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如何提升高校木刻版画教学质量

2017-09-20张妲妲

艺术评鉴 2017年17期
关键词:传承教学质量高校

张妲妲

摘要:通过对木刻版画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有效地培养其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创造能力,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此,在高等院校中,教师就要充分重视木刻版画教学,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升木刻版画的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在高等院校中开设木刻版画教学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希望可以有效促进木刻版画的良好传承与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木刻版画人才。

关键词:高校 传承 发展 木刻版画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6-0184-02

木刻版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其要求创作者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可以在艺术作品中充分融入个人的情感以及个性。所以,在高校木刻版画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认识到木刻版画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而且在实际教学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地提升木刻版画教学质量,从而全面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促進木刻版画艺术的有效传承与发展。

一、高校开设木刻版画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在高校美术课程中开设木刻版画教学,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由于版画具有以下特征:在最初阶段,版画有着非常明确的创造意识,从构思、构图、制作直到最终作品完成的整个过程中都会对学生提出与写生模仿不同的要求与标准。也就是要求学生充分地发挥个人的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积极地开展创造活动。木刻版画比较复杂,并且具有固定程序化的制作过程。如画稿的构思、正稿的刻制与拓印等,并且在此过程中,还会使用到许多的工具、材料以及媒体[1],如此一来,就会使其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在创作木刻版画期间,无法看到最终的版面效果,这就会处于一种空想状态,其和直接绘画存在着不一样的创作状态,因此要求版画的作者能够具备较强的控制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策划能力等。通过木刻版画教学,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都会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提升高校木刻版画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加强教学理念的创新

通常状况下,在木刻版画教育教学中往往会比较注重“传统木刻”,对我国而言,在木板刻画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最初产生于唐宋时期,将其作为章回小说中的一些插图,例如,在公元868年,我国《金刚般若经》的扉页画就是世界范围内最为古老的木刻版画[2]。发展到中期,木刻版画已不再依赖于宗教,而是更加注重人们的具体需求。从一些画谱、经、史与医书等中进行取材,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如此,当时还同时存在宗教画以及民间的日用版画。木刻印刷技术也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在此期间还产生了比较简单的两版套色版画。随着我国文学作品的日益增多与文学事业不断发展,也有效推动了版画事业的发展。版画以插画的形式在文学作品中得以展现,这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带来视觉上的美感。比如,比较著名的《水浒传》以及《西厢记》等,其中就穿插了许多不同刻本的插图,这使得作品的艺术性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促进了木刻版画的良好发展。

当前,许多教师都有着强烈的传统文化意识,即要充分保留木刻版画的原生形态,能够使其韵味得到良好的发展。要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使得我国的传统意识能够与西方的现代派进行抗衡,具备较强的复古意识。但是,在木刻版画历史文化的学习过程中,不要只是一成不变或者是背书式的进行掌握,而是要打破传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良好的传承与发展。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发起新兴的木刻版画运动,有效推动了传统木刻版画的发展,为其赋予了新的活力与生命力,促进了木刻版画的创新与发展。

目前,在高校的木刻版画教学中,许多教师一味地为学生强调刀味、木味、前人的创作思路以及处理色块线条的方法等,但是这样的传统学习方式并非是科学的。在实际作品创作中,教师实现教学理念的创新与改革,要指导学生能够去掉各种“枷锁”,可以在全面领悟木刻版画传统意识的前提下,积极地进行自我主观判断,要在传统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革,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木刻版画的发展,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二)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综合扩展

当前,在高校的木刻版画教育教学中,通常都是将制作流程作为重点为学生进行讲解,然而却忽略了我国当代版画正在步入技术多元化综合发展的状态,其并非只是传统的版画形态。例如,著名的艺术家以色列米凯·鲁芙娜在其影视作品制作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版画的基本原理;我国著名的艺术家冯梦波也借助于版画衍生互动游戏等,诸多案例都在表明,把版画与装置以及影像等有机结合起来,将成为其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在木刻版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单纯针对木刻这一概念进行教学,而是要积极地拓展教学内容。要从各个方面,例如技法、板材以及色彩等方面入手[3],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指导教学,进而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推动学生的良好发展。

当前,在高校木刻版画教学中,许多教师对现代科技作品非常排斥,会觉得此类技艺属于“取巧”,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介绍,只是一带而过。如此一来,就会造成学生无法全面地了解当前版画的发展现状,无法对新知识与新理论给予合理运用、融会贯通。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传统艺术以及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加强对历史以及现状的反思,能够在实际创作中充分重视精神文化品格,而且又能够充分重视技艺的精良。

(三)创新与改革教学方法

以往,在高校木刻版画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生硬、落后,进而使得学生通常都是采用生搬硬套的方法进行学习,这会影响到学生能力的提升,影响到其学习效果。因此,为了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就要实现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教师要积极地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其创作能力。endprint

首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指导并鼓励学生能够到图书馆或者是通过网络阅读更多与木刻版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全面地掌握木刻版画的艺术形式与艺术内涵。要鼓励学生阅读以后要展开深入思考,对于不理解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求助,教师要耐心地为其进行解答,并且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对木刻版画作品进行欣赏[4]。

其次,要积极地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校木刻版画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课前,教师要将优秀作品的图片制作成PPT或者是视频,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进行播放。在视频或者图片播放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讲解作品的精妙之处,进而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作品,培养其审美能力。而且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理论知识,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果。

第三,要采用示范辅导有机结合的教學模式。在高校的木刻版画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做示范,帮助学生直观地领略到木刻版画的艺术之美,要教导学生如何使用铅笔复制图片、如何使用木刻刀完成作品创作。指导学生从绘制草图开始,合理地对画面的色彩效果以及黑白关系进行处理。要鼓励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操作,独立完成绘版、刻版以及印刷整个过程,甚至要鼓励学生在不需要草图的状况下,直接创作木刻作品。从临摹至作品的创作完成,有效地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其感受到木刻版画的艺术之美。

(四)教学评价中注重对艺术理念的传播与拓展

高校木刻版画教育教学的目的即为能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木刻艺术人才,确保这些人才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与动手操作等,可以真正地与国际进行接轨,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学习初期,对于每位学生而言,木刻版画学习是比较陌生并且新鲜的,但是在此过程中存在着强大的诱惑力以及丰富的探索空间。因此,学校要为学生创造出比较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师资力量,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版画创作中,提升教学质量。尽管木刻版画有着特定的规范性与工艺性,然而每一道制作程序又具有非常广泛、有时无法预测的操作模式以及制作效果。因此,其艺术处理手段是灵活多变的,这是木刻版画独有的特点。每次叠压、笔痕与印刷等都会为学生带来许多的灵感,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5]。而且通过多次的制作,可以帮助学生充分领会到木刻版画所具有的强大的感染力以及艺术表现力。因此,在教学评价方面,不能只是注重对版画的传承,而且要充分注重对艺术理念的传播以及拓展,要使得学生能够对木刻版画艺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到艺术所具有的魅力,能够用个人的灵魂以及身体真正地去体会、去实践。

总而言之,通过高校的木刻版画教育,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木刻版画的发展。因此,在高校木刻版画教育教学中,教师就要深入研究,找到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从而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木刻版画的魅力所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木刻版画艺术的良好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铁.木刻装饰版画的教学实践研究[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01).

[2]施源.美术学(师范类)专业版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16,(01):71-73.

[3]杨继平.浅析木版画教学中思维的转换[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8):203-204.

[4]唐建.浅议版画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5,(04):76.

[5]郑适.普通高校版画创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08):175-176.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承教学质量高校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