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宋代工笔花鸟小品构图

2017-09-18查蕴桐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8期
关键词:折枝设色花鸟

查蕴桐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论宋代工笔花鸟小品构图

查蕴桐

(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历史渊源的中国工笔花鸟画,从起初的存在但不受重视,到后来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亦或许是朝代的改变、帝王的喜好,它开始真正走上历史的舞台,接受人们的追捧。在宋代工笔小品画家们的笔下,一丝不苟的透视造型、精致的晕染设色、蕴含诗意的构图想象,都为后代的工笔花鸟小品画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工笔花鸟;小品;构图

一、宋代工笔花鸟小品画发展过程

(一)宋代工笔花鸟小品的形成发展

工笔花鸟渊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千多年前的各种彩陶器皿的装饰画上,但是它却一直被当成一种不可缺少的陪衬题材在使用,秦汉时期万佛画像砖旁的花卉鸟兽装饰,到唐代雍容典雅的侍女发髻上“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的花卉,直至唐代出现了边鸾,他为工笔花鸟画的独立形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笔花鸟画开始逐渐崭露头角。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唐宋盛世发达的经济和物质方面的保障,宋徽宗赵佶,一位艺术造诣颇有成就的帝王,他设立了国家画院,将当时一大批艺术成就不凡的画家引进宫廷进行绘画创作,并大力倡导工笔花鸟画,或许是帝王的喜好,工笔花鸟画在宋代达到了巅峰时期。工笔花鸟小品画成为宋代宫廷式花鸟画中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而存在。

西蜀宫廷画家黄筌,师承刁光胤,17岁即入宫作画的他,画作题材多以宫廷中奇珍异兽和名贵花木为主。他唯一流传至今的习作画稿《写生珍禽图》是给儿子黄居宝临摹练习用的一幅稿本,画面上散布着二十余个动物昆虫的形象,笔法细腻、色调柔和。栩栩如生的形态,那勾描的昆虫羽翼好似耳旁都能察觉到丝丝微风带来的凉意。他严谨准确的透视造型、一丝不苟的设色标准都为后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二、引领宋代工笔花鸟小品发展的画家

赵昌的工笔花鸟小品作品,花卉极赋生机,色彩清透逼真,格调秀雅,又极善画“折枝花卉”。有人评价他:“折枝尤工,花则含烟带雨,笑脸迎风,景则赋形夺真,莫辩真伪,设色如新,年远不腿。”例如,《杏花图》是一枝折枝开的极为繁盛的杏花,栩栩如生的形态,精细的勾线。画面中主枝干从右侧向左侧横向生长,辅枝与之相交错,花骨朵儿含苞吐萼的饱满,枝头娇羞地等待破茧而出的新芽。粉白分染的花瓣,既有霜雪堆积的厚重,又有沾湿了薄薄花瓣的透明,富有多样的层次感。使杏花在霜露的洗涤中更显晶莹剔透、曼妙幽姿的雅韵。《茉莉花图》是一枝从右下角向左上倾斜的折枝茉莉花,是折枝的‘Y’型构图。复瓣的淡雅茉莉藏于琉璃般的绿叶之中,叶瓣一层层地分染,叶脉一笔笔地勾画,焦茶色的阴影衬托出花朵冰雕玉琢的倩姿。不由让我想到希腊诗人乔治·塞弗斯诗中的茉莉花:“不管是黄昏,还是初露曙色,茉莉花,总是白。”

三、艺术特点

(一)构图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总是让我将它变相地和宋代的工笔花鸟小品折枝花卉联系在一起。世界之大怎会由一枝花就参透,哲学意义厚重的“一花悟世界”, 就如佛说心若无物,这就是世界。而宋代的工笔大师们,用他们的笔参透了这个工笔花鸟小品的世界,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画作。

顾恺之提出的“置陈布势”构图原理,虽然注重写实性更强调“悟对”,以至于观顾恺之的作品能感觉到鲜明的浪漫氛围。这也影响了谢赫,而产生了“六法论”中含义更深的“经营位置”的言论,就是对物象的格局与形态在构图上,必须用心地加以统筹规划,宋代工笔花鸟小品画在整体布局构思上讲究含蓄巧妙,缥缈而空灵,平稳而有亮点,给人自然平和的感官。

黄居寀的《杏花鹦鹉图》,满而不乱的构图形式。盛开的杏花、靓丽色彩的鹦鹉和振翅而飞的昆虫,突出了典型宋代工笔花鸟小品精致又平和的特点。画面中鹦鹉、昆虫、杏花、新老树干、嫩叶等素材,锦簇且严谨地巧妙构置在图中。从左侧探出的树干上,侧挂着紧紧抓着分枝的鹦鹉。而鹦鹉正处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鹦鹉仰起头,双眼直直地盯着毫无察觉的位于画面右侧的昆虫,颇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生活趣味。树杆作为画面中的“线条”,在整个画面中起到连接作用,贯穿了画面的始末,又让鹦鹉和昆虫相互之间有了联系。鹦鹉青绿色的羽毛单看有点突兀,但是和杏树待冒出来的嫩芽一交相呼应,顿时这一抹绿色像是为粉白色的杏花打了闪光灯一样和谐又有亮点。而对绽放的杏花、含苞的杏花的各种状态,黄居寀都做了非常细腻的刻画,可见继承了父亲黄筌的富贵写实之风。

吴炳的《出水芙蓉图》更是一幅充盈饱满构图的折枝花卉小品,因为画面的二分之一就被一枝从偏左下角窜起的荷花占满了整张团扇面。荷花那份出淤泥而不染的纯净,在粗糙的隔夜赭石所制造的肌理效果下更显水灵了。花瓣被淡淡的曙红多次分染,顶端的花瓣在稍浓一些的胭脂提染下更显浓郁。粉色系的荷花在被花瓣根部层层分染的白粉衬托下被赋予了多样的层次感,连最后花瓣上勾勒的红丝都变的丰腴饱和起来。花心中淡墨绿分染的莲心已经成型,藤黄和朱磦在淡墨上复勒的丝线,显得浓白色腻粉点的花蕊更加明亮立体。花后的荷叶在被占据了大面积地方后,仍然有效的经营着位置,注意疏密并虚实结合。添置了新旧、正反面双勾的荷叶并与三截参差不齐的荷梗参差错落在一起,荷叶充盈了面积,荷梗拓展了画面,缠绵诗意中使人犹如置身于盛夏蝉鸣蛙叫的荷塘中。这幅作品完美的诠释了工笔花鸟小品中“经营位置”的重要性,即要讲究内容构思的内敛巧妙,又要在稳定中有所突破。

(二)作品尺寸

董其昌说:“宋以前大家都不做小幅,小幅自南宋以后始盛。”故宋代工笔花鸟小品画多以“小品”的形式存在流行。“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思想运用在屏风、“纨扇”、灯片、册页等装饰上,绘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这方寸可见的画幅之内,就便于对物象进行局部的具体刻画,小中有大、微中见细。所描绘的物象即是引人遐想连篇的局部,又是一张填充饱满的画作。通过内心的构造、精心的刻画,借以传达画家最真挚的情感。物象精致的描绘让人能感受到更清晰的自然文化与生活的简单朴实。

四、结语

宋代鼎盛发展的工笔花鸟小品画。从它的兴盛到发展都像是在诉说它的奇妙。唐代侍女手中精细漂亮的团扇、沐浴时遮挡的屏风曾经就一度吸引我的视线。在那么有限的地方,怎能把物象描绘得那么精细。独立出现的宋代工笔花鸟小品更加满足了我的好奇。有限的空间,有效的利用,并延伸出一片想象。奇花异草、珍禽猛兽、田野趣味,都被心思缜密、笔法筋道的宋代画家留在了绢纸上。一片片花瓣的晕染,一条条枝叶的勾勒。“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这些无不透露着画家热爱自然,对自然像诗一般意境的细致观察。现当代的工笔花鸟画的发展都是在宋代花鸟画家们修砌的坚实堡垒下加以改建创造的,这都值得我们加以学习。

注释:

①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中国历代诗人选集》,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社,1984:103。

②黄筌《写生珍禽图》卷,五代西蜀,绢本设色,纵41.5厘米,横70.8厘米。

③赵昌:北宋《杏花图》团扇,绢本设色,纵25.2cm,横27.3cm,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④赵昌:北宋《茉莉花图》团扇,绢本设色,纵24.9cm,横27.1cm,藏于上海博物馆。

⑤黄居寀(933-993)绢本设色 纵:27.60cm,横:27.60cm,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⑥吴炳:《出水芙蓉图》绢本设色,纵:23.8cm,横:25.1cm,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姜今.画境中国画构图研究[J].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82:22-36.

[2]陈野.南宋绘画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25.

[3]赵俪生,郑宝琦主编.中国通史史论辞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名出版社,1982:1-2.

J212

A

查蕴桐(1993-),女,贵州省贵阳市人,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硕士201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和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折枝设色花鸟
国画纸本设色《荷》
红胸啄花鸟
写意花鸟
《岩高千尺虎》
江城
《独白系列之三》
郑庆余艺术作品
花鸟卷
金缕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