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儿锦文字

2017-09-18马宇晨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8期
关键词:阿拉伯语回族汉语

马宇晨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浅谈小儿锦文字

马宇晨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回族这个以汉语为通用语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使用过一种拼音文字——“小儿锦”文字,虽然只是在历史上昙花一现,随后又因主客观原因在历史长河中慢慢消退,但其仍然存在并被使用着。在海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小儿锦文字应为我国在与中西亚各国之间的贸易、文化、教育、建设事业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字由来;文字结构;文字作用

一、回族文字研究

公元7世纪中叶,大量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通过海路与陆路来到中国做生意,他们定居于中国沿海或是内陆城市,由于长期在此经商,又因当时封建王朝的统治者禁止这些外来商人同族嫁娶,他们便与当地人联姻,这些人的后代也就成了最早的回族人,他们开始学习汉语,又保持着对阿拉伯语、波斯语的掌握,至此阿拉伯文与波斯文真正进入了华夏文明的世界。到了公元13世纪,随着元朝的成吉思汗西征,大量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以及中亚穆斯林民族被迁入中国境内,他们为了能在中国生活下去,开始学习汉语,同时将自己的母语输入到周围的人群中,其中以波斯文的影响力最大,元代设立了波斯语学校——回回馆,其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培养外交人员。波斯语被当作是部分穆斯林的生活用语,如邦不大(意为早晨)、阿卜(意为水),而阿拉伯语则是被用于穆斯林的宗教功课,如扫俩图(礼拜),这些词沿用至今,没有任何变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只有顺应时代趋势才可以存活,所以阿拉伯语与波斯语注定要与汉字相交融。这时一种新的文字孕育而生,它以阿拉伯语与波斯语字母来拼写汉字,是一种汉字的拼音形式,它的诞生开启了一个融合三种文字的新纪元,它被学界称之为“消经”文字或是“小儿锦”文字,它最先来自于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中国的后裔,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文字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中最显著的特征是波斯语与阿拉伯语的原生词组在书籍、碑刻中越来越少,用阿拉伯文与波斯文拼写的文字越来越多,使用的人随之增多,因为这种文字对于母语是阿拉伯语与波斯语的人来说十分方便,就是用母语去拼写汉语,就这样,这些来自中亚、西亚人的后裔慢慢地减少了母语的使用,转而用这种文字学习汉语,并发展完美了它,学者最终将这种文字命名为 “小儿锦”。“小儿锦”究其含义是一种对于阿拉伯和波斯文化学习的工具,这种理解产生于明代经堂教育中,清真寺中的阿訇给满拉(在清真寺中求学的学生)教授阿拉伯语与波斯语经典时用到的文字,这种使用“小儿锦”文字的教学方式与清真寺经堂教育的延续,使得这种文字得以保存至今。“小儿锦”文字不仅仅是在清真寺经堂教育中被使用,同时也被懂它的回族民众广泛用于书信写作、记账等日常生活中。在元朝至明朝后期,“小儿锦”文字的发展从无到有,再到兴盛,后随着清朝封建统治者对各少数民族的打压,使“小儿锦”文字的使用也受到限制。使用者的人数越来越少,至此,“小儿锦”文字开始走下坡路,直至被世人所遗忘。

本文所提到的 “小儿锦”文字,在学界没有一个学者将其称作回族文字,其中有以下几个原因:①与“小儿锦”文字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很少,民间的“小儿锦”文字多出现在清真寺经堂教育的教材中,其他方面的资料能被收集的数量很少。②这种文字是借用了部分阿拉伯文与波斯文字母,而不是回族独创的;③使用文字的人数太少,况且使用“小儿锦”文字的人都受过清真寺经堂教育,这样的人越来越少,直至现在没有多少人知晓这种文字。④当今,回族民众从小学习汉语,用汉字书写,周围的环境不需要另一种文字来替代。基于以上原因,“小儿锦”文字只能是回族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而不能代表一个民族过去、现在、将来都一直被使用的文字。

但是本人认为,应将“小儿锦”文字重新利用起来,其原因如下,①“小儿锦”文字是由回族先辈创制出来的,是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②在历史上,“小儿锦”文字发挥过重要贡献,《回回药方》《回回馆译语》等古籍中出现过大量的“小儿锦”文字,只有去重新认识这种文字,才能发掘更多用“小儿锦”文字拼写的文献中价值。③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这种文字可以被应用在各种出口的商品包装上,它可以走出国门,作为一种联系中西亚人民感情的纽带,为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因此,本论文就“小儿锦”文字做了详细的介绍。

二、“小儿锦”文字构成

小儿锦文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护与继承,它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

三、小儿锦文字的作用

(一)有很多历史古籍用“小儿锦”书写而成

如果不认识“小儿锦”文字,怎么能够去了解那逝去的历史。回回医药家李珣,人称李波斯,他著有一本独具风格的药学著作《海药本草》,全文基本上用中文记述,并夹杂不少阿拉伯、波斯药物名称术语的原文和音译词汇,这些医书中出现过小儿锦文字,如果去研究其中的医术、药草,必须懂得一些小儿锦文字。

(二)小儿锦文字是一种联系阿拉伯语与波斯语国家人民的的纽带

22个阿拉伯国家,全球4亿人使用阿拉伯语,说波斯语国家有伊朗、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三国,小儿锦文字对这些国家的人民有特定的影响力,是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波斯文明的融合,小儿锦文字的出现必利于中国与上述国家的文化、经济交流。沙特、伊朗、埃及三国分别同中方签署了关于共建“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中沙还签署了加强“网上丝绸之路”建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沙共签署14项合作文件,中埃共签署21项合作文件,中伊共签署17项合作文件,这些合作文件涵盖经贸、能源、金融、通信、航空航天、气候变化等诸多领域,这些合作表明中阿友谊深厚,“小儿锦”文字在历史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桥梁作用,为今后中阿友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小儿锦”文字会出现在对外贸易的产品上

在产品的外包装上显示有“小儿锦”文字的商标,在说明书上有用“小儿锦”文字的产品介绍,“小儿锦”文字在外贸上展现它的独特魅力,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与自信,让阿拉伯客商感到了中华民族的广阔胸怀,对传统友谊的珍视。

(四)回文对我国高等院校阿拉伯语教学与波斯语教学的贡献

回族学者马坚先生是中国高等学府北大阿拉伯语专业的创始人,他曾接受过经堂教育,学习过小儿锦文字,现在的《阿拉伯语汉语词典》,最早的雏形就是在经堂教育中渐渐形成的,中国最早的波斯语语法专著《古文仙法》在伊朗的学术界影响巨大,同时《波阿华字典》也是中国最早的波斯语汉语字典,这本字典的作者,也使用小儿锦文字学习波斯文,而后编撰出波斯语汉语字典。

四、总结

“小儿锦”文字的再次被发掘与利用,必将为“一带一路”建设增砖添瓦,为中国与中西亚国家之间的发展铺路,现阶段需深入研究与提炼“小儿锦”文字的精华,规范“小儿锦”文字的拼写,形成统一的文字拼写体系,增加“小儿锦”文字的宣传工作,使国内与国外的大众对其有一定的了解,知其价值而后使用它,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1]刘迎胜.小儿锦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3.

[2]宋岘.回回药方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0.

[3]杨占武.回族语言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4]安继武.《汽达尼》与回族语言文字[J].回族研究,1995(4).

[5]汉尼·阿德勒.回族语言与波斯语的关系探析[J].回族研究,2012(1).

[6]马利章.试析云南回族穆斯林语言中的波斯语词汇[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3).

H2

A

本文系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项目资助(项目编号:YXM2015019)。

猜你喜欢

阿拉伯语回族汉语
学汉语
科技阿拉伯语词汇的构成及翻译方法探析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浅析阿拉伯语语音学习难点及解决方法
阿拉伯文学选读课程“五读”教学模式初探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汉阿语气形式对比的探讨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