)的为“成瘾群体”,90分以下的为“正常群体”。经验证,此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杨晓峰和郑雪,2008)70。

(三)数据统计

问卷回收以后,将信息填写不完整的问卷作为无效问卷剔除,保留1075份有效问卷,将数据录入Excel软件中进行整理分析,进而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相应的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现状分析

首先,对1075名大学生的网络使用基本概况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网龄、每周上网次数、时间、地点、目的和常用的服务功能几个方面(如图1、图2、图3、图4、表1和表2)。

图1 大学生网龄

图2 大学生上网地点

图3 大学生每周上网次数

图4 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

如图(1、2、3、4)所示,本校大学生中网龄在3年以上的人数占绝大多数(857人,占79.7%);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地点是宿舍(949人,占88.3%);本校大学生中平均每周上网次数为12次,每周上网次数在7次以上的占大部分(635人,占59.1%),在2次以下的只有73人(占6.8%);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788.83分钟(约为29.81小时),每周上网时间在35小时以下的占绝大部分(782人,占72.7%),70小时以上的占很小比例,只有88人(占8.2%)。

表1 本校大学生上网目的的频数分析及所占比例

如表1所示,本校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各种信息(选择“有时”和“经常”选项所占的比例为79.3%)、休闲娱乐(选择“有时”和“经常”选项所占的比例为67.8%)、学习知识和技能(选择“有时”和“经常”选项所占的比例为67.1%)以及与远方的家人和朋友联系(选择“有时”和“经常”选项所占的比例为66.4%)。

表2 大学生常用网络服务功能的频数分析及所占比例

如表2所示,本校大学生常用的网络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多媒体娱乐(如看电影、听音乐)(选择“有时”和“经常”选项所占的比例为78.2%)、网上聊天室QQ(选择“有时”和“经常”选项所占的比例为67.7%)以及网上购物或网上炒股等商务活动(选择“有时”和“经常”选项所占的比例为43.2%)。使用较少的网络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成人网站(如色情书刊、影视等)(选择“从不”和“很少”选项所占的比例为87%)、网络游戏(魔兽争霸、传奇等)(选择“从不”和“很少”选项所占的比例为68.1%)、电子邮箱(电子邮件)(选择“从不”和“很少”选项所占的比例为64.2%)以及电子公告栏(BBS)(选择“从不”和“很少”选项所占的比例为60.3%)。

(二)网瘾群体和正常群体在网络使用情况上的差异比较

根据量表中网瘾群体的划分标准,将被试划分为网瘾群体和正常群体(杨晓峰,2006;杨晓峰和郑雪,2008),经统计,在调查的1075名大学生中,网瘾群体为188人,正常群体为887人,网络成瘾率为17.49%。

本校大学生中网瘾群体在一些项目中得分与正常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网瘾群体在这些项目中的得分都显著地高于正常群体。其中包括每周上网次数、上网目的3-交友、4-休闲娱乐、5-扮演角色、网络服务1-电子邮件、2-软件下载、4-聊天室、5-电子公告、6-网络游戏、7-个人主页、8-购物炒股、11-网络电话和12-成人网站几个方面(见表3)。

表3 网瘾群体和正常群体网络使用情况差异比较(x±s)

三、分析与讨论

(一)六盘水师范学院大学生网络使用基本情况分析

在被调查的1075名在校大学生中,网龄大部分都在3年以上(占总数的79.7%),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接触网络时间较早,通过交谈了解到很多大学生从中学开始就已接触网络,城市学生接触网络时间更早。贵州省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属于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但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各种电子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网络成瘾越来越向中小学校发展和蔓延,趋向低龄化。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上网地点主要是宿舍(949人,占88.3%)。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一是本校对学生管理相对严格,学生出入网吧的人数较少;二是现在大学生几乎人人一部手机,部分同学有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学生宿舍都能连上网络,在宿舍上网更为方便。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平均每周上网次数为12次,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9.81小时,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5.9个小时(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6),因此,本校大学生上网时间相对较多,远远超过平均值。经过了解,发现有部分学生利用上课、学习时间逃课上网,在网上花费了较多时间,甚至少数学生患上了“网络成瘾”障碍。原因可能是进入大学后,学业压力相对于高中较低,学生有更多空余可支配时间,网络信息丰富多彩,网络互动变化多端,大学生自制力发展欠成熟,容易沉溺其中。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上网的主要目的有获取各种信息、休闲娱乐、与远方的家人和朋友联系以及学习知识和技能,此结果与以往研究基本一致(朱慧等,2001)。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获取资讯以及维系人际关系的有效方式,互联网已经逐渐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对大学生的生活、工作、学习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常用的网络服务功能主要有:多媒体娱乐(如看电影、听音乐)、网上聊天室QQ以及网上购物或者网上炒股,此结果与以往调查相似(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6)。尤其是网上购物的学生人数比例在逐年增加,这从校园中取快递的学生数量也可看出。使用较少的网络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成人网站(如色情书刊、影视等)、网络游戏(魔兽争霸、传奇等)、电子邮箱(电子邮件)以及电子公告栏(BBS)。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本校大学生上网所从事活动较多的是多媒体娱乐和网上聊天等放松性活动,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却相对较少。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大部分大学生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是通过纸质媒体进行,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大学生尚未掌握较好的筛选信息的方法和习惯。(2)中国的远程教育方式发展落后,网络教育内容和形式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宣传力度也较小。(3)学生本身自制力较差。

最后,统计结果显示本校大学生在成人网站(如色情书刊、影视等)项目中选择“从不”和“很少”选项所占的比例为87%),由于此项目涉及的内容较为敏感和私密,很多同学可能受到社会评价的影响不真实作答,因此选择“从不”和“很少”的学生比例较高;在网络游戏(魔兽争霸、传奇等)项目中选择“从不”和“很少”选项所占的比例为68.1%,但经过平时交流和个别访谈,发现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上网玩游戏,由于受到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很多同学认为经常玩游戏会给人不好的印象,因此也倾向于选择“从不”或“很少”,从而隐瞒自己真实的上网行为。

(二)网瘾群体和正常群体在网络使用方面的差异比较

由数据统计结果可以得出,本校大学生中网络成瘾者所占的比例为17.49%。以往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中网络成瘾者所占总人群的比例约为5%~9.5%(冯国双 等,2004),因此,本校大学生成瘾比例相对较高。原因可能是本校属于贵州省地方院校,生源大部分为本省生源,进校分数中等,生源素质不是很高,很多同学学习成绩较差,自信心降低,便将自己的精力花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因此本校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现状不容忽视,需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表3结果表明,网瘾群体的整体得分及某些项目的得分与正常群体存在显著差异(p≤0.05),网瘾群体在以下项目中的得分都显著地高于正常群体:每周上网次数、上网目的3、4、5以及网络服务1、2、4、5、6、7、8、11、12。

首先,网瘾群体的上网次数显著地高于正常群体,网络成瘾者比网络正常使用者需要更多接触网络来缓解内心的焦虑感。有研究认为上网时间越长,网络成瘾量表的得分越高(周荣和周倩, 1997),但也有研究认为不能简单地用上网时间来评判网络成瘾的程度(林绚晖和阎巩固,2001),因为也有许多同学因为工作或学习的原因上网时间较长,因此判断网络成瘾程度也要综合考虑上网的目的和进行的活动等因素。但根据前面部分调查,大部分同学的上网时间更多用于娱乐、交友和购物,用于学习的时间很少,因此,可以推断在本研究中基本可以用上网时间的长短作为网络成瘾的指标。

其次,网瘾群体在以下上网目的选项中得分显著高于正常群体:交友、休闲娱乐以及扮演角色,说明网瘾群体接触网络主要目的是娱乐交友方面的,他们更加希望通过网络体验与现实生活不同的交流方式,有些人甚至把网络游戏中的角色当成现实,当多个角色之间产生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或角色转换过频时,就会出现心理危机,严重者可能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而有些人在交友中与他人产生网恋,严重者给他人钱财、人身带来危害,可能造成犯罪。而正常群体上网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与信息,把网络作为自我与世界沟通交流的窗口,更多地把网络作为一种提升自我的工具和途径。

最后,网瘾群体在以下网络服务功能上的得分也显著地高于正常群体:聊天、网络游戏、购物炒股、电子公告、电子邮件、软件下载、个人主页和网络电话。可以看出,成瘾群体多使用双向交流功能的网络服务,如聊天室、网络游戏和网络电话,他们习惯通过网络与人交流并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但往往却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导致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受损。由于社会赞许性的影响,在所有项目中大学生在登录成人网站项目中的得分较低,但网瘾群体在此项目中得分仍显著地大于正常群体,说明网瘾群体较多地将自己的性需求通过登录成人网站的形式来满足,如果长期沉迷于此,会对身体心理造成伤害,还会导致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交往障碍,甚至可能造成犯罪。综上所述,对此部分群体,需要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干预,希望有关部门及人员能及时筛查这类群体,通过有效的措施预防及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

陈淑惠,等.2003.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J].中华心理学刊,45(3):279-294.

冯国双,郭继志,周春莲,等.2004.国内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伦理学,17(3):23-24.

贺金波,洪伟琦,鲍远纯,等.2012.网络成瘾者的大脑异于常人吗?[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33-2041.

高文斌,陈祉妍.2006.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14(4):596-603.

李琦,齐玥,田莫千,等.2015.网络成瘾者奖赏系统和认知控制系统的神经机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42(1):32-40.

林绚晖,阎巩固.2001.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5(4):281-283.

徐四华.2012.网络成瘾者的行为冲动性——来自爱荷华赌博任务的证据[J].心理学报,44(11):1523-1534.

杨晓峰.2006.大学生网络使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杨晓峰,陈中永.2008.内蒙古大学生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状况的调查报告[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7 (1):78-83.

杨晓峰,郑雪.2008.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量表编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5):65-72.

张锦涛,陈超,王玲娇,等.2014.大学新生网络使用时间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有中介的调节模型[J].心理学报,46(10): 1521-1533.

周荣,周倩.1997.网络成瘾现象、网络使用行为与传播快感经验之相关性初探[J].中华传播学会,(2):12.

朱慧,龚慧香,陆定.2001.医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3):14-1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6-01-18.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206/t20120612_26708.htm.

Davis R A.2001.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17(2): 187-195.

Young K S.1996.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J].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1(3): 237-244.

A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nternet Use and Addiction in 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WANG Yu-jiao;SONG Tian;YU Ge;REN Wen-jing;QI Sheng-hui;LI Hai-ju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Liupanshui 553000,Chin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nternet use and addiction in the newly upgraded universities of Guizhou province,1286 college students of 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were sur⁃veyed and tested by“the college students’network usage questionnaire”and“the college students’internet ad⁃diction scale”.The questionnaire analysed the network age,online time,the purpose of browsing on internet and the network service function commonly used of the college students.The rate of internet addiction of the university is about 17.49%through the scale test,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between the stu⁃dents of internet addiction group and network normal using group on internet times,the purpose of browsing on internet and network services.

the newly upgraded university;college students;internet use situation;internet addiction

B844.2

A

1671-055X(2017)04-0065-06

10.16595/j.1671-055X.2017.04.017

2016-07-24

六盘水师范学院科研计划项目(LPSSY201412);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GN069)。

王玉娇(1986-),女,河北石家庄人,讲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E-mail:Wangyj_psych@yeah.net.

猜你喜欢

网络服务六盘水选项
网络服务合同的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网络服务者在侵权法中的应用分析
诗书画苑
寻味贵州——六盘水
六盘水二题
网络服务行为的可罚性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网络服务安全效率两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