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东南丘陵区油菜新品种(组合)筛选试验

2017-09-16周海燕王仕林黄辉跃荣飞雪汪仁全王相权杨杰智王用军

四川农业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内江市角果单株

周海燕,王仕林,黄辉跃,荣飞雪,汪仁全,王相权,杨杰智,刘 序,王用军

(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四川 内江 641000)

川东南丘陵区油菜新品种(组合)筛选试验

周海燕,王仕林,黄辉跃,荣飞雪,汪仁全,王相权,杨杰智,刘 序,王用军

(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四川 内江 641000)

为筛选出适宜川东南丘陵区及其相似气候区域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组合),以油菜主要栽培品种蓉油18为对照(CK),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分析比较了万油28、南油746、邡牌油688、绵油61、云油杂32、黔杂2015-1、川油59、内油1091、渝油38、蓉油18、重油6号、蓉油32、汉油14、ZZ1113、宜油33等油菜品种(组合)的生育特性、植株性状、产量和抗性。结果表明:万油28、川油59、绵油61、蓉油32和内油1091这5个油菜品种(组合)的产量均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产12.92%、11.28%、9.68%、4.73%和1.31%,抗菌核病和抗倒性较好,全生育期适中,适宜在川东南丘陵区及其相似气候区域栽培种植。

油菜;新品种;丘陵区;筛选试验

内江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典型的川东丘陵地貌。油菜作为仅有的冬季油料作物,很少与其他油料作物争抢土地资源,是中国众多油料作物其中之一,发展潜力较大[1-2]。油菜也是内江市主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33~4.67万hm2。为发展市县区域经济,保证油料供应安全,大力推进内江市高效优质油菜生产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最近几年来,随内江市经济结构发生转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减少,种植油菜向机械化、轻简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迫在眉睫。生态环境对油菜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品种抗性及产量均具有不同的影响[3]。因此,2016年笔者选择15个油菜品种(组合)在内江市农业科学院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蓉油18为对照,通过综合考察不同油菜品种(组合)的综合特性,以期筛选出适合内江生态环境的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组合)。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来源

15个参试油菜品种(组合)及其来源见表1:万油28、南油746、邡牌油688、绵油61、云油杂32、黔杂2015-1、川油59、内油1091、渝油38、蓉油18(CK)、重油6号、蓉油32、汉油14、ZZ1113、宜油33。

表1 参试油菜品种(组合)供种来源

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安排在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地进行。试验地土壤为灰棕紫泥,土壤平整细致均匀,中上等肥力。前茬为葡萄,葡萄地种植葡萄时已经采用机械开沟,沟深0.6m,方便排水和灌溉。试验采用移栽方式种植,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为20m2,株距0.23m,行距0.5m。试验区四周设保护行。

1.3 试验管理

油菜播种前,施用百草枯进行封闭式化学除草。于2016年9月12日播种,10月20日移栽,移栽前施用磷酸一铵20kg/667m2,氯化钾5kg/667m2,硼肥1kg/667m2,混匀后整地时分小区均匀撒施作为基肥。11月8日,施用尿素5kg/667m2对清水5000kg/667m2提苗1次。2016年9月12日,试验地施用甲基对硫磷粉剂400g/667m2防治地下害虫,11月4日施用45mL/667m2“农大司”对清水20kg/667m2防治苗床菜青虫,其他试验管理与常规一样。

1.4 试验调查与测定

在油菜生长期对各参试品种的生育特性等进行观察记载。终花期观察记载每个小区油菜倒伏情况,分为直、斜、倒3种等级。成熟期详细记录每个小区中的病株数,结合小区总株数,计算出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同时,成熟期从每个小区中随机选取10株油菜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单株有效角果数(个)、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个)、主花序有效长度(cm)、第1次有效分枝数(枝)、有效分枝部位高度(cm)、株高(cm);取样进行室内考种,测单株产量、千粒重和每角粒数等指标,计算其平均值。每个小区油菜品种(组合)单独收单独晒,晒干清选后测产量,并换算单位面积产量。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7处理,并用SAS 9.2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油菜品种(组合)生育特性

本试验中,绵油61、川油59和宜油33的生育期最短,均为223d,南油746和汉油14的生育期最长,均为230d。生育期长于蓉油18(CK)的品种为重油6号、蓉油32、ZZ1113、内油1091、渝油38、南油746和汉油14,其全生育期分别为227、228、228、229、229、230和230d,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2、2、3、3、4和4d;生育期短于对照的品种有绵油61、川油59、宜油33和万油28,其全生育期分别为223、223、223和225d,分别比对照减少了3、3、3和1d;邡牌油688、云油杂32和黔杂2015-1的全生育期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见表2)。

表2 参试油菜品种(组合)生育特性

2.2 参试油菜品种(组合)植株性状

本试验中,油菜品种(组合)株高最矮的是渝油38,仅185.8cm,最高的是内油1091,达230.9cm;有效分枝部位最低的是邡牌油688和渝油38,仅49.2cm,最高的是内油1091,达113.2cm,大多数品种为70cm左右;主花序有效长度最短为ZZ1113,仅52.1cm,最长为重油6号,达92.0cm;有效分枝数最少的是绵油61为7.5枝,最多的是宜油33,达15.2枝;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最少为云油杂32,只有58.4个,最多的是蓉油32,达105.6个(见表3)。

表3 参试油菜品种(组合)植株性状

2.3 参试油菜品种(组合)产量指标

本试验中,油菜品种(组合)单株有效角果数最少的是邡牌油688,只有319.8个,最多的是川油59,为515.0个;每角粒数宜油33最少,为13.2粒,最多的是南油746,达16.2粒;千粒重最轻的品种是南油746,为3.11g,最重的品种是万油28,为4.48g;单株产量最低的是邡牌油688,仅18.34g,最高的是川油59,达29.05g;产量最低的是渝油38和邡牌油688,分别为1844.505kg/hm2和1818.51kg/hm2,分别比对照减产25.95%和27.00%,其次分别为川油59、绵油61、蓉油32、内油1091,分别比对照增产11.28%、9.68%、4.73%、1.31%;最高的是万油28,达2812.845kg/hm2,比对照增产12.92%(见表4)。

表4 参试油菜品种(组合)产量指标

注:上表中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油菜品种(组合)间差异显著,P<0.05。

表5 参试油菜品种(组合)抗逆性表现

2.4 参试油菜品种(组合)抗逆性表现

对比观察各参试油菜品种(组合)的抗倒性和抗菌核病表现,结果表明:绵油61、云油杂32、川油59、内油1091、渝油38、蓉油18(CK)和蓉油32抗倒性强;南油746、宜油33抗倒性弱。统计分析15个油菜品种(组合)的菌核病病情指数,结果表明所有参试油菜品种(组合)抗菌核病能力均比较强,菌核病指数都在10以下。邡牌油688、绵油61、内油1091、渝油38、ZZ1113的菌核病发病率分别为5.9%、3.9%、2.4%、5.7%、3.4%,均低于对照,病情指数均较轻;而万油28、南油746、云油杂32、黔杂2015-1、川油59、重油6号、蓉油32、汉油14和宜油33的菌核病发病率高于对照,为7.6%、7.8%、6.4%、7.3%、10.1%、10.6%、6.8%、8.2%、11.6%,病情指数严重(见表5)。

3 小结与讨论

综合考虑油菜品种(组合)的生育特性、植株性状、抗性表现和产量等指标,适合川东南丘陵区及其相似生态环境下种植的油菜品种(组合)有万油28、川油59、绵油61、蓉油32和内油1091。其中产量位居参试品种的第1、2位的万油28、川油59全生育期较短,株高适中,分枝较多,单株有效角果数较多,千粒重较高,缺点是万油28成熟中期倾斜,对产量有影响;绵油61产量居参试品种第3位,该品种的优点是生育期短,株高适中,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较多,千粒重、单株产量较高,缺点是分枝少,有效分枝部位高,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少;蓉油32产量位居第4位,其株高中等,抗倒伏,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角果数多,缺点是主花序有效长度短,生育期较长;内油1091产量位居第5位,抗病和抗倒性均较好,缺点是株高偏高。由于抗性较差或产量相对较低等因素,本试验中其他参试油菜品种(组合)还需要作进一步的试验和观察[4]。

[1]黄钢,王宏,王玲,等.特色作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5):1467-1471.

[2]叶海龙,何利德,吴海镇.油菜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11):97-98.

[3]陈红琳,陈尚洪,沈学善,等.四川盆地丘陵区油菜品种的生态适应性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3):872-876.

[4]谭冠宁,李丽淑,韦本辉,等.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08,39(2):144-147.

2017-06-20

内江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金。

周海燕(1988-),女,四川内江人,硕士,主要从事油菜新品种(组合)选育等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内江市角果单株
小豆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内江市:保民生促发展 做实做细就业创业工作
内江市:打造“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的人社服务
基于油菜角果长度图像识别的每角粒数测试方法
诸葛菜角果生长特性的研究
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影响
甘蓝型油菜抗裂角种质筛选及其相关性状分析
湖南速生、中生、慢生阔叶树组单株生长模型构建
职工普惠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以内江市总工会的探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