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认知语义学研究述评

2017-09-18张明辉崔香宁

关键词:语义学范畴原型

张明辉,崔香宁

国内认知语义学研究述评

张明辉,崔香宁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33)

近四十年来,认知语言学以其独特的哲学观、心理学基础和语言观引领语言研究走向一个新的研究角度。认知语义学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内容,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表现为研究数量较多、研究范围较广、研究内容较为深入。对国内认知语义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原型范畴观、隐喻观、转喻观等进行梳理,分析其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可以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具有一定的综述价值,对后人的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认知语义学;原型范畴;隐喻;转喻

认知语言学是近四十年在语言学界兴起的一个新兴语言学流派,其基于体验哲学和功能主义的语言观,广泛吸收了认知活动的各门学科的研究成果与方法。认知语言学认为自然语言常常受到认知、功能、语用等句法之外的因素促动,表层句法结构直接对应于语义结构,而语义结构是与人在和客观现实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身体经验、认知策略乃至文化规约等密切相关的概念结构相对应。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认知语义、认知语法、构式语法等研究内容。

至今为止,认知语义学研究数量较多、范围较广、内容较为深入,因此,其研究成果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认知语言学和汉语研究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我们对其成果加以梳理归纳,以为后人提供纲举目张之便。

一、认知语义学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

国内认知语义学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成果颇丰。除了以“认知语言学”为名的著作中都包括大量的认知语义学的研究内容外,还有专门系统介绍认知语义学的理论著作,如束定芳的《认知语义学》[1]、张辉的《认知语义学研究》[2];更多的是将认知语义学理论用于汉语研究的实践如石毓智的《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3],赵亮的《空间词汇系统的认知研究》[4],朱小军的《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5],曾建彬的《下义关系的认知语义研究》[6],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物性形容词认知语义拓展的限制与动因》[7],刘辉修的《基于认知语义框架的同义词研究》[8],刘振平《形容词做状语和补语的认知语义研究》[9]等多部专著。另外,认知语义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论文数量上也有体现,这与不少硕士、博士研究生将其作为论文选题是分不开的。

我们在“中国知网”所属的“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一辑”两个领域中的核心期刊进行统计,分别以“范畴”“隐喻”“转喻”作为“主题”,并以“认知”为主题进行高级检索。分别从“1979—1999”“2000—2009”“2010至今”为时间段进行分段检索,统计结果见下列表格。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1979年至1999年期间国内对认知语义学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对认知语义学理论的研究和介绍还不多,相对的应用数量也较少,范围也不是很广泛。“范畴”和“隐喻”研究在数量和范围方面都多于“转喻”。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9年认知语义学逐渐得到我国语言学家的重视,大多数学者开始较为系统和详尽地介绍认知语义学的理论。理论介绍的同时也促进了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已有学者逐渐重视汉语本体研究。纵向来看,八年中变化较为突出的是对“隐喻”的研究,无论是理论的介绍还是应用的分析都超过了“范畴”和“转喻”。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至今这段时间,我国学者对认知语义学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大多数学者致力于认知语义学与汉语相结合的研究,即汉语的认知语义学研究。尤其是词汇和语法方面增长较快,并且各项应用研究也都有所增加。纵向来看,“隐喻”研究较为突出,数量较多。

总观三个表格可以看出1979年至今,我国认知语义学研究数量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成果显著。从最开始的不甚了解、理论少、应用少,到后来的研究热、数量多、应用广,我国学者从引进理论到研究理论再到应用理论,每个阶段都有质的飞跃。范畴理论和隐喻理论的增长趋势大致相似,1978到1999年理论和应用研究较少,2000到2008年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数量都有所增长,这段时间集中于理论的介绍和研究,应用范围随之扩大,2009至今理论研究的数量与前八年并无太大变化,应用研究增多。转喻研究相对迟缓,直到2009年开始出现了质的变化,各方面研究都有所突破。

表1 1978—1999年国内认知语义学核心期刊论文统计

表2 2000—2008年国内认知语义学核心期刊论文统计

表3 2009年至今国内认知语义学核心期刊论文统计

二、认知语义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内容

(一)范畴理论及其应用

近些年国内学者对范畴理论进行了理论方面的介绍,发展了原型范畴理论,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理论介绍的同时也应用原型范畴理论解释了汉语的一些语法现象,这是对理论的应用。下面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1.理论方面

国内学者对范畴理论介绍的成果较多,几乎所有在国内出版的认知语言学著作中都有对范畴理论的专章介绍,比如王寅[10]、张敏[11]……;更有对认知语义学进行专门介绍的著作,以束定芳[1]为代表。这些学者在著作中都对范畴理论的来源、产生、理论基础及其基本理论内涵、价值意义进行了系统介绍和评价,主要包括范畴化的经典理论、范畴化的现代理论、范畴层次理论,各家观点和研究范围基本一致。另外,还有多篇论文从某个或某些角度对范畴理论加以论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传统范畴观和现代范畴观的对比来介绍这一基本理论,以阐明人类范畴观的本原及其发展规律,从而把握范畴理论的真正内涵。比如吴世雄、陈维振[12],蒋向勇、邵娟萍,郑银芳等。二是从心理学、语言学等角度充分论述原型范畴的意义和价值,如邹智勇、谭鉴琴等。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学者在翻译介绍范畴理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发掘和思考。主要有三:一是分析比较与范畴理论相关的几个概念内涵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涉及相似性理论和隐喻理论;二是对范畴层次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对基本层次范畴、上位范畴、下位范畴以及其间的区别和联系加以总结;三是对多义范畴的研究。

当然,也有学者对范畴理论提出了质疑,主要有二:一是认为经典范畴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处于不同的层次,以维护了经典范畴不可替代的价值;二是认为原型范畴理论本身缺少语料多样性的支撑,有片面之嫌。

2.应用方面

(1)应用于本体研究

前人多用范畴理论中的原型范畴理论来解释语言中的某些语法和语义现象。

①语义现象

多义词是词汇学和训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包括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随着范畴理论的发展,有研究者如白解红、廖光蓉等运用原型理论为一词多义现象寻找认知方面的原因,用原型和基本层次范畴解释基本义和其他义项之间的联系。再如师璐依据原型范畴理论,通过对on的语义分析,探究其原型以及语义范畴围绕原型意义向外拓展的过程。与之类似,也有学者如王灿龙[13]用此理论分析汉语不同音节的词之间的不同范畴层次,并认为单音节词是最原始的词,同时也是最稳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

词义的搭配也是语义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有学者运用原型理论解释语义搭配的合格度并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二元论,而是一个以原型为中心的连续统,如吴为善)[14],为语义搭配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

②语法现象

词类的划分标准和词类的本质问题一直是语法研究的基本问题,长期以来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运用不同的理论方法对词类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将范畴理论用于解释语法现象正集中体现在词类问题上,这方面影响和成就最大的就是袁毓林[15],他首先对汉语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认为由于词类是反映词的语法功能的类,所以只能根据词的语法分布来划分词类。继而在其专著《汉语词类的认知研究和模糊划分》中首先从理论方面具体论述了基于原型理论的词类观,然后借鉴数学、统计学等领域知识,设计了一系列公理和定理,并根据原理的相似度来赋予分值,通过得分总和来作为判定一个词的词类归属的标准和依据。可以说袁毓林运用原型理论对汉语词类的性质、功能和特征作了相当深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尤其是对汉语词类划分提出了一系列原则、方式以及统计手段和验证方法,影响重大。沈家煊[16]、张伯江[17]也持类似观点。

除了词类划分的标准和具体操作以外,也有学者运用范畴理论针对具体某一类词甚至某类短语的句法功能的表现及原因加以讨论,如石毓智[18],方梅[19],张云秋[20],陈家旭、秦蕾,王永忠,肖秀莲,皇甫素飞等。

此外,范畴理论还用于为某些句法成分的语法意义提出一个新的解释角度,集中体现在有界和无界、有定和无定、有指和无指这几组对立的范畴跟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方面。如沈家煊[21]论述了有界和无界在句法结构中的反应,石毓智[22]通过汉语结构意义和词汇标记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了有定和无定范畴对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

还有学者将范畴理论应用到方言研究中,如陈淑梅[23]汉语的时量范畴应该包括短时量和长时量。在以往的量范畴研究中,只注意了短时量的研究。湖北英山方言存在着长时量范畴,并且有很丰富的表达形式,其中动作在时间上的持续是表达长时量的主要形式。

(2)应用于教学实践

范畴理论用于教学实践的研究多集中探讨词汇教学的方法和规律,以及解决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原型范畴和显著度学者们一致指出了基本范畴词汇的重要性,认为词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基本范畴词汇,才能遵循认知规律,有效学习。如刘溯,梁晓波、李勇忠,魏微,祁淑玲[24]等。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应用。杨蔚应用原型理论,为编者提供更加适用于处理词汇原型语用功能及语法信息的编纂方式。周启强,白解红从范畴化的角度分析了间接指令,指出各种间接指令构成的是一个边界模糊的原型范畴,其内部成员具有不同的原型等级。张馨元基于范畴、原型以及范畴化概念之上的说服策略在政治家的演讲中经常被用来当作分立阵营、拉拢受众的手段。

(二)隐喻理论及其应用

1.理论研究

概念隐喻是认知语义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最初源自莱考夫与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25]。莱考夫等人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修辞观,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认为隐喻就是依赖具体世界的概念对抽象的现象概念化,并系统阐述了这种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

(1)隐喻的理论内涵

胡壮麟[26]最开始对隐喻理论进行介绍。指出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创造性得益于隐喻在概念上的形成和使用。张敏[27]对隐喻的认知观进行了提炼,总结为“普遍性”“系统性”“概念性”三个方面。

李福印[28]根据莱考夫的阐述,将主要内容摘译后归结为八点:隐喻是认知手段;隐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隐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映射遵循恒定原则;映射的基础是人体的经验;概念系统的本质是隐喻;概念隐喻的使用是潜意识的;概念隐喻是人类共有的。李毅以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阐释隐喻的实质问题,隐喻即人类通过一个概念域的事体来理解和经历另一个概念域事体的方式,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映合,这种映合对人们的日常思维、推理和想象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彭文钊,束定芳,殷融、苏得权、叶浩生侧重指出隐喻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认为概念隐喻能直接诉诸认知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达到对事物的整体理解。

我国学者在对理论进行介绍的同时,也对隐喻理论进行总结和反思。李福印、秦进平以《隐喻与认知:中国大陆出版物注释目录(1980—2004)》为依据,系统分析了中国大陆25年间的隐喻和认知研究。张松松通过综述和分析过往研究,尝试系统地论述隐喻理论最新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王晓俊从传统文化观念出发,指出隐喻即使存在,也只可能存在于一定的范围之内。

(2)隐喻的认知功能

束定芳从四个方面论述隐喻的认知功能:①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②隐喻是人类组织经验的工具;③隐喻作为认识事物的新视角;④隐喻作为类推说理的手段。尹丕安以模因论为基础,解析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并且探讨了模因机制在隐喻概念的形成、发展和传播的作用。王文斌、熊学亮认为认知突显在隐喻相似性的构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刘婷婷,张奕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概念语法隐喻置于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从认知角度分析概念语法隐喻的运作机制、隐喻式句子的生成机制、一致式与隐喻式的语义关系,试图解决系统功能语法不能解决的问题。

(3)隐喻的运作机制

杨波从名物化和关于主语的选择方面,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结构和隐喻理论进行对比分析,提供解释。范琪、叶浩生指出隐喻认知功能的研究主要采取的是与自身认知结合的实验,并集中体现在情绪、感知觉和身体姿势等相关方面。何中清在讨论隐喻本质的基础上,将“三重视角”概念引入隐喻分析,尝试厘清其维度和流程,建立隐喻分析范式。

2.理论应用

(1)隐喻理论与汉语研究

学者们运用隐喻原理来解释汉语中的某些句法和语义现象。沈家煊[29]的研究是一个典型代表,他指出了隐喻在汉语句法方面的投射实例,事物域、动作域、性状域之间的投射,行域、知域、言域之间的投射,句法域、语义域、语用域之间的投射。此外,运用容器隐喻、套件隐喻,空间隐喻、时间隐喻对汉语事实加以解释的研究也较为突出。袁毓林[30]集中考察了汉语中容器隐喻、套件隐喻及相关的语法现象,并对词语同现限制现象进行了认知解释。蓝纯、朱海燕运用空间隐喻理论揭示汉语与其他语言在表达时空概念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与汉民族的空间隐喻模式不无关系。陈仁凯、王晶通过构建时间运动依赖性隐喻和主体运动依赖性隐喻,揭示了汉语时间概念的本质。

在汉语的一词多义方面,隐喻理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揭示一词多义现象与隐喻机制之间的关联性,普遍认为隐喻在一词多义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甚至认为隐喻机制的作用多于转喻机制。如蔡龙权,李瑛、文旭,陈珞瑜。

(2)隐喻理论与英汉对比

一些学者侧重研究英汉两种语言中某些语义范畴的隐喻表达,通过对具体实例进行考察,从而找出并分析其隐喻认知在人类思维中的共性和不同民族中的个性差异,同时也为隐喻的认知基础提供佐证。如王广成、王秀卿通过比较汉英语言中的隐喻实例,找出其相似性。陈家旭以人类一种基本情感“喜悦”的隐喻表达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心理和生理角度入手,对英汉两种日常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认知在共性和个性差异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和论述。陈晦考察了英汉植物名称中存在的动物喻体词,揭示了动物隐喻在植物命名中的一般规律和民族特征。孙毅、张盼丽考察了英汉服饰隐喻的同和异。

(3)隐喻理论与教学

国内某些学者将隐喻理论运用于外语教学,多为英语教学。前人研究多以理论探讨为主,将隐喻理论的认知过程及认知路径与人类的学习过程建立联系,从而为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有效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如曾庆敏从隐喻映射理论、隐喻的理解和隐喻概念等几方面阐述隐喻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汪少华提示了隐喻认知的动态过程对阅读教学的重大意义。王福祥、徐庆利参照Cortazz i&Jin在《架起学习的桥梁:有关教学、学习和语言的隐喻》中提出的研究模式,以隐喻为认知路径来探知英语专业学生有关英语教与学的信念体系。孙岚首先探讨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然后从3个方面论述概念隐喻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4)隐喻理论与翻译

隐喻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主要集中在隐喻翻译方面,从译者角度出发,在理论上阐释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运用隐喻翻译的策略和方法使翻译过程顺利有效地进行。如肖坤学提出隐喻翻译应该采取认知取向的观点,张蓊荟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所从事的是一种隐喻化的跨域映射活动。余高峰、吕世生、张广林,薛亚红都认为译者应从认知的角度分析隐喻产生的心理基础及其隐含的文化信息,向目的语读者准确完整地传达原语文本信息。刘冰泉、张磊分析了隐喻的英汉互译过程,以英汉的许多习语为例,探讨了隐喻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三)转喻研究

1.理论介绍

学者在进行转喻理论介绍时,主要集中于从总体介绍转喻的理论内涵、认知基础及与其他概念的区分,也有从历时角度对转喻理论进行介绍。

(1)转喻的理论内涵

学者们普遍认为转喻的基本功能在于指称,且还通过与隐喻、转指等的对比来进一步明确指出转喻的本质及其特点。如张辉、孙明智通过分析和举例,说明转喻具有的六种特征。刘建稳“转喻甚至比隐喻更具本原性,即语言在本质上是转喻的,转喻比隐喻更为普遍。转喻从传统的纯粹语言显现(即辞格)提升为人类概念化心理机制,成为一个知识组织的认知方式。”朱建新、左广明从认知的视角,系统地阐释隐喻和转喻在认知结构、映现基础、认知功能、认知机制、认知理据、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区别性和关联性,进一步揭示两者的认知本质。陈新仁认为有必要区分“转喻”与转指,将指称纳入指称的总体范围内,并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内进行系统的分析。

文旭、叶狂运用ICM这一概念,分析了转喻的基础——邻性关系,认为邻近性不是语言结构内部的相邻关系,而是指概念的邻近性。

(2)转喻的运作机制

通过对转喻理论内涵的了解,还有学者进一步探讨转喻模式的认知机制、理解机制,而且从修辞学、语用学、实验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等不同研究视角进行考察分析。如李勇忠,陈香兰,文旭、叶狂,曹燕黎等。

2.理论应用

在转喻理论的应用方面,学者们将理论与语言事实相结合,有专门针对汉语的研究或英语的研究,也有英汉对比的研究。转喻理论也有在翻译领域里的应用,但相比隐喻理论对翻译的应用,则显得较少。也有学者将转喻理论应用在文本艺术领域。

转喻理论用于解释某些语义现象,特别是一词多义,解释多义词的派生义及派生义之间的演变原因,并经常结合隐喻理论,为多义词的各个义位建构链条性或辐射性演变模式。如张建理通过解释“心”的词义可以构成一个多义网络,来提示人类的认知方式和结果。周春洁、卢卫中用转喻和隐喻理论解释多音字“落”的各个义项之间的语义联系机制。再如江晓红,李英、文旭,贺梦一、文旭等。另外,沈家煊[31]还提出了语法中也存在着“语法转喻”现象,他依据认知语言学的转喻观,讨论了汉语“的”字结构转指中心语的现象,并认为这就是一种“语法转喻”。

转喻理论用于语言功能研究,主要见于研究转喻的语篇衔接功能、委婉表达作用、幽默的艺术效果以及转喻在文艺创作中的运用。如魏在江,王牧群、刘鸿宇,周福娟、汤定军,王天翼,杨文滢等。

除此以外,转喻在翻译中的应用,也有学者关注到了卢卫中、王帅、秦洪武一文在指出对翻译技巧背后的认知机制进行研究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借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从整体与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互指的角度分析了替换等传统翻译技巧背后的转喻机制。

三、认知语义学研究的特点

国内认知语义学研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研究热度较高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研究数量大,我们于2016年8月31日在“中国知网”所属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三个数据库中,以“认知语义”作为“主题”进行搜索,共得到自1983年以来14 999篇论文,其中期刊论文7 340篇,博士论文1 263篇,硕士论文6 396篇。其次,研究范围广,深入各个领域,这主要体现在跨学科领域里的结合,例如认知语义在教学及翻译领域的应用较多。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字“认知语言学”并含“教学”词频,得到3 260条结果,其中绝大多数讲的是认知语言对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的影响,较多的是对学习英语词汇及语法的学习方法的探讨,还有对日语、俄语等语言的学习,以及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这里用到认知语义理论中范畴原型理论较多。在中国知网中输入关键字“认知语言学”并含“翻译”词频,得到1 735条结果,主要应用认知语义理论中的隐喻和转喻理论。

(二)研究热点较为集中

认知语义学包含多方面理论内容,如原型范畴理论、隐喻理论、转喻理论、象似性理论等内容。其中范畴理论、隐喻理论、转喻理论我国学者研究的数量较多。

(三)研究角度有所偏重

理论方面对原型范畴理论及隐喻理论介绍较多,而且大多数学者将研究的重点也放在了理论的引进和分析上来。应用方面涉及较多的是如何将认知语义学理论应用于和翻译的结合。实践研究探究的领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对教学的研究主要有国内的教学和对外的汉语教学。

四、认知语义学研究的展望

尽管认知语义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认知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相比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还都是一个新兴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都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所以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从数量上来看,虽然认知语言学在我国的研究热度很高,但是大多数还停留在理论的介绍和探讨阶段,尤其是外国著作的翻译,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不能及时接触到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另外,真正从汉语的实际、语料出发,创新研究还很少,真正用理论解决汉语问题的著作和文章还很少。总体来说结合英语语料的研究较多,针对汉语本身的语法方面的结合较少,批判性著作不多。

展望今后的研究工作,我们重点应该把握这几个方面:首先,认知语义学不仅可以结合现代汉语研究,还可以与方言研究结合起来。现在对认知语义学理论的应用集中在普通话研究,或者是与其他语言的对比,对方言的研究微乎其微。其次,大多数学者还停留在理论介绍层面,真正应用到本体,对大量的汉语事实进行解释有待进一步加强。最后,除了“范畴”“隐喻”和“转喻”理论外,学者们还应该加强认知语义学其他方面的理论研究,比如“概念化”“认知事件”等。总之,运用认知语义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汉语的实际问题,还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1]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张辉.认知语义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3]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4]赵亮.空间词汇系统的认知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5]朱晓军.空间范畴的认知语义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10.

[6]曾建彬.下义关系的认知语义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7]唐树华.有些隐喻为什么不可能——物性形容词认知语义拓展的限制与动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8]刘辉修.基于认知语义框架的同义词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

[9]刘振平.形容词做状语和补语的认知语义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0]王寅.范畴三论:经典范畴、原型范畴、图式范畴——论认知语言学对后现代哲学的贡献[J].外文研究,2013(1).

[11]张敏.论张玉能对实践范畴体系的多层建构[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6).

[12]陈维振,吴世雄.范畴与模糊语义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13]王灿龙.句法组合中单双音节选择的认知解释[M]∥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4]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5]袁毓林.汉语词类的认知研究和模糊划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16]沈家煊.我看汉语的词类[J].语言科学,2009(1).

[17]MCCAWLEYJ D,张伯江.汉语词类归属的理据[J].当代语言学,1994(4).

[18]李艳惠,石毓智.汉语量词系统的建立与复数标记“们”的发展[J].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0(6).

[19]方梅.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J].中国语文,2000(5).

[20]张云秋.现代汉语口气问题初探[J].汉语学习,2002(2).

[21]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1995(5).

[22]石毓智.论汉语的结构意义和词汇标记之关系——有定和无定范畴对汉浯句法结构的影响[J].当代语言学,2002(1).

[23]陈淑梅.从认知的角度看湖北英山方言的长时量[J].语言研究,2015(2).

[24]祁淑玲.国际汉语教学用基本层次范畴词汇认知的顺序性——以人体类名词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2014(4).

[25]莱考夫,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26]胡壮麟.语言·认知·隐喻[J].现代外语,1997(4).

[27]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8]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9]沈家煊.关于词法类型和句法类型[J].民族语文,2006(6).

[30]袁毓林.容器隐喻、套件隐喻及相关的语法现象——词语同现限制的认知解释和计算分析[J].中国语文,2004(3).

[31]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

(责任编辑:王芳)

Study on Cognitive Semantics in China:a Review

ZHANG Ming-hui,CUI Xiang-ning
(School of Literature,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33,China)

In recent forty years,cognitive linguistics has led the study of language to a new perspective with its unique philosophy,psychological basis and language view.As the core content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gnitive semantics has drawn increasingly more attention.There are increased studies with more extensive scope and deep content.In this study,some results on cognitive semantics study in China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cognitive semantics;prototype category;metaphor;metonymy

H146

A

1672-8572(2017)04-0090-09

10.14168/j.issn.1672-8572.2017.04.15

2017-02-20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16BYY020)

张明辉(1979—),女,辽宁铁岭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语语法学。

猜你喜欢

语义学范畴原型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条约演化解释:合法性、语义学分析及近似概念
包裹的一切
卢曼理论中“Semantik”一词的翻译问题:语意/语义还是语义学——基于现象学方法论的探讨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Hiddleston’s Causal Modeling Semantics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ward-Tracking and Backtracking Counterfactuals*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原型理论分析“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