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基层河道管理单位水政工作浅析

2017-09-10张琼月

环球市场 2017年17期
关键词:新形势下

张琼月

摘要:泗河迎来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发展的难得机遇期与有力提升期。以泗河为例分析基层河道管理单位水政工作相关问题:基层河道管理单位水政工作要充分认清形势,突出水政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水法律法规意识;创新执法方式,坚决查处水事违法案件;优化人才结构,加强执法培训,提高依法行政业务能力;推进水利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工作;配套强化体制改革,努力提升管理能力。

关键词:新形势下;基层河道管理;水政工作

1、工程概况

泗河属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是湖东地区最大的山洪河流,发源于泰安太平顶山(海拔814米)西侧,流经济宁市泗水、曲阜、兖州、邹城、任城、微山等县市区,于任城区辛闸村入南阳湖,河长159公里,有大小支流30条,流域面积2357平方公里。流域经济发达、产业富集、民生殷实,是济宁市乃至鲁西南地区最具实力与活力的经济走廊,被喻为济宁的“母亲河”。

近年来,济宁已經将泗河全流域开发治理保护上升为市级重大战略,有序推进实施。《济宁市泗河保护管理条例》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的出台,对于理顺体制机制、明确责任义务、界定法律责任,保障泗河综合开发顺利实施意义重大。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积极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大背景下,泗河作为山东省16条骨干河流之一,同时作为全省推进河流生态修复工作的生态流量(水位)试点之一,迎来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发展的难得机遇期与有力提升期。

以下以泗河为例分析基层河道管理单位水政工作相关问题:

2、基层河道管理单位水政工作

2.1充分认清形势,突出水政工作的重要性

水政工作贯穿于河道管理的始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利工程长期健康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全局性、保障性工作,更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重要法治保障。加强河道水政执法工作,是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对建设生态河流、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际工作中,要在依法行政,注重运用法律手段化解水事矛盾的同时,善于解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人水和谐。

2.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水法律法规意识

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水法规宣传是实现河道依法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加强水行政执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沿河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水忧患意识,增强其守法自觉性的有效途径。由于泗河流域发展不均衡,河道流经部分地区依然处于经济欠发达、信息相对较闭塞的镇村,除了充分发挥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主渠道外,还依然需要把宣讲阵地坚守在田间地头、河道堤防上,利用日常水政巡查工作時机反复巡回宣传。

2.3创新执法方式,坚决查处水事违法案件

应根据河道和堤防工程特点,采取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等方式,加大日常水行政执法与检查力度。严格遵守水政监察工作章程,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切忌生搬硬套,避免与执法对象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应视情况分析对待,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力争达到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执法目标。在查处重点难点水事案件中,河道管理单位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公安、环保部门的联系沟通,争取多方支持配合,形成依法治水的强大合力。泗河的实践证明,沿线相关部门的联合执法不但可以整合执法力量、提高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有效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而且在强化执法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水行政执法的震慑作用等方面效果显著。

2.4优化人才结构,加强执法培训,提高依法行政业务能力

水政队伍的建设,在合理人员补充更替,解决人手不足的基础上,做好对现有工作人员的按需施教、分层管理,建立培训与管理的长效机制,力求培养形成理论型、技能型、应用型,即相互复合又各有侧重,“一专多能”的人才梯队。要重视加强人员的日常法规培训和业务学习,既要抓好围绕法律法规、行政处罚程序、现场检查笔录等规范执法程序的培训,也要注重河道执法的技巧、注意事项、预防措施、联合执法以及日常巡查的方式方法等执法经验的指导。要让基础水政执法队伍充分适应、掌控全民“互联网+”时代,对水行政执法的新“红线”和新“红利”。

2.5推进水利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工作

随着时代信息技术进步,基层河道水政工作加大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能力建设需求愈发迫切。应该以全力推行“河长制”工作为契机,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工作中的科技化含量,用信息化引领管理现代化。

应加强资源整合,推动“河长制”平台系统建设。通过河道分级管理、网格化管理思想,整合提升现有各种地理信息等基础数据、水质水量水环境等监测数据和全堤全域的监控视频,传输统一到管理信息系统,健全网络平台,面向远程行政监管、岗位工作人员、社会公众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维度、不同功能权限的监督、查询、上报和管理系统。通过配备必要的现代化功能型执法车辆、侦测设备,改善办公条件。要建立完善水生态污染综合执法平台,部门联动增强综合治水能力。健全考核督办机制,严格目标考核和督查督办,形成河道保护管理的强大合力。

2.6强化体制改革,努力提升管理能力

普遍来看,基层河道管理体制僵化,制约着管理单位的健康发展。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大环境下,河道管理职能必然朝着新的方向转变。然而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受资金、技术、人员的影响,直接制约管理能力的提升。因此要坚持行之有效的方案,变革传统的管理方式,降低不利因素的影响,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总之,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河道管理单位水政工作已成为摆在水政执法人员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陈宁.浅析基层河道管理单位如何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J].治淮,2014,12:63-64.

[2]白晨霞.基层河道管理单位水利信息宣传的经验和做法[J].山东水利,2010,08:19-20.

[3]孙健.基层河道管理单位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J].治淮,2004,01:33.

猜你喜欢

新形势下
浅谈中专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新形势下农村小学学校管理新路子的探索
新形势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与实施
浅议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
对新形势下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新疆风电、光伏的经营管理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新形势下加快基层广电新媒体业务建设与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