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成本控制分析

2017-09-10王玮

环球市场 2017年17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控制措施成本

王玮

摘要:当前,作为社会公共交通主要项目之一轨道交通,其运营过程承载着改善当前环境、为居民提供方便,同時缓解地面交通等重要任务,而对其进行投资具有运营成本高并且投资规模较大的特点,针对当前营运饱和的状况下,怎样进行有效的轨道交通运营成本管理成为行业的永恒话题。轨道交通运营进入成熟时期,其主要成本由电费、维修及人员三部分成本构成,而最为重要的成本就是对相关设备的维护修理所需物资的消耗,所以,对于这部分物资消耗的定额管理成为精益成本控制的关键,也成为行业营运的难点。

关键词:轨道交通;成本;控制措施

在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中,轨道交通具有快捷、准时、大容量等无可比拟的优点,极大地改善和拓展了城市的交通结构和生活空间。但是,建设成本始终是困扰城市轨道交通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研究如何控制其建设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己建成和在建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些控制空间。例如,做好设计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工期延误加强制度和组织建设,减少权力寻租现象和委托代理成本积极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国产化问题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成本可以大大压缩,从而保证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1 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特性分析

1.1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 主张人人平等的原则,为社会各个层次的人群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初期建设投资特别大,运营成本也很高,具有长期的社會效益,决定了政府作为投资者和运营者双重身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由政府主导。

1.2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具有明显的成本沉淀性和资产专用型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一旦建成,就难以将其占有的土地、相关设施等再做他用,容易成为沉淀资本,投资建设资产也很难移作他用,具有较强的专用性,这就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的周期也很长。

1.3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网络型产业特征

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结构必须合理,并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之间具有有效的连接才能发挥其自身的运营效率和设施利用率。

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本的构成分析

2.1 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前期工程费用包括上地使用费、动拆迁费用、绿化、管线迁移费用和交通组织等项目。其它建设费用包括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联合试运转费、科研费、勘察设计费、工程建设监理费、建设单位管理费以及引进技术和设备其它费等。土地使用费和动拆迁费用主要取决于城市轨道建设的占地面积以及所占用地的地价情况,尤其是后者对于前期工程费有非常大的影响。

2.2 区间费用

这部分费用由于地质状况等原因而波动比较大。区间建设费用因地下线、地面线和高架线的选择而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地面线建设成本最低,高架线其次,地下线建设成本最高,这是因为地下线往往施工量比较大。但即便同样是地下线,其建设费用也千差万别,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各个建设项目面临的地质状况不同、采取的施工方式也不尽相同。常用的地下线施工方式由明挖法、盾构法和矿山法。

2.3 车辆购置费

影响车辆购置费的主要因素有购置车辆数、运输距离、汇率等。由于目前国内轨道交通的车辆经常需要从国外引进,国产化程度比较低,这样就造成这部分费用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偏高。随着国内轨道交通车辆制造水平和设备国产化率的提高,这部分费用会有所下降。

2.4 车站及车站相关项目

车站的直接建设费用和车站的规模有非常强的相关性,规模越大,施工土方量越大,费用自然也就越高。同时,车站建设费用也和车站类型有关,地面车站、高架车站和地下车站的建设费用指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别。通信信号系统又分正线、车辆段、控制中心等几个不同部分,包括电源、接地、传输系统、公务通信、时钟系统、广播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等等。

3 做好轨道交通施工的成本控制工作

3.1 优化运营成本定额管理

在轨道交通建立定额成本管理,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严格执行标准,避免不合理费用支出的发生,不断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及设备使用率,减少人力、物料的消耗,并且将实际消耗与定额标准进行对比,结合实际物价水平及相关政策等因素,进行价格评价。在轨道交通运营中实行定额管理是一项漫长的工作,需要不断积累,并且需要全员进行创新、努力,并对实际标准值进行修订完善,以保证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作用。

3.2 降损增效合理控制成本

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劳动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减少人员需求、减少重合岗位、优化劳动力时间安排、减少管理层次,对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精简、引入第三方招标方式等;推进降损增效,减少轨道交通相关设备的修理费用,一方面进行技术改革与创新,提高维修效率,减少维修不足及日常材料损耗,对不同模式维修成本进行分析,以最优方式提升维修能力,避免叠加成本出现;另一方面,不断提升设备利用率,细化费用核算工作,拓宽成本计算范范围,准确核算完全成本,不断提高满载率,降低相关设备的折旧,合理配置设备,尽可能的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3 提高车辆、设备利用率

城市轨道交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车辆、设备购置价格昂贵,维修费高,如能提高车辆和设备利用率能有效降低成本。在运营方面,提高车辆满载率很重要,在客流量一定情况下,采用减少列车编组,增加列车载客率,能有效减少车辆的运营费和维修费,降低车辆折旧,在其他固定设备利用中,合理配备设备数量,减少构建成本,同时也减少了设备折旧成本。同时,车辆、设备更新和基础设施改造要合理,确定更新和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尽量延长原有车辆、设备和基础设施使用寿命,不盲目浪费资金,提高利用率。

综上所述,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的探讨,有针对性的对运营成本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合理有效控制运营成本的措施和建议。企业只有对运营成本进行良好的把控,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春燕.上海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控制刍议[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07:9-11.

[2]周裕倩.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本控制研究[D]. 同济大学,2006.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控制措施成本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液压系统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航道整治工程齿形构建安装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市政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