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炉窑施工现场测量仪器的管理方法探讨

2017-09-10巩洲飞张涛

环球市场 2017年17期
关键词:管理方法

巩洲飞 张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炉窑行业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工程数量逐渐增加,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建设的测量方式也逐渐提升,电子数字化科技应用步入到新的领域,工程的测量仪器也步入新的阶段,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解决,同时还可以加快工程的进展速度,提升测量的准确度。

关键词:炉窑施工;现场测量仪器;管理方法;

引言

测量仪器是我们工程单位施工生产的重要工具。在施工现场,从定位、放线到测平等无处不体现着测量仪器的重要作用。科学的管理、正确的使用,是保证仪器完好状态下,提供准确、可靠测量数据的关键。

1施工现场测量仪器存在的问题

1.1管理存放不当

施工现场大部分仪器都没有进行严格、统一的管理,施工操作人员为了使用方便,将仪器摆放在方便使用的地方,通常它们的摆放环境都比较恶劣。由于管理存放不当,仪器很容易被积水或雨水浸湿,泥沙会随着水流进入仪器内。仪器内的光学部件容易产生霉菌,使读数窗屏幕模糊,不能正常读取数据。同时,水进入仪器会导致设备零件生锈,致使仪器无法使用。

1.2防震措施不到位

在运输或搬动测量仪器时,由于没有做好防震措施,使测量仪器在颠簸或震动时受到损伤。从外观上看,虽然仪器只是表面出现损伤,但实际上,仪器内部各种零部件已经脱落、折断,仪器损伤十分严重,造成仪器测量不准确甚至无法使用。

1.3仪器检修工作不到位

测量仪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大部分零件已经出现损坏、脱落等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仪器的测量,致使测量结果不准确,比较严重的损坏甚至还会导致仪器无法使用。但是,损坏的仪器却未及时被送到相关部门进行检验、维修。在实际测量时使用已损坏的仪器,会导致测量数据缺乏真实性,进而容易引发事故。

2应采取的措施

2.1加强材料驗收

1)核查产品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规格型号,以及厂家检验报告。不定形耐火材料应具有使用说明,而具有时效性的材料还需要注明有效期。

2)耐火材料复验。耐火材料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规格、牌号及标准进行验收,且应在规定的有效期内。复检必须依据相应检验标准、有资质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进行。耐火材料或者制品在下述情况时需要进行复检:主要部位使用耐火砖、耐火泥;材料为可能变质或者必须进行二次检验的材料;利旧耐火砖(检验合格后用于砌筑次要部位);质量证明书理化指标存在异议,或者指标不全的;设计文件或者业主有要求时。

2.2提升测量人员的素质

只有从测量人员的素质抓起,才能真正改善测量仪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首先要求测量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清楚明确各项测量仪器在使用中的要点问题,以及在后期的管理和保养上可以按照规定要求。要发挥“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测量人员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来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在掌握常规的测量仪器的操作要点和维护保养的同时,要随时留意和掌握新型测量仪器的应用以及测量技术的发展,创新实践的为工程测量做出贡献。

2.3完善测量仪器使用中的各项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明确有力的规章制度下,才能增强测量仪器使用中的规范性,提升工程测量的质量。包括对测量仪器的配置、使用规范、使用步骤、保养规范、管理情况、仪器的标定管理制度、仪器的开箱入箱管理制度、测量仪器的奖惩管理方式等,都应当形成制度和标准,要求测量人员在工程管理测量仪器使用环节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规范测量仪器的使用行为。并且随着新型测量仪器的不断问世,只有建立完整细致的测量仪器操作规范,才能让测量技术人员学习掌握先进的测量仪器设备,从而为工程建设提供更为强大的功能和更准确的数据。此外,还应当针对测量数据资料管理形成制度,要求对原始测量资料和归档管理做到准确无遗漏,针对测量数据一是可以反映项目施工的情况,二是若数据出现异常也可及时寻找是否为测量仪器出现问题。

2.4仪器生霉、生锈问题的预防

说到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就要谈一下仪器生霉、生锈等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灰尘是引起仪器生锈的根本原因,而温度和湿度为仪器生霉、生锈创造了条件。因为测量仪器常在室外进行使用,灰尘中的酸碱性物质和大量微生物包括霉菌,通过空气的流通落在了仪器上,导致金属生锈,光学零件生霉。少量的锈和霉可以进行反应,但即使进行了清理还是对仪器造成了暂时不易察觉的影响。因为对金属零件进行去锈会影响其表面品质,对光学零件损害更为严重。所以,去锈去霉是迫不得已的办法,因此日常工作中必须预防霉锈的出现,及时对仪器进行清理。

2.5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校正

为了能更好地维护施工现场设备资源,必须建立严谨的管理制度,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掌握科学的检测维护方法,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每天填写交接班记录,详细叙述上班期间发生的问题,防止某些问题没能及时进行交接,在检查仪器时也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对仪器的各项检验校正工作,必须按规定进行,在检查中不得任意颠倒仪器,避免未校正部分的误差对检校工作产生影响。每项校正必须反复几次才能完成。误差较大时,可先校正大的方面再校正小的方面,逐步完善,节省校正时间。

校正完毕后,旋紧相应的校正螺旋。校正时,螺丝要對应松紧,先松后紧。遇到生锈难以拨动的螺丝时,不能强力板扭,避免用力过大造成螺丝扳断等问题出现,可在扭动前先用煤油或汽油进行溶解。针对出现故障较大的仪器,不能草率进行拆动,应及时送到维修部门进行修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炉窑施工现场,对测量仪器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施工现场测量仪器使用监督管理不够严格、管理体系存在漏洞和缺陷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炉窑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的研究中,为提高我国炉窑工程施工现场测量仪器的管理工作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雪粉,刘玉梅.建筑施工精密测量仪器设备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7):10-11.

[2]杨美荣,刘祥港.构建建筑施工测量仪器设备采购信息管理平台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2):128-148.

猜你喜欢

管理方法
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策略与管理方法研究
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探讨
创新行政管理方法 提高基层政府管理能力
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方法的优化策略研究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