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健康教育对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2017-09-14郭裴燕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持续性维持性职能

郭裴燕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 535000)

强化健康教育对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郭裴燕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 535000)

目的 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血液净化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强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生理职能和生理功能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血磷达标、透析充分及血压控制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的同时,接受强化健康教育,有助于其临床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强化健康教育;持续性血液透析;护理质量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肾脏系统疾病,其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血液透析治疗,有助于患者生命的维持和延长。随着近年来血液透析治疗技术的逐步发展,透析治疗的应用率也有所提高,因而由此所导致的护理质量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研究对强化健康教育对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血液净化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2.4±21.3)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4±2.1)年。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和随机数字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法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通过护士长要求、个人经验总结及发放健康手册等方式开展统一的健康教育,不固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时间,由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实验组接受强化健康教育,具体措施:第一,药物指导。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掌握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潜在不良反应,包括抗凝药物、促红细胞生成素、磷结合剂、抗高血压药物等,嘱其遵医嘱严格用药,避免出现错服、漏服和擅自停药问题。第二,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其不良情绪的影响,最大限度调动起社会关系和家属的作用,使其感受到关心和支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积极配合治疗。第三,透析治疗期间护理。患者透析治疗前后以及透析治疗过程中,每隔1 h进行1次血压测量,对其血压稳定性进行观察,避免出现低血压症状。同时,严密监测患者血红蛋白、血肌酐、血钙、血磷、血钾等各项血生化指标结果,对患者导管及穿刺点静脉情况进行密切监测,确保管路固定及通畅。第四,自我护理指导。通过《患者自我管理手册》告知患者量表、体重秤、血糖仪和血压计等使用方法,对其每天的液体出入量、体重、血压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指导其掌握相关注意事项,从而及时监测自身病情的变化。第五,并发症护理。对于出现高磷血症和贫血症状的患者,可适当给予铁剂和磷结合剂等药物。对于使用内瘘的患者,可在透析治疗后24 h内在内瘘血管处涂抹适量的喜疗妥软膏,告知患者适当锻炼内瘘侧手臂。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生理职能和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定指标结果,以及血磷达标、透析充分及血压控制等护理质量评定指标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生活质量

护理后,实验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生理职能和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定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s,分)

指标 实验组(n=50) 对照组(n=50) t P精神健康 72.53±5.34 61.85±5.34 4.565 0.03情感职能 61.13±2.35 52.04±4.33 4.645 0.03社会功能 68.81±3.25 54.74±3.23 4.662 0.02精力 55.17±2.63 46.01±1.12 4.645 0.03一般健康状况 51.52±2.53 41.98±1.45 4.634 0.03躯体疼痛 72.47±4.32 59.32±4.23 4.662 0.02生理职能 65.21±5.34 51.30±2.53 4.656 0.03生理功能 76.51±6.64 65.23±6.45 4.655 0.03

2.2 护理质量

护理后,实验组血磷达标、透析充分及血压控制等护理质量评定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n(%)]

3 讨 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属于一种长期的替代治疗方法,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低血压、营养不良等并发症问题,且会严重限制患者的社会活动,增加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这就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对于该治疗方法认识方面的偏差,进而影响临床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1-2]。强化健康教育涉及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的各个节段,更加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能够为患者提供客观、全面的健康知识,使其对于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产生正确、积极的认识,提供患者的自我管理能,转变其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习惯,积极主动地参与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提供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3-4]。强化健康教育措施的应用,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良性循环,从而加强患者的并发症防控意识,从而延缓疾病的发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尽快回归社会和家庭生活[5-6]。

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实验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生理职能和生理功能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血磷达标、透析充分以及血压控制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的同时,接受强化健康教育,有助于其临床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1] 石玉荣.强化健康教育对连续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9):4106-4107.

[2] 潘小玲.综合性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知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9):2448-2449.

[3] 黄 丽,赖 静.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5,27(2):309-310.

[4] 马芳琴,薛小玲,徐勤娟,等.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横断面研究及因子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6):48-49.

[5] 何杏容.强化饮食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0):1390-1391.

[6] 马福莲,周 雯,马 晶.饮食治疗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121-122.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7.14.02

猜你喜欢

持续性维持性职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职能与功能
持续性迭代报道特征探究——以“江歌案”为例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炎症的联系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关注持续性感染,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