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城市美化中石材的应用设计及其效果分析

2017-09-20李明明徐钊郭晶

艺术评鉴 2017年17期
关键词:环境设计效果分析昆明

李明明 徐钊 郭晶

摘要:本文以昆明市正义路、南屏街两条最为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为例,分析了石材作为建筑装饰材料在城市环境设计、建筑小品中的应用设计及其美化效果。结果证明,昆明市商业步行街改造工程,虽然较好地发挥了石材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但是在美学层面未能把握好商业老街改造“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原则,缺乏对商业老街文化的深度理解,与商业老街的人文气质和时间痕迹不协调,未能很好地体现昆明老街的城市风韵。

关键词:环境设计 城市美化 石材应用 效果分析 昆明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6-0175-03

昆明市在城市美化中将核心区最热闹的两条商业街(正义路南段和南屏街)改建成为步行街,改造过程中大量运用了多种瑰丽斑斓的石材和石雕艺术品,将城市街道装扮得十分靓丽。石材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其基本功能是结构功能、保护功能和装饰功能。然而,早期人们可用于建筑的材料有限,石材以其优异的性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认识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可选择的材料越来越多,石材逐渐退出了结构材料的角色,而在保护性和装饰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昆明商业步行街为例,探讨石材在城市美化中的应用设计,并着重于艺术层面进行美化效果分析。

一、研究方法及程序

本文采取田野调查法和分析比较法。具体采取文献收集、田野调查、分析比较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了历史法和观察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分析等,对目标对象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并且对调查收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为研究提供规律性的知识框架。最后,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结合昆明商业步行街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过程及设计

(一)石材在正义路和南屏街道路铺装中的应用设计

正义路位于昆明老城区的南北中轴线上,是一条古老的商业街,现其南段已改造成了商业步行街,于2010年末形成长约500米、宽约10米的道路格局。正义路南段路面以青石板为主要材质,其中,中间为纵铺的凿毛大石板,两边为横铺的开槽小石板。整条路面平整宽阔、朴实大方,充分发挥了石材在道路铺装中的优良特性,既美观舒适,又安全防滑,具有出色的美学价值和良好的适用性。南屏街为东西走向,西起东风东路下穿隧道路口,东至东风东路护国广场,全长约685米,宽40余米,街面主要铺装400x800mm的青石板,局部铺装青石小方砖和木条板材。

“真即是美,美即是真”,没有庸俗的工匠气息,没有千篇一律的仿制痕迹,是石材美学价值的最大体现。在正义路和南屏街两条步行街中,凿毛大石板将石材的天然、粗犷、质朴发挥到极致,更为可贵的是,经过未来几年或者几十年的踩踏打磨,路面的石材将更加富有装饰性、趣味性。

(二)石材在南屏街景观设施中的应用设计

南屏街是昆明一条集购物、休闲、娱乐和旅游于一体的核心商业街道,其内有许多石材灯具和石雕小品,并广植花木,营造了一个清逸、优雅的商业环境,具有深厚的云南地方文化内涵。

1.灯具

南屏街两侧各有一行亭子造型的石材矮灯,其间距为10米左右。灯亭用芝麻白花岗岩雕制而成,高约0.6米,呈四角攒尖顶,顶檐四边各宽0.6米。亭身四面各开有一直径为200mm的花格圆窗,雅致、美观、透光,造型简约而别致。近年来,在城市景观设施中对石材灯具的运用尤其常见,设计者刻意强调方寸天地的效果,以表现枯山水园林的禅文化、静思文化为主,但内容深厚,对于初具园林艺术鉴赏知识的人未必能真正理解,普通老百姓也只能看个热闹。

2.文化柱

南屏街是昆明的会客厅,每天都要迎接来来往往的国内外游客。南屏街上最显眼的是高耸的四根文化柱,街的东西两头各有二根。文化柱用绿色花岗岩雕制而成,均为圆柱,直径约2米,高8米。柱顶有古滇国的牛首、象首等高浮雕造型,柱的下段有云南少数民族狩猎、打鱼、摆渡、娱乐等场景。总之,文化柱在南屏街的应用设计,为南屏街增添了不少人文气息。

3.云南十八怪壁画

南屏街中段有9个红色花岗岩壁画,其位置为原昆明老城墙,壁画上描金线刻了《云南十八怪》,每个壁画的正反两面各刻“一怪”,合计十八怪,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七彩云南独特的风土人情。其中,“大理石头当画卖”是云南大理出产的“彩花”大理石,石面上呈现千奇百怪、千变万化、绚丽多彩的天然画图,雕刻颇有情趣。

为了方便行人歇息,南屏街上还散放了一些用石灰石雕制的石墩,其造型别致多样,有筒式草墩形、鼓式草墩形、狮墩形、龙墩形、宫灯形、莲座形等。另外,正义路与南屏街的交汇处,原为近日公园,现改建成了地坪式音乐喷泉广场。广场地面上铺装有各种石材,从内到外大致铺成三圈,分别是红色花岗岩方砖、异型红色花岗岩地板和石灰石方砖。广场中央用绿色花岗岩大板铺成一塊方坪,其上用铜条镶嵌成为了一幅《昆明市清末街道图》,游客可从中领略到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旧貌。图的上端镶嵌有一幅用绿色花岗岩板材浮雕的中国版图,上标出了云南省和昆明市的位置;图的下端雕刻有该处(即昆明市中心)的海拔高程为1891.753米,这在全国罕见,成为商业步行街的一大亮点。

三、美化效果与分析

(一)灯具的美化效果

石材矮灯的运用,实属不得已而为之,精致的镂空和娇小的外形在尺度较大的城市空间环境中,未必能发挥出精巧、包容、耐看的设计属性。石灯的运用在文化层面与南屏街的气质不甚相符,美学层面的定位与步行街的文化背景也有一定程度的偏差,但作为老街改造中的全新尝试,仍不失为亮点。

(二)文化柱的美化效果

文化柱的立意颇具匠心,兼顾了观赏性和文化性,着眼于弘扬云南本土文化,刻意于大雅之风的体现。设计者选择了石材抛光技术,使得整个柱子圆润、有光泽,显得整个文化柱恢宏大气、气度不凡。但是,文化柱上的诗词谬误较多,使得文化柱的文化气质大打折扣,例如书写者把“人逐东风马足轻”写成了“人逐东风足马轻”,诸如此类的笔误屡见不鲜。总之,文化柱的设计是成功的,但细节上缺乏严谨的态度和认真的考究,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南屏街景观设计中的一大遗憾。endprint

(三)云南十八怪壁画的美化效果

在公共艺术设计中,以置石、石雕为代表的传统园林小品逐渐势微,而欧美极简主义、立体主义等风格大行其道。壁画采用大理石抛光技术,远观近观皆有酒店大堂地面的感觉,壁画的设置也未深入考虑。另外,植物造景与雕塑壁画的结合向来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对提高城市景观的文化气氛和艺术情调具有重要作用。反观此设计,寸草未见,孤零零矗立在步行街一隅,周围是酒吧茶座,感觉不伦不类。

(四)昆明城市的主体美化效果

在昆明这样一座极具文化底蕴的城市中,人们的建筑意象一直没有深厚的文化积累,在城市中心的景观实施中,仍然需要石材来延续过去时光的某种记忆。城市环境设计这个相对新兴的行业,将众多的石材创新性的应用到城市美化中来,并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千变万化的、令人惊奇的景观效果。正义路和南屏街对石材的运用虽有一些遗憾,但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值得注意的是,设计者充分考虑到石材表面加工工艺形成不同的用途和艺术效果,使得在两条步行街中,更加合理地使用石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艺术装饰作用,符合整体艺术创意的需要。例如:石材抛光技术与石材开采直接形成的不规则表面,能够获得视觉上强烈的冲击感,这些充分体现出设计者对石材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在两条步行街景观设计中,由于设计者对步行街人文、历史等层面因素的考虑缺失,使得原本石材具有的强烈的时间感和印记感未能较好地表达出来,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手法单一,未能体现出两条古老步行街的文化底蕴,石材景观小品的造型、质地略显突兀,甚至出现一些拙劣的堆砌嫌疑。究其原因,他们与决策者和设计者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有一定的关系。

四、策略思考

本文对昆明市正义路、南屏街两条最为繁华的商业步行街开展实地调查和观察记录,从社会学、规划学、艺术学、设计学等学科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昆明城市空间设计更科学、更生态、更美观的方法路线、策略要点,探索其新思路、新途径,建议如下:

(一)云南是大理石的故乡,为了突显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和文化底蕴,应该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继续使用石材以延续旧时的记忆,将石材的艺术特质加以合理运用,对于昆明的商业步行街来说,以“做旧”替代“翻新”是延续历史的最好改造手段。

(二)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在昆明城市的美化中,应该增加公共艺术的表现语言、艺术风格和色彩材料的丰富性,除了继续重视传统石材的运用,还可以在材料上有所突破,采用一些新型材料、环保材料甚至废弃材料来创作装饰壁画、装置艺术等公共艺术形式,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三)昆明商业步行街周边现代化建筑过于拥挤,商业氛围过浓,城市厚重的人文历史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另外,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还应该注意改善硬件公共设施,增加清晰明了的指示牌,加大对城市道路和景观设施的维护。

五、结语

城市商业街的地面铺装和景观小品有很多用石材作为装饰材料,并且这些石材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其材质、色彩、肌理都能体现出石头的艺术特色。美景到处都是,最独特的那些只是瞬间,设计者要学会运用基本的技能和艺术的眼光审视石材、追求美感。石材利用是长久的,是城市步入健康发展的有效捷径,是优化城市空间、美化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结果表明,昆明市商业步行街改造工程,虽然较好地发挥了石材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能够以多样化的手法对石材进行合理运用,但是在美学设计层面未能把握好商业老街改造“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原则,缺乏对商业老街文化的深度理解,与商业老街的人文气质和时间痕迹不协调,未能很好地体现昆明老街的城市风韵。

参考文献:

[1]余纯丽.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的人性化设计[J].广东园林,2005,(03).

[2]杨露江.建筑中的技术美学[J].四川建筑,2003,(02).

[3]陈先枢.城市美的思考[J].经济工作导刊,2001,(22).

[4]马军鹏,刘原平.从园林艺术谈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观[J].山西建筑,2002,(10).

[5]包蓉.昆明街道公共藝术研究[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环境设计效果分析昆明
Task 11
乡村传统民居环境设计改造与保护略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环境设计理念下的城市中心建筑设计
2016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