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国家核桃良种基地建设与管理助推林业扶贫攻坚

2017-09-18吴开志

绿色天府 2017年8期
关键词:核桃贫困户攻坚

○文 / 吴开志 孙 亮

加强国家核桃良种基地建设与管理助推林业扶贫攻坚

○文 / 吴开志 孙 亮

核桃是四川省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在实施脱贫攻坚中,把核桃作为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首选。近年来,全省狠抓核桃良种选育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现有审(认)定核桃良种72个(其中审定5个),建成专用或兼用核桃良种采穗圃20个,面积2万余亩,年产核桃良种穗条1500余万条,基本保障了核桃产业发展的用穗用苗需要。

广元市朝天区林科所核桃良种基地始建于1999年,建成核桃专用采穗圃1260亩、种质资源收集区100亩、良种示范林200亩,是全省10处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中唯一的核桃良种基地。近年来,朝天区依托国家核桃良种基地,通过加强基地建设与管理,结合当地山地资源优势,大力推广乡土优良品种,使核桃产业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走出了一条“靠山吃山、富民强区”的新路子。

培育品种 加强核桃良种基地建设

为保证核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朝天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专门建立了朝天区林果科研所,从1997年建所开始就致力于核桃品种选育工作,营建了核桃种质资源收集区,收集优良单株和株系100余个,通过初选、复选、决选,成功选育出3个通过省级审(认)定品种,其中硕星、夏早通过审定,蜀朝2号通过认定。依托本地选育的优良品种,朝天区林业局积极推行“就地选育、就地采集、就地嫁接”模式,在沙河镇三湾、朝天镇双河、羊木镇东山庙等地建成核桃良种采穗圃1260亩,并于2012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第二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为加快推进朝天区核桃良种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种源基础。

科技支撑 提升良种基地管理水平

朝天区林科所国家核桃良种基地长期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落实了基地科技支撑单位和指导专家,并依托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邀请中国林科院裴东教授、川农大肖千文教授进行技术指导,制定并颁布了“核桃良种采穗圃建设技术规程”等6项地方标准,“朝天区核桃品种培育及产业开发”“朝天区核桃品种选育及芽接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分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和三等奖,“用于方块芽接的接口取形导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有效提升了良种基地综合管理水平。

良种补贴 确保良种基地健康发展

自2012年以来,中央财政每年投入林木良种基地培育补贴资金30万元,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良种基地投入不足和生产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确保了朝天区林科所国家核桃良种基地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通过翻地锄草、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抚育管理措施以及购置必要的简易设施设备,进一步改善了基地生产条件,良种生产供应能力大幅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分期对技术人员开展专项培训,定期邀请签约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有效保障了穗条的质量和产量,提高了基地良种选育和管理水平,提升了基地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据统计,基地2016年产核桃良种接穗220万条,较2011年的110万条提高了1倍,为朝天区乃至秦巴山区实施大规模的核桃品种改良、良种壮苗繁育提供了基础保障。

扶贫攻坚 凸显良种基地建设成效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核桃种植户尤其是贫困户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朝天区林科所国家核桃良种基地将每年生产的核桃穗条免费提供给贫困户,并对贫困户开展系统的技术培训,确保户均有一名“懂管理、会操作”的技术明白人,较好地解决了贫困户发展核桃产业资金和技术不足的问题。目前,朝天区从事核桃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农户达3.7万余户,其中贫困户1.8万户,人均核桃纯收入已突破2500元,有1.1万户贫困户通过发展核桃产业成功实现了脱贫。同时,依托国家核桃良种基地提供的良种穗条和技术支撑,通过实施核桃低产低效林改造,朝天区核桃良种面积由2011年的17万亩增加到2016年的32万亩,核桃产量已达3.38万吨,实现年产值15亿元。核桃产业综合效益不断显现,助农增收成效明显,已成为朝天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猜你喜欢

核桃贫困户攻坚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黄龙核桃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