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隆昌县水稻机插秧的实践与体会

2017-09-16范琼勇廖春丽

四川农业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机手田块田间管理

范琼勇,廖春丽,范 力

(四川省隆昌县农林局,四川 隆昌 642150)

隆昌县水稻机插秧的实践与体会

范琼勇,廖春丽,范 力

(四川省隆昌县农林局,四川 隆昌 642150)

近年来,水稻机插秧推广应用面积有所增加,但由于配套技术没有完全落实,造成部分田块产量偏低,影响了水稻机插秧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本文根据有关试验示范结果,认真分析了影响水稻机插秧产量的主要原因,并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了应用水稻机插秧技术应注意的关键和核心。

水稻;机插秧;技术环节

为探索逐步实现水稻耕种管收晒全程机械化,近几年,隆昌县农业部门对水稻机插秧技术进行了连续实践。初步结果表明:水稻机插秧具有省工、省时、节约生产成本、效率高等特点,尤其是机插秧可节约秧田80%~90%,效率是人工插秧的20~30倍,在育插秧阶段可节约成本20~60元/667m2,大面积推广应用,增收节支效果明显。但目前推广应用水稻机插秧技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现根据隆昌县的有关试验示范结果,就水稻机插秧技术做以下讨论。

1 影响水稻机插秧产量的主要因素

尽管水稻机插秧产量一般能超过手插秧田块,但低产田块单产不到300kg/667m2,分析低产田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秧苗素质较差

机插秧一般根据栽插时间的早晚,每盘播种杂交稻种子要求50~80g(干谷重量),但实际操作时,为了使秧苗成毯等原因,多数秧盘的播种量都比标准多,有的甚至多一倍,造成部分田块的秧苗拥挤、纤细,素质很差。

1.2 死苗率较高

田块未整平、插秧质量差、管理不及时等,造成部分田块死苗率达10%以上,导致整田不平衡和出现大的“凼凼”。

1.3 超龄秧较多

机插适龄秧为25~35d,最迟不超过40d,在此范围内,机插秧龄越短,产量越高。但因整田、机插时的天气等原因,造成栽超龄秧的现象比较普遍。

1.4 漏插秧率高及伤秧严重

漏插秧率一般在5%以上。伤秧严重的,造成个体长势差,全田不能平衡生长。

1.5 返青慢,生育进程放缓

一般生育期延长10d以上,造成扬花灌浆期容易遭受高温伏旱的影响。

1.6 低位分蘖少

低位分蘖缺失严重,穗平粒数一般比手插秧少10粒以上。

1.7 本田前期苗小苗少

造成杂草快速生长,中期苗数来势凶猛,控制艰难,造成无效分蘖多,分蘖成穗率一般比手插秧低10%以上。

1.8 中后期群体过大

造成抗倒伏能力下降和病虫危害加重。

2 关键技术环节

2.1 选择适宜的品种

机插秧的品种选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1 苗期抗低温能力要强 才能保证适时播栽和缩短机插后的缓苗时间,否则只能大幅度推迟播栽期,容易造成中稻杨花期遭遇高温伏旱而影响结实率。

2.1.2 抗倒伏能力要强 才能降低增窝增苗增穗后倒伏的风险,解决因倒伏造成减产和倒伏后不便机收的问题。

2.1.3 抗病虫能力要强 才能减轻田间管理的难度,减少田间管理成本,保证水稻产量和品质。

2.1.4 前期分蘖力要强 才能减缓因机插后缓苗期延长,够苗期延后,田间杂草疯长的矛盾。

2.1.5 熟期要一致、落粒性要稍差 才能保证适时收获和减少机收时的落粒。

2.1.6 宜选用粒重较高的品种 从提高产量的角度则提倡选用粒重较高的品种为好。

2.2 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量

机插秧的适龄秧为25~35d,因此,播种期应比手插秧适当推后,才能保证适期机插,减少因低温出现的坐蔸现象和减轻缓苗期延长的问题。播种原则是:宁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否则,就会出现栽超龄秧的现象,具体播种期应考虑在当地适期栽插前的25d左右播种。每盘播种50~80g(干谷量),千粒重大的,用种量偏大。

2.3 选用恰当的育秧方式和方法

机插秧的育秧方式和方法有多种,各有优缺点,各种育秧方式和方法的主要注意事项是:

2.3.1 旱地旱育秧 由于塑料盘透热性差和育秧时两头的地膜容易被风吹下来,所以在严格按照旱育保姆育旱秧技术规程和大幅度减少旱育保姆用量或使用育苗伴侣的前提下,特别需要注意播后要一次性用足底水和加强管理,防止高温烧苗。苗床地选择以蔬菜地和老秧床为好,不能选沙土和石骨子土,更不能选过于粘重的土,否则影响出苗和造成土壤表层结壳及叶尖带土。

2.3.2 水育秧 有3种做法:一是育秧盘底层和盖土都用秧田的稀泥;二是育秧盘底层用秧田的稀泥,盖土用旱地客土;三是育秧盘底层和盖土全部用旱地客土。在严格按照水育秧技术规程的前提下,需要注意的是水不能上厢面以及注意高温烧苗现象。

2.3.3 基质育秧 由于营养土存在取土困难、质量不稳定、重量偏高和育秧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而基质育秧具有质量稳定、盘根更快、周期更短、重量轻、人工管理和成本更低等优点,因此,目前提倡用基质替代营养土。基质育秧有几种方式:全部用基质,或基质与土壤按不同比例混合,基质在下层、土壤在上层,或土壤在下层、基质在上层。需要注意的是基质吸水快、但保水性不强,透水性差,表层容易结壳,一次性补足水分比较困难,所以出苗后要一次性补足水分,否则,很容易缺水;同时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好立枯病和做好基质等农用物资及设施设备的消毒灭菌工作。

2.3.4 工厂化大棚育秧 工厂化大棚育秧的优点较多:一是高效率,1h可播400盘,可栽1.33hm2;二是省秧田,秧本田比为1∶190;三是抗风险性高,温光水肥调节能力增强,倒春寒危害小;四是秧龄弹性增大,可调节控制在20~40d范围内;五是育秧质量高,播种均匀,漏插率降低;六是节约成本。但建设育秧大棚的费用较高。

工厂化大棚育秧前期准备阶段要注意对大棚、种子、秧盘、基质等的消毒灭菌,做好预防立枯病的前期工作。在促进快速出苗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7个方面:一是水分不足容易造成出苗慢、出苗率低,而出苗慢又加重水分不足的程度,水分不足还会导致已出秧苗萎焉甚至死苗;二是晴天升温快,要特别防备高温烧苗;三是高温和光照不足容易造成秧苗徒长,但盘根差,与其他方式比较,秧龄越长盘根的差别越大,特别是后期因降温需遮盖遮阳网而造成光照严重不足、光合产物少,更会加剧秧苗徒长和盘根效果差;四是必须防止棚内温差过大,否则会造成秧苗失水过快而影响秧苗正常生长,以及发生立枯病和死苗现象;五是浇水后,表层土或基质容易结块成团;六是出苗后必须一次性补足水分;七是育秧管理要以适当控水控苗促根生长为主。

2.4 平整田块

机插秧的田块必须要弄平,越平越好,以促进全田平衡生长,若田块不平,田间管理则非常困难,特别是杂草多时除草困难。使用机型上要注意:小型机械平整土地,土壤不疏松,与免耕栽培差不多;大型机械平整土地,土壤疏松,但必须待土壤沉实后,才能机插,否则浮秧增多。

2.5 正确起运移栽

秧龄达25~35d时,应及时进行栽插;起秧前要浇适量水,利于起苗和防止秧苗散开。起秧后要及时机插,勿过夜。遇烈日高温,运放过程中要有遮阳设施。秧苗较高时,在搬运过程中更要保证其平整,避免秧块变形和折断秧苗。运到田边应随即卸下平放,让秧苗自然伸展,切勿卷曲。机插量应保证1~1.2万窝/667m2,每窝2~4苗,苗弱则需多栽。

2.6 搞好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落实的好坏直接关系产量的高低,机插秧的管理原则是:肥水管理前稳、中控、后促,保证早返青、早分蘖、早晒田;中后期严格控制水浆管理,适当减少基肥比例,在争取穗数的基础上力争提高大穗比例。具体应注意:

2.6.1 注意栽前除草 机插秧前期长势慢,封林期推迟,杂草生长空间大,条件优越。因此,栽前要注意除草。

2.6.2 及早晒田控苗 机插秧密度大,后期长势旺,必须注意在秧苗成活后及早晒田控苗。否则后期群体增大后,养分浪费严重,也会加重病虫的发生。

2.6.3 酌情补苗 机插秧缺窝较多,但种植密度大,因此,只要不是连续几窝缺窝,一般可以不补苗。

2.6.4 加强病虫草发生情况的监测和综合防治 水稻栽前应进行一次药剂防治,做到带药移栽。一旦发生重大病虫害,要严格按技术规程实施,最好是做到统防统治。

2.6.5 注意控氮和增加磷钾肥 促进健壮生长,降低后期群体数量,增强抗倒力。此外,收前10d放水晒田,便于机收。

3 加强机手技能培训

机手对机械操作熟练度的高低直接决定水稻机插秧质量的好坏,若机手对机械操作不熟练,会造成地弄不平,秧苗插不均匀(包括栽插深浅、秧苗数量、缺窝等),病虫防治效果不好等问题,所以要定期对机手进行专业培训。另外,在培育专业机手时,最好挑选年轻力壮,能长期从事该职业的人群。

总之,综合几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培育健壮秧苗、适龄机插、提高机插质量和加强田间管理是缩短水稻机插秧缓苗期、促进健壮生长、稳定提高产量的前提条件。

猜你喜欢

机手田块田间管理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无花果田间管理
约翰迪尔地头智能管理系统(ATTA)上线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田块尺度上的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性*
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设计技术研究
邵东县多措并举开展农机互助保险工作
第二届中国机手大赛在京圆满落幕我省机手进入前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