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和对策研究

2017-09-10武素洁

环球市场 2017年17期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

武素洁

摘要:美术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引导孩子们在线条、色彩和光影的描绘和图画中,进行美的感知,进行自我的表达,使学生在理解真善美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鼓励孩子学习美术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所谓的考试,不是为了给孩子增加学习的负担,而是为了拓宽孩子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体验艺术带给自身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和对策,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对策

1 创造美术课堂意境

美术课堂不能缺乏意境的创造,教师如果能创造自由的课堂意境,那么就能在最大限度内激发联想与创造力。从现阶段来看,多媒体已经逐步融入了新时期的美术课堂,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手段和方式来激发想象力,让中小学生迅速融入生动的课堂意境中。在有趣味性的意境中,中小学生将会更容易发挥创造力,摆脱美术思维的局限。例如教师在讲授关于素描的基本知识时,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同学们演示优美的素描作品,进而创造富于想象力的课堂氛围。

2 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

在合作学习中,合理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围绕美术教学目标合理设计和安排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热情,使其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和快乐。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尽量选择一些生活中的美术素材,还要确保任务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如,在讲授《会说话的手》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手势图片或者影片,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模仿图片,并摆出相应的图片,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摆出各种手形,并且用笔在纸上勾勒出手形,对画纸上的形状进行补充和添画,使其形成一部新的绘画作品。最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手形,然后将其画成一个个场景或者画面,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如《小蝌蚪找妈妈》《龟兔赛跑》等,让学生选出优秀的作品,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

3 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當今新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社会发展、进步十分迅速,各种各样新的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美术教学中。其中,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前为了给学生看范画,教师往往要带十幅左右的范画。范画不易携带、保存,教师在这个教室上完课要将范画搬到另外一个教室,这样既不方便使用,学生接受信息又有限。有了多媒体后,教师可以在课件里加入大量的美术图片、文字、视频等,非常便捷地展示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再通过现场教授的教学形式,利用实物工具进行典型作品的现场制作,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其所学习内容。多媒体教学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得到了肯定,但也有一些弊端。如,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使用教师的范画,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画面里运用的技法;在教师板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如何书写,如何在黑板上画简笔画等。而应用多媒体教学就无法体现这些优势。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考虑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弊端,及时改进,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4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能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如,在教学情境方面进行创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美术题材进行创新,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创新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也可以加强学生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而言,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做好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是非常重要的。2)创新能力的锻炼。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魅力,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鼓励学生积极动手、主动学习,将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能力。如,在手工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现出作品的题材和特性,再结合自身的知识进行专业讲解,使学生对作品有一定的认知,并形成自己的思维特性,最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结合想象力进行创新。

5 鼓励自主探究

在中小学阶段中,某些中小学生表现出丰富创造力,然而另一些学生却习惯于模仿教师行为,欠缺对于美术的创新能力。为了激发自由创造力,教师需要运用多样的手段来鼓励同学们大胆创作,突破美术创作中的思路局限。教师在为同学们演示美术创作思路时,最好不要全盘展示画作的内容,而是保留某些联想的空间。同时,教师也应当尊重同学们在美术课上的主体位置,鼓励大胆进行自由联想和创造,把内心的深厚情感融于美术作品。

6 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体系,要考虑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拓与创新意识的提高;能否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能否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切实可行地实施操作。在培养中小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审美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辅导和评价学生美术作品时,应多用“非常好”“非常棒”“加油”“你一定行”等积极的、鼓励性的词汇,确保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指导学生开展美术创作、作品欣赏等活动,促进师生、生生之間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及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潮流中,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美术作为人类重要的素质之一,也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当前,我国基本上所有的中小学都开设了中小学美术教育,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待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余丰.农村中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6.

[2]刘迎春.我国中中小学民间美术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黄润生.农村中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艺术教育,2013,08:140-141.

[4]徐列文.浅谈中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A]..新教育时代(2015年11月总第5辑)[C].:,2015:1.

猜你喜欢

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现状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思维能力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农村中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