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以同丰粮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2017-09-19文/张

中国粮食经济 2017年9期
关键词:粮农产业化湖南省

文/张 慧

促进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以同丰粮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文/张 慧

近年来湖南省高度重视粮食产业化发展,坚持“三主”工作新定位和“三版”努力新方向,全力推进以“扶大扶强扶优扶特扶品牌”为重点的“五扶”工程, 2016年粮油加工总产值达到1290亿元,跻身全国7强。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促进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是摆在粮食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当前,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难点有哪些?如何打通粮食一产“接二连三”,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业、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江华同丰粮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与探讨。这家企业连续4年得到湖南省粮食局千亿产业专项资金支持,近几年该公司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要求,在粮食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升企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江华瑶族自治县同丰粮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同丰公司”)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成立于2009年11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现有员工43人。公司拥有湖南省著名商标“瑶珍”,是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拥有高端、中端、优质、普米四大系列、15个大米产品。2016年该公司投资1.25亿元建成湖南省首条集稻谷收购、烘干、仓储、加工于一体的全自动、智能化的稻谷收储、加工处理系统,年产精米8万吨,生产技术水平达省内领先,全国一流。

同丰公司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工程示范加工企业、全国重点推荐诚信经营示范单位、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湖南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湖南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湖南省后备上市企业。

发展模式

(一)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做优一产。同丰公司坚持市场需求导向,依托当地依山傍水的独特资源禀赋,着力调整粮食产业结构,做优一产,夯实粮食产业基础。一是致力绿色粮食。该公司利用江华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资源优势,在全县推广绿色水稻种植。目前,江华同丰公司已建立0.45万亩高山岭禾基地、0.3万亩有机水稻基地、2万亩绿色水稻种植基地、4万亩优质水稻基地,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县与周边区域建成15万亩绿色水稻种植基地,成为国家级绿色食品示范基地。二是推广优质水稻。近年来江华同丰公司根据现有基础和优势(如大米产品市场畅销、已有一定种植基础、品质产量综合指标较优、种子来源充足等),每年选择确定3~5个主推优质水稻品种,在全县广泛推广,实行保底收购,在引导广大粮农种植高产量、高品质、高收入的水稻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今年上半年公司引进丝香、兆优5431优质粮食品种试种,提升江华稻米品质。三是发展循环经济。以粮畜禽结合,提供谷壳,引导规模养殖户用于配套粪污消纳,发酵好的还可作为有机肥销售出去,用于种植水稻、水果等,既环保又节省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生态物质的充分转换和良性循环,切实推进生态养殖业发展。

(二)增加粮食产业产值,做强二产。该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的模式与“公司+基地+大户及家庭农场”的粮食产业化经营模式,提供水土检测,技术指导,帮助合作社与大户进行绿色优质稻的种植与管理,保价回收,年终奖励种植突出的合作社或大户,通过品牌运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基地粮农通过种植绿色优质水稻也降低了种植风险,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了收益。同时,该公司以粮食加工业的发展带动粮食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2016年8月同丰公司建成湖南省首个集烘干、仓储、加工于一体的全自动、智能化的稻谷处理系统,包括日烘干400吨稻谷的车间1栋、智能仓库一座,总仓容量2.2万吨、年生产大米8万吨的集成式生产车间1栋。今年1月,该公司被认定为湖南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是湖南省2017年食品行业唯一的一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成为全省制造业特别是稻谷加工行业智能化改造的样本,省内外同行前往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对湖南省稻谷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三)拓展粮食产业功能,做大三产。该公司积极推进粮食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粮农更多分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江华地处潇湘之源,山美水好,是中国最大的瑶族聚居地。公司根据地理环境特点,积极建设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基地参观、农家乐等绿色水稻种植观光体验园,让消费者更深入地了解粮食生产基地及产品,提升品牌形象;针对市场需求,该公司将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新业态引入产业化领域,基地正逐步采用物联网方式,将智能系统管理太阳能监控,太阳能防虫,智能植保飞机等人工智能设施设备引入日常种植,实现基地的智能化管理,并通过网络传输至公司内部及各种媒体平台,向广大消费者展现,实现基地的可控、可监督、可溯源;大力实施“互联网+”发展模式,建立天猫旗舰店,进入阿里巴巴批发平台、农村淘宝、惠农网、中国绿色食品网、工行、邮政等各大电商平台,与知名品牌运营公司合作,线上线下加强品牌宣传,积极参加各种农博会、国际有机展会等,目前正在与快乐购合作共同向全国推广产品,多措并举,让客户与消费者更深入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公司与公司的产品,提高公司知名度,订单量不断攀升,2016年销售额比2015年增长60%,绿色有机米销售额增长4倍,产销率达93%以上,资产负债率低于60%;2017年1~5月比2016年同期销售额增长128%。2014年该公司被评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计划用三年时间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加快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当前湖南省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粮食产业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与二三产业融合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亟待解决。

加快粮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及具体措施。

(一)政策层面进行顶层设计。

研究制定全省粮食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及相关措施,重点是推动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通过中央财政引导性资金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有效地激活市场,提升粮食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综合运用财政、信贷、税收、用地等政策措施,加大对偏远地区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及时提供生产、加工、烘干、科学储粮等技术服务,解决种粮大户的后顾之忧;开展产业融合试点示范,将集中连片的原料基地、加工园区和物流配送基地连接在一起,打造一批区域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二)建立政府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坚持政府引导,农业、粮食等部门密切配合,出台相关政策在种植、加工、品牌宣传等环节支持绿色有机等优质稻米的发展,实现资源和政策联动共享,形成工作合力,有力推进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部门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育和推广一批产量高、品质好、销路好的优质品种,着力推进优质粮源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并推行“一县几品、一乡一品”的种植模式,提升优质粮源供给能力,真正形成种植优势、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粮食部门要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及时反馈市场需求信息,指导粮食生产,积极支持粮油加工企业介入生产前端,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生产模式,鼓励发展订单农业,构建粮食生产、收储、加工、营销全产业裢,打通粮食生产、流通和加工各环节,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推动粮食风险防范机制创新。一是加强粮食风险管理,鼓励保险企业开发满足新型粮食经营主体不同层次保险需求的各类保险产品,简化投保理赔手续,推动各地增加粮食保险品种和扩大保险覆盖面;二是建立完善粮食科技风险投资的风险补偿机制,给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提供各种经济补偿,通过政府补贴、政府直接投资、政府采购、税收优惠政策等方式,引导粮食经营主体购买政策性保险,减少因自然灾害影响带来的损失;三是开展综合性保险试点,完善政府补助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保险体系,鼓励保险公司创新保险产品,防范粮价下跌给粮食经营带来的风险。

(四)深化粮食金融体制改革。

积极开展金融制度创新,采取“先建后补”、贷款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扭转部分企业对财政资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集中支持有市场潜力、有发展意识、敢于承担市场风险的企业做强做大;出台相关政策降低贷款利率,扩大可担保抵押范围,稳妥开展农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林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等措施以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困难;拓展商业银行对粮食信贷业务范围,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工、销售等产业化经营的长期、低息贷款支持,支持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引导财政资金优先投入粮食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粮食科技服务等具有公益性领域,为粮农提供充足的粮食产业化配套公共服务;二是加强对粮食产业化融合发展的投入与建设,支持粮食加工流通企业与粮农联合建设原料基地和营销设施,支持休闲农业聚集粮食合作组织、电子商务企业、粮农联合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三是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根据消费者的多样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征,充分运用展示会、品尝会等会展形式,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工具,全方位、多层次开展营销,扩大市场占有率,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涉粮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机制,减少公共产品专项资金被占用、挪用等现象发生,保证公共产品供给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六)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重点推动土地三权分离和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 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的确权颁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合理引导粮田流转价格,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粮食经营主体种粮收益;在坚持土地的集体成员所有基础上支持粮农持股参与,准予粮食生产者以土地经营权、生产设施和设备等实物出资入股组建企业,或以其抵押融资支持生产,确保粮农获得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增值收益分配。

(作者单位:湖南省粮食局)

猜你喜欢

粮农产业化湖南省
粮农致富是农业的要害问题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中国粮农类主题博物馆类型与特色探析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陕西粮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订单农业为抓手 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