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珞丹 “不务正业”的文艺女“中”年

2017-09-13康小妮

中国新时代 2017年9期
关键词:珞丹不务正业姥姥

康小妮

对王珞丹而言,这些年她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有一个初衷从没有改变,“我希望我塑造的角色,能够尽量传递给观众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东西,能让大家开心之余有一些思考,就已经是我作为演员最想要的成功。”

和其他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女演员相比,王珞丹“太不务正业了”,连她的妈妈也不无担心地问,“哎呀,你好久不拍戏,观众会不会忘了你?”可王珞丹却轻松地回了句,“那记性得多差啊”。有时候爸爸还特意提醒,怕她长时间不拍戏,忘了怎么演了。可在王珞丹心里,只要你有生活的感悟,没有技术的表演也会被观众喜爱。“对我来说忙碌過后,一定要有大段时间静下来,去好好思考,好好和自己相处一下。”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她每年只拍一两部电影,然后休息大半年,虽然在这大半年里,她也会穿插着公益、时尚活动、拍广告……但大部分时间她都用来旅行,和鼓捣那些她的兴趣爱好,按她的话说,“我是一个不太会让自己感到寂寞的人,我的生活已经被我自己填得满满的。”

回头看这些年走过的路,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学生,到万众瞩目的明星,她其实改变甚少,一直任性地做自己,直到去年,她才惊觉到心里的一扇门被打开,她开始学习妥协;学习尝试以前排斥的表演方法;学习与父母的角色对换……

成年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变成自己的心理医生 学会合理控制忧伤

在姥姥离开的2013年的最后一天,王珞丹写下了一篇千字长微博,为自己的2013年画上句号,她写“这一年我们经历生的喜悦,也经历死”;她亲自将姥姥的骨灰装进骨灰盒里,“从脚开始一点点往上捡,生怕落下一块,好像只要我小心,就可以重新组装拼凑一个健康的姥姥!”

这件往事让她真正地一夜长大,这是她自有记忆起,第一次亲历现实中的生离死别。长大后的世界也许并不美好,但我们可以选择的是,让阳光洒进来。

采访中的王珞丹,依然是印象中那个开朗活泼、眼中带笑的超级丹,完全看不到一点疲累的状态。

事实上,即便是在时间线拉回4年前,在姥姥刚刚离开的那7天里,她照顾情绪崩溃的家人,尽管让她心力交瘁,但在人前,她看上去一如往常。

“我不能把我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因为没有人有义务承担你的悲伤,我觉得成年就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变成自己的心理医生,学会合理控制忧伤。这句话我也跟妈妈在讲,心理上的关没有人能帮她过,她只有自己打开才能走出去。”

回忆起当初的这7天,她每天都跟唱样板戏似的,不停耍宝、跟姐姐逗贫,每天回到酒店都累到要虚脱,“最累的就是搞气氛,本来心情就不好,还要嬉哈逗乐,但必须得这样,要不这一关很难过。”

妈妈的心理难关她还可以开导,但姥爷就很难宽慰,他表面看起来太坚强,但实质上一周之内已经瘦到脱腮。

“我爷爷奶奶去世时我都太小,这应该算是我人生第一次经历这些,经历了以后,我发现以前根本就没有经过大事,不关乎生死的都不是大事,以前一点小挫折就觉得过不去了,但现在回头看,都是太小的事了。”

姥姥生病以后,王珞丹一有空就回去照顾,为她挑选婴儿喂药器,想尽办法哄她吃药,姥姥会抓住她的手,不停地说话,虽然一个字都听不清,她也会声情并茂地回应。

“想想姥姥在的那几年,姥姥每次见到我们回来都会哭,从一个那么坚强那么要强的人变得事事不能自理!不止一次说不想成为我们的负担,可姥姥怎么会知道,只要她在无论怎样我们都愿意,只要她在!”

网友在那条长微博下的留言,她每一条都认真仔细地看过;以前跟朋友们在一起多是聊吃喝玩乐,但现在会开始聊父母的身体状况。“经历过这些以后,真的是长大了,感觉自己面对的东西跟以往也不一样了。不是以前不去了解,而是那扇门是关着的,现在打开这扇门以后,发现一夜之间懂得了很多事。比如,我们能做到的非常简单,就是保护好自己。我以前拍戏完全无所顾忌,经常受伤,现在我知道如果我有事,最难受的不是我,而是我的家人。我拍戏东奔西跑,但只要回到北京,哪怕待两天,我父母都会从老家赶过来陪我,因为他们一早就知道,给家人最好的关怀就是陪伴。”

妥协就是愿意为你爱的人改变 这也是成熟的一种标志

在过去的几年里,王珞丹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在于敏感了。

曾经的王珞丹承认自己绝对有精神洁癖,对于不想碰触的,自己就会屏蔽它,所以她一直都是被推动着长大。她说:“我觉得有可能是我本身有一点偏激,我的角色对于感情的承受方式也都很偏激。我本人感觉,其实生活中,可能很多事情并不需要那么偏激。但是想要得纯粹,这东西改变不了。”

有前辈对她说过:“你还好,你的眼睛还是那么单纯,生活阅历有时候真的是写在脸上的。受了多大的委屈,多大的人生波折,都能够体现在你的脸上。”

以前是所谓的特立独行,只在意自己的感受,但现在她身边如果有哪个人感觉不舒服了,一个眼神,撇一下嘴,她都会特别敏感地觉察到。虽然她不会刻意地讨好别人,但一定会尽力让周围的氛围变得融洽起来。

“以前特别坚持的东西,现在也没有那么坚持,学会了替别人着想,有时候,妥协就是愿意为你爱的人改变,这也是成熟的一种标志。”

随着姥姥生病,妈妈变得越发脆弱,她也尝试与父母之间进行了角色的互换,“现在我会像哄小孩一样哄我妈妈,以前我妈说,这场戏怎么演啊,你给我演一个吧,我会很生气,觉得这是一种亵渎,但上次我在横店拍戏,跟我妈通视频电话,她就问:皇后要怎么演啊,你演给我看看吧,要搁往常我一定说:‘妈,你没事吧!但那天我就给她念了一段台词。之后我才知道,她那天因为血压的问题晕倒,打电话的时候她还在医院里,好在没有什么大事,事后我很庆幸,当时我二话不说地就演给她看。”

她还准备忙完这两天的工作就带爸爸去看膝盖,对她来讲,现在没有什么比父母的健康更重要,“等膝盖治好了以后,我希望他明年能运动起来,哪怕只是慢跑或者快走也好,现在他们都不爱动,每天捧着个iPad,对颈椎也不好,我的任务就是做好监督工作。”endprint

这个外人眼中天性乐观的人,自认是个藏不住事,但压得住火的人,那些火只是需要自己去消化,王珞丹的方式就是给自己一个独处的空间,安静地思考。

“其实我从事的是特别不善待自己的一个职业,我刚入行的时候特别好,可以跳进跳出,马上拍哭戏了,3秒前还在笑,但随着年龄增长,接触的角色越来越深,你不可能再随着天性单纯地直给,需要经过内心去体验了再去表达,你要把自己掏空,要把最难受的一面展示出来,所以,我觉得演员其实是最需要关注和调适自己心理健康的人群。”

表面看,她每天跟打了鸡血一样,但在自己的空间里,她会恢复到特别冷静和沉默的状态。“这一段时间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没有什么事是扛不过的。现在人的压力都特别大,我常常在微博上看到有自杀的人,他们到底心理要承受多大的压力才会导致这么嚴重的后果?你连死都不怕了,还怕活着?还有很多人生病后就郁郁寡欢,其实不是病把你带走,而是你的心情。人的心情是可以自己选择的,你想它是好的,它就会往好的方向走,没有阳光,你也要制造阳光。”

王珞丹自认算是遇事挺能宽慰自己的人,尤其是身外之物,但付出的感情就很难,好在她能够抽离,“我会用暂时不去想这事的方式去处理它,可过了一段时间,我会用自省的方式来清理垃圾。”

王珞丹并不后悔。

“我不喜欢小清新,也不喜欢那种简单的谈恋爱的故事,我希望遇到的故事和角色极致一点,表达方式也极致一点,比如我最喜欢的电影是《苏州河》,娄烨的视角和表达方式都是我喜欢的,《李米的猜想》也很好,但是,现在这种风格的好剧本太少了。”

过去几年,她因为自己的一些坚持将很多适合她的角色屏蔽掉了,但去年,她开始解除一些心理上的障碍,去尝试对于她来说既新鲜又充满挑战的角色,比如《不法之徒》里的伊谷夏,这也是她认为跟自己最像的一个角色,“当然里面的尺度也大多了,我曾经是一个特别排斥暴露的人,以前拍戏都要把衣服裹得严严实实的,但去年,我真的是在一件件地脱衣服,以前我的表演更多是限于面部的表情,而这部戏里,我更多要尝试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为什么不排斥了?可能是我的心理真的成熟到这个份儿上了,而且我会觉得,生离死别你不演成这样,还能怎么演?”

接演《大汉贤后卫子夫》对于王珞丹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这是她第一次出演古装剧,剧中有很多哭戏,她为求镜头的完美不断要求重来,哭多了,鼻子开始发炎,鼻子和耳朵又相连,造成听力也出了问题,最严重的时候都听不见别人在说什么。

而酷暑时节穿厚重汉服,戴沉重的头饰也让拍惯时装剧的她苦不堪言。

“其实最难的还是角色本身,她是一个特别善良的皇后,有个性的角色好演,特别善良的人反而难演。所以能一点点地从形似到神似这个人物,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尤其是每次想到她乐观向上的精神,浑身也会充满了正能量。”

对王珞丹而言,这些年她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有一个初衷从没有改变,“我希望我塑造的角色,能够尽量传递给观众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东西,能让大家开心之余有一些思考,就已经是我作为演员最想要的成功。”endprint

猜你喜欢

珞丹不务正业姥姥
油菜“不务正业”,单产3.4吨
不务正业
朕不只是皇帝 那些『不务正业』的帝王们
雪姥姥
八旬姥姥活得美
王珞丹:过程并不重要
王珞丹寻找另一个自己
王珞丹不追究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