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改革是落实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要求

2017-09-19高一博

中国粮食经济 2017年9期
关键词:宏观调控粮食玉米

文/王 梅 高一博

深化改革是落实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要求

文/王 梅 高一博

今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作为标志性硬仗,在过去的一年里开局良好:供大于求的玉米种植面积已调减了3000万亩,市场紧缺的大豆种植面积增长了900万亩以上;玉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初步建立,产业活力增强,倒挂的国内外玉米价格实现逆转,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呈现拐点,“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斐然。不过,随着粮食收购的性质、主体及其定价机制等发生的根本性变化,玉米及其相关产业的市场形势将更加复杂多变,结构性矛盾有可能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而集中体现。近悉,6月份以来国际小麦价格在“美麦”的领涨下,出现了接近30%的上扬。面对国内外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唯有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应变,全面理解并落实好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战略,才能守住管好“天下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全面理解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好13亿人吃饭的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我国的粮食问题不仅是重大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国家安全问题。因此,全面深刻地理解新形势下的粮食安全战略,就要从战略的角度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应把握战略着眼点,要严格按照高

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粮食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其次,应落实战略着力点: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是建立我国粮食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强化科技支撑,我国粮食供求关系的调整才有更大的余地,才能促进农业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生态、绿色、安全可持续、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应当明晰粮食库存绝不是越高越安全,什么都要讲求“度”,过度就会适得其反。在有限的土地和水资源条件下,粮食被过度无效的大量生产不仅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损耗、给食品安全埋下隐患,而且还极易导致“卖粮难”,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不利于国家安全。再次,要搞好战略平衡点: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从我国国情出发,利用比较成本,主动科学地把握进口,让国际资源为我所用。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从未来科技进步的发展、世界粮食生产的潜力和贸易环境的互补性以及粮食供应时点的安全性(南半球粮食收获与我们不同步,等于缩短了可获得粮食的时间)来看,利用国际市场调节余缺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不过,从战略安全角度考虑,我国应当也正在着手实施多元化的“农业外交”和进出口战略,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有效拓展我国粮食在海外种植与储存的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应视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次全面升级,它必将催生新的有关农业方面的贸易合作和发展机遇。沿线60多个国家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有专家认为,或将产生约7500亿元的农业海外投资市场。

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粮食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商品。粮食产业的发展是不折不扣的生产经营活动,粮食安全的保障也应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要依赖市场法则。现阶段玉米供大于求,库存高企。因此,新形势下,我们应当遵循并尊重自然、经济之原则,转变生产方式,克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障碍,让价格回归市场,真正反映供求关系,使价格机制能够有效引导粮食资源配置。根据所处地区的地理经纬度、粮情土壤、水资源状况及无霜期长短等自然条件,扬长避短发展粮食生产。譬如,吉林省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上,四平市和公主岭市已分别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玉米之都”和“中国玉米之乡”的称号,玉米单产和商品量均居于全国之首。因此,应下大气力建设以玉米为基、农牧结合、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精准现代农业体系,在粮食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中,以生态优先的理念,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市场需求为“指挥棒”按照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谋篇布局加快专用型玉米生产基地建设、促进玉米产业提质增效,使玉米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促使政府“保粮”愿望与农民的“增收”诉求一致起来,以适应结构性市场化改革。

构建新常态下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国内外经验表明,市场不是万能的,即使在市场机制相对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会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因此,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全国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座谈会上,国家粮食局局长张务锋指出:“面对新的形势,减少指令式干预手段,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与财政、信贷、贸易投资等政策联动,打好组合拳,打破惯性思维,持续改进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不断提高调控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加快构建新常态下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当前正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际,在新形势下玉米宏观调控已不再偏重于在什么价位、收多少粮,而要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以及消费政策等对玉米产业的供应和消费进行结构和区间的间接调控。与此同时,应主动适应市场化发展的新变化,加快构建新常态下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其一,健全完善粮情监测预警体系。生产是市场化条件下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的基石。要健全涵盖省、市、县、乡镇四级监测预警体系,利用卫星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加强信息收集,全面准确掌握生产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择机预警微调。其二,建立库存安全指标和预警体系。国家粮食安全库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库存过高和过低都会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制定合理的库存量化指标如玉米安全库存量、存销比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储备比例等是玉米宏观调控的关键一环。其三,完善储备玉米吞吐调节机制。面对目前的高库存,必须强化管理和调控。实现国储与临储、中央与地方在数量、布局、结构等方面有机衔接,完善出库管理,畅通去库存渠道和环节,有效调节供求,合理引导预期。还要与财政、发改等多部门积极配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价格等手段的调控作用,积极发挥粮食流通对生产的引导和反馈作用,更好地实现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的优化,保持市场稳定。其四,要建立粮食运输协调机制。要适应收储制度改革之需,建立与铁路、交通、物流等相关部门长期稳定的统筹协调机制,提高粮食调运能力。其五,强化粮食市场监管机制。推进玉米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后,众多不同性质的多元市场主体入市,必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加强对粮食生产、消费、流通等监测,加强市场监管,补齐安全管理方面的“短板”,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以满足新形势下的粮食市场监管需要。运用多种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市场监测和跨区域调运,坚决防止出现局部供应紧张和价格大幅上涨。坚决打击压级压价、囤积居奇、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把改进和不断完善宏观有效调控作为实现粮食有效供给和促进粮价稳定的重要保障。

(作者单位:吉林省粮食经济研究所、吉林省军粮供应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宏观调控粮食玉米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收玉米啦!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我的玉米送给你
新形势下创新完善国家粮食宏观调控
我的粮食梦
宏观调控“三部曲”
宏观调控侧重于“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