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301调查真相

2017-09-14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7年9期
关键词:半导体特朗普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根据1974年贸易法301条款下的302(b),研议对中国是否侵犯美国的知识产权与强制技术转移展开贸易调查。这项调查将持续至少一年时间。舆论认为这可能是中美贸易战的前奏,事实上,这可能是一场关于中美未来科技竞争的决战。

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期间,曾多次攻击中国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以及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等问题。他认为全球化让美国劳动阶层失去工作,因此,必须实行美国优先的政策,重振制造业,为他的支持者们提供更多就业和收入。这是他反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一个根本原因,因此,他将矛头对准中国并不意外。

在他当选并从一名商人角色转为一个大国领导人之后,清楚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中美贸易的失衡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而根据双方百日计划以及随后制定的一年计划,通过协商以及早期收获的方式,逐步缓解两国间的贸易冲突。

一般认为,特朗普需要向他的选民兑现承诺,即缩小美中贸易逆差,落实美国优先,因此,特朗普不得不对中国采取行动,即使是象征性的。有关知识产权内容的301调查,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但向选民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与措施,并以此作为筹码,要挟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做出让步,以及在朝鲜等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合作。

事实上,特朗普想要通过向中国发动贸易战(比如征收特别关税)来炫耀自己的强大,以这种短期的行为获得选民的欢呼,比如,对中国钢铁征收惩罚性关税,事实上中国向美国出口的钢铁规模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爆发贸易战只会产生两败俱伤的结局,因为美国并不生产来自中国的商品,只会从他国用更高价格替代进口,从而损害美国消费者和一些企业的利益;而且美国向中国出口的一些行业集中度比较高,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是他们的主要市场,中国有能力让美国尝到贸易战的苦果,比如飞机、农产品以及汽车等。

“无法翻身的拐点”

此次301调查并不像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只是开打贸易战的借口或者施压中国的筹码。美国不需要两败俱伤的贸易战,而是抑制中国技术追赶的速度。这是一场由美国精英主导的着眼长远的中美经济竞争。

刚刚辞职的白宫首席顾问班农曾表示,美国正在与中国打经济战,“我们中的一个会在25到30年后成为霸主,如果我们落后了,那就会是他们”。他进一步称,如果美国持续落后,“不出五年、最多十年,美国就会触及永远无法翻身的拐点”。这相当程度上代表了美国精英的看法。

事实上,对中国发动知识产权调查,用特朗普的话说,就是他周围一群“天才们”的主意,而他本人只想向中国征收关税。为什么精英们要调查中国“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领域”的问题呢?因为美国想要阻止中国的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至少避免中国技术升级过快。

美国已经开始重视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再加上在次贷危机之后,美国奥巴马总统全力推动“再工业化”,扶持制造业与科技创新,因为,将中国的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视为是对美国军事与经济霸权地位的一个潜在威胁。

2016年,美国通过了振兴美国制造业的方案,主要方向是发展“智能制造业”,类似于工业2.0、第四次工业革命等概念。在此前数年,奥巴马发表过多次关于美国创新战略的报告与国情咨文,美国政府始终将创新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在其即将结束任期时,还在匹兹堡召集科技创新前沿大会,谋划和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前沿发展。

同样是在奥巴马任期内,他将网络安全作为中美外交的重点之一,持续不断向中国施压。美国重视网络安全的原因只有一点,即认为中国通过黑客偷窃美国公司的技术与商业秘密。奥巴马政府还逮捕华裔物理学教授郗小星、华裔水文专家陈霞芬等多名华裔科学家,指控他们窃取商业机密,但最终都被撤诉。美国想用这种草木皆兵的战术吓阻华裔科学家与中国进行正常的学术交流。

特朗普上台后,尽管他与奥巴马一样重视制造业,希望有更多的“美国制造”,为美国人提供就业机会,缩小贸易逆差。但与奥巴马不同,他关注的领域主要是传统产业,比如钢铁、煤炭、石油等,因为这些产业是他的主要支持者,而不是硅谷。为此他不惜让美国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

但是,美国精英们清楚,传统制造业不能给美国带来未来,只有更多创新才能保持美国的竞争力。因此,他们像奥巴马一样,更重视中国的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并试图通过知识产权调查压制中国的这一转型进程。

半导体成主战场

令美国担忧的是,中国正在追赶西方具有优势的产业领域,比如2016年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希望在2025年前实现包括飞机、计算机芯片和电动汽车等一系列产业的自给自足。如果中国实现了这个目标,必将冲击西方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人有能力将这些产品做到物美价廉。

同时,中国在产业革命方面也不落后。以智能制造为例,受益移动应用的普及,中国企业拥有海量的大数据以及不断增强的云计算能力。由于大数据与计算能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导致中国在这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经济学人》、《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纷纷报道称,中国可能会在人工智能领域赶超美国,在机器人、新能源、电动汽车、无人驾驶等方面,中国也在奋起直追。

这意味着,中国不仅在传统产业领域威胁到西方国家的技术优势地位,在新兴产业方面也不落后,出现齐头并进的竞争局面。西方世界将从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主导地位上跌落,他们担心这会永不能翻身。

与网络安全议题的目的一樣,美国以知识产权为借口的301调查,就是延缓中国在其优势产业领域的技术追赶速度,保持中美之间的技术差距,以确保全球超级大国地位不被颠覆。但是这种调查只会起到干扰作用,而不能彻底阻止中国科技力量的崛起。endprint

当前,美国阻碍中国产业升级的主要战场在半导体领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需求市场,其进口总额已经超过石油成为体量最大的进口品。中国一直想提高半导体行业的国产化率,而这只能通过并购或技术转让实现。中国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并计划在2030年前使本国微芯片公司具备国际竞争力。

美国政府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阻止中國利用资金优势获得关键的半导体技术。去年中国福建宏芯基金在收购德国半导体公司爱思强时,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发布总统行政令,以安全为由宣布此收购无效。德国政府也通过了限制外国购买本国技术的法规。韩国、日本等也相继对中国的收购亮起红灯。

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也曾频频对日本发起301调查,美国依靠贸易制裁与科技优势,将日本刚刚具有部分优势的半导体行业以及计划通过国家力量建立的航空航天和卫星通讯行业消灭于萌芽阶段,消除了对美国在半导体行业的最大威胁。这也是日本企业错过信息革命的一个重要原因,经过打击后,日本的企业既赶不上美国推动了个人电脑革命的微处理器技术,又在韩国的廉价存储芯片面前败下阵来,现在日立、东芝等半导体业务已经出售。

但是,与当时的日本相比,中国拥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即半导体市场。这也是美国担忧中国通过市场换技术的手段强迫企业向中国输出技术的原因。最近,美国媒体认为,高通公司正为北京打造超强本土技术力量的总体规划提供资金、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以换取在中国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以技术换市场

美国通过301调查主要是让中国在所谓窃取知识产权与强制技术转移等方面知难而退。事实上,美国一直攻击中国通过网络或间谍偷窃美国的技术,但这种指责从来没有证据。美国逮捕那么多华裔科学家,没有一位被定罪。这说明美国一直怀疑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但中国不断涌现的创新让美国越来越不自信。

中国已经在诸多领域出现了独创性的科学技术,比如量子通信领域,在美国实施技术封锁的计算领域,中国依然保持前两位的计算能力。中国在诸多新兴领域的论文数量保持着全球第一的位置。这些都是中国科学家创新能力的体现。

在中国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大量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缩短技术研发的时间与技术差距,这是商业社会的正常交易与策略。但是,美国向中国出口商品设定技术壁垒的同时,也在全球封杀中国商业并购,这是极不理智,也不符合规则的,何况这些被并购公司所拥有的技术仅仅属于二流水平。

而所谓以技术换取市场,则是企业主动的选择,而不是强迫的行为,比如高通。因为中国市场需求太大,而很多企业竞争中国市场,采用技术转让获取市场份额是一种商业策略,毕竟转让的也不是核心技术。全球半导体行业对中国企业的技术与人才封杀并不理智,这是一种“冷战思维”。

现在的风险在于,特朗普想要重振美国传统产业(比如钢铁),因此希望对中国传统产业的商品征收关税,而美国的精英们希望继续延缓中国在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领域的速度,这相当于班农所说的一场决定中美未来的经济战。但是,美国既不能削弱中国商品的出口优势,也无法阻止中国创新速度,中国正在全面追赶美国,这不是战争,是竞争,需要遵守规则,而不是用美国的国内法打压对手。endprint

猜你喜欢

半导体特朗普
全球半导体行业1月份 销售额同比略有下滑
安森美半导体收购Quantenna COmmunications
安森美半导体收购Quantenna COmmunications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特朗普邀巴西进北约秀“特殊”
中国半导体产量将占世界2成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特朗普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