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安全疏散消防设计的探讨

2017-09-10宋丽芬

环球市场 2017年17期
关键词:消防设计措施

宋丽芬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安全疏散问题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问题,也是设计人员开展设计工作中最容易疏忽的一项问题。因此,建筑消防系统设计对维持社会正常秩序,保障人们生活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结合建筑的特点,科学的展开建筑消防疏散设计,使得各类疏散设施功能性可以得到全面发挥,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文章就建筑安全疏散消防设计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建筑安全疏散;消防设计;措施

1.建筑消防疏散的相关概述

1.1涵义

消防疏散设计的基本需要是对建筑火灾的情况进行预测,预测的主要内容由火灾的发生地点火灾的烟气流动情况,并根据这些的情况对一些基础设施进行设计,使得这些基础设施能够保障被疏散者的安全,使得建筑内部的人员可以自由、有序、无障碍的完成消防安全疏散,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1.2原则

建筑的消防疏散设计中,需要严格的按照疏散设计原则展开设计,保障设计的有效性,进而有效的规避安全隐患的发生,保障建筑内部人员的安全。首先,设计时,需要严格的安全消防安全技术规范进行设计,使得设计的基本內容能够达到消防安全规范的要求。其次,需要明确建筑内部的安全区域,使得建筑内部住户可以顺利的达到安全目的地,结合就近原则,使得住户可以快速步行到达安全区域。其三,针对建筑,需要减少对影响安全疏散的建筑材料进行应用,保障安全出口和安全通道的畅通性,并保障疏散设计中的材料使用,避免对一些易燃易爆的材料进行应用,尽可能的对隔热、不易燃的材料进行应用,为消防疏散提供宝贵的时间。

2.建筑安全疏散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楼梯、安全出口等地方相对不畅通

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楼梯和安全出口是非常重要的设计部分。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由于设计相对较为模糊,不够明确,很多楼梯都会占位它用,仅仅只留下一个人可以通过的出口,这样一旦建筑工程内部发生火灾等事故,就会严重影响建筑安全疏散工作。这也充分说明了建筑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其用途和正确使用的方式,没有详细地列出清晰的条例。另外,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为了提升其工作效率,对一些细节和自动灭火装置的安全和设计,经常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导致有些装置的功能无法充分地发挥。

2.2建筑安全疏散设计中指示灯较为模糊

其实,在每一个建筑工程内部中都会有很多的指示灯,以便发生火灾以后人们进行紧急疏散工作。但是,往往在建筑安全疏散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对安全指示灯的设计形式,并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设计的数量相对较少,没有起到指示的作用,这样对人员的疏散是非常不利的。

2.3电梯设计

电梯是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影响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质量。这主要是因为在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过程中,一些建筑工程开发商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往往增加了建筑工程的使用面积,有目的地减少了建筑工程的安全出口,或者安全疏散通道的宽度相对较为窄小,这样一旦建筑工程火灾发生的时候,就会严重降低建筑安全疏散的性能,很容易造成人员的伤亡。

3.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方法

3.1通道、楼梯及出口的设计方法

疏散通道的设计要尽量方便,防止不必要的弯曲和门槛,因为当火灾发生时,人们常常由于紧张,而迷失方向感,对撤离工作造成障碍,同时一些门槛也阻碍人员的撤离,人员常常发生绊倒,造成踩踏相关事故,再者一些弯道或是门槛会大大增加撤离的时间。

楼梯是疏散的主要通道,楼梯的材料应该不具有可燃性,同时楼梯与建筑内部的其他空间不应该相通,防止火势沿通道蔓延。同时要科学合理的设计楼梯休息平台,它是减缓疏散拥挤的缓冲空间,要保证足够的宽度和长度。

安全出口的设计要注重出口的清晰,要设置明显的标识,有些出口容易被误认为出口,要标识清楚,同时,在出口相接的地方出现镜子,避免产生错觉。通道的门要采用边轴门和弹簧门,开启门所用的力度不能超过22N。同时,在建筑的入口大厅处,要准确张贴平面图,标示内部通道、设备等,方便人员及时撤离。

3.2避难层的合理设计

避难层是实现建筑消防疏散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疏散安全的重要措施,针对建筑高度大于100米建筑的实际情况,由于建筑内使用人员多,竖向疏散距离长,因而人员疏散的时间长。为此,需要科学的对避难层进行设计,避难层设计过程中,需要满足主战举消防车的最高抬升距离不超过50米;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米,以便火灾时不能经楼梯疏散二要停留在避难层的人员可以采用云梯车救援下来。

3.3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一是選择合理的系统形式,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设计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17945-2010《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对于系统形式的选择,、综合型建筑及人员密集型建筑应选用电源集中控制的类型,或是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的系统。

二是合理选择相应的供电方式,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应选择消防电源,比如可以采用集中蓄电池组作为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电源,设置单独的供电回路。三是相关设备的安装要确定合适的地面高度,对于疏散通道的最低水平照度不应少于1lx,对于人员密集型的场所,其地面水平照度不用少于2.0lx,而楼梯间的水平照度应不少于5.0lx,对于避难层其照度要求更高。

建筑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大量的住户,但是受到火灾因素的影响,需要科学的展开建筑的消防疏散设计。因此,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将安全疏散作为重点设计的对象,尤其针对其设计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有针对性地展开建筑安全疏散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江福龙.建筑设计中的安全疏散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2:76-77.

[2]涂焱南.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6,06:119.

[3]杨乐.探讨建筑安全疏散消防设计的几个问题[J].山西建筑,2016,22:244-245.

猜你喜欢

消防设计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建筑消防设计审核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钢结构厂房消防设计研究
大型城市综合体消防设计难题及对策分析
浅析消防设计技术复核岗位工作现状及解决对策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