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有精馏装置的自动复叠制冷循环分析

2017-09-10柳江峰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7年8期

柳江峰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具有精馏装置的自动复叠制冷循环,制冷剂选取三氟甲烷或者R-134a。使用热力学分析新循环,这样就能够建立质量和能量的平衡方程。主要分析了系统制热能效比、吸气的温度、混合工质配比等一系列影响。

关键词:精馏装置;自动复叠制冷系统;热力学分析

一般情况下,零下四十摄氏度的温度环境通常会使用复叠制冷系统,它能够根据不同的温度区而使用在不同的领域,例如保存低温生物、冷却传感器以及在低温环境中测试物品与材料的性能等。复叠制冷系统一般分别两种装置:一种是多循环复叠式,这是一种两级系统,高温循环的工质主要是R12,低温循环的工质主要是R13,两者是通过冷凝蒸发器耦合在一起的。但是这种装置系统也有其弊端,在使用时需要同时启用两台压缩机。另一种是自动复叠式,其冷凝剂的工质主要是非共沸混合,它在使用时只需要使用一台单级压缩机。由于多级的分凝循环无法有效分离低沸点和高沸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式自动复叠式循环系统,它可以使用一种压缩机实现多级分凝,并且只使用一个精馏装置。混合工质使用在精馏装置中能够代替多級的分凝,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分离速率。

1 具有精馏装置的自动复叠制冷循环

具有精馏装置的自动复叠制冷循环工作流程:先使用A压缩机将非共沸混合工质经过压缩处理,再进入B冷凝器中进行冷凝处理,处理得到的汽液混合物置入F精馏塔进行加热,之后节流进入塔内,将其进行精馏分离处理后,塔顶会逸出高纯低沸的气体,塔底会流出高沸点液体,该液体会经过低压冷却之后蒸发,蒸发过后先在精馏塔中进行运转,再和低压气体进行混合,这样就能在低温下蒸发,将塔顶逸出气体进行冷凝处理,得到的液体再经过换热器进行过冷处理之后节流蒸发,这样皆可以实现低温。新式精馏装置的自动复叠冷循环系统,它具有的精馏装置可以相当于多级分凝器,能够较好地分离低沸点和高沸点,此外,还能避免蒸发器堵塞。

2 分析新循环热力学性能

在分析之前,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循环工质,此次研究所使用的制冷剂主要是采用氢氟烃,使用R-134a作为高沸点组分,使用三氟甲烷作为高沸点组分。使用PTg方程计算热力学性能,根据有关资料提供的实验数据拟合R-134a与三氟甲烷的互相作用。为了计算的简便性,本文将计算条件作以下假设:

①将压缩过程的绝热效率控制在70%左右;②忽略液体流动以及冷凝过的压力损失,其余连接管道以及换热器的压力损失情况作如下考虑:14-11的压力损失为4kPa,11-6的压力损失为2kPa,6-8的压力损失为3kPa,8-0的压力损失为1kPa,7-5的压力损失为4kPa,将急流装置中的压力损失设定在21kPa,这样就是3-4的压力损失为21kPa;③假设从塔底流出的液体为饱和液体,塔顶逸出的气体为饱和气体;④E蒸发器和G蒸发器侧口出来的蒸发汽体为饱和汽体;⑤换热器的传感温差值作以下假设:6-9的温差值等于5,9-8的温差值大于等于3,4-(5+7)/2的温差值大于等于2,3-0的温差值大于5,12-8的温差值大于等于5,2-3的温差值等于5。按照换热器以及蒸馏装置的质量联合能量守恒定律能够建立方程组,只要将方程组解开,就能得到循环系统各点的参数,进一步求出压力比例以及系统制热能效比。

3 分析影响新式循环系统性能的因素

根据前面所做的一系列理想值的假设,设定冷凝器的出口温度为四十摄氏度,蒸发器的压力为一百四十千帕,精馏塔顶的三氟甲烷的浓度为99.66%,在以上设定条件下,分析影响新式循环系统性能的因素。

3.1 混合物组成

在分析影响混合物组成的因素时,需要确保精馏塔压力以及稀奇温度的固定值保持不变。此外,还要使得冷凝器与压缩机的能量平衡,当升高吸气温度时,就相对提升了制冷剂的焓值,为了二者的平衡,就需要同时提升制冷剂的焓值。同时,随着吸气温度的提升,系统制热能效比减少幅度不是很大,因此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影响性不大。

3.2 精馏塔操作压力

如果三氟甲烷的浓度为52%时,精馏塔操作压力越高,就会拉近饱和汽液相线之间的距离,这样就会缩小汽液相间浓度差,加大了分离的难度,也会抬升精馏塔内的压力,进一步提升塔底低沸点组分三氟甲烷的浓度,使得三氟甲烷无法足量进入蒸发器,降低系统制热能效比。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具有精馏装置的自动复叠制冷循环,该系统的精馏装置可以有效分离低沸点和高沸点。研究的制冷剂选取三氟甲烷或者R-134a。使用热力学分析新循环,得到的结论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如果低沸点在混合物组成中的含量增加,系统制热能效比提升,就必须相应提升压缩机压比;②如果压缩机的稀奇温度不断上升,统制热能效比减少幅度不是很大,因此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影响性不大;③精馏塔操作压力越高,就会拉近饱和汽液相线之间的距离,提升塔底低沸点组分三氟甲烷的浓度,使得三氟甲烷无法足量进入蒸发器,降低系统制热能效比。

参考文献:

[1]董恒一,韩志涛,吕国荃,等.复叠式制冷循环在DSC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7,16(28):126-128.

[2]陈曦,王海霞,王海涛,等.NH3/CO2复叠式制冷循环系统的热力性能分析[J].低温与超导,2016,03(16):55-59+87.

[3]郑大宇,陈烁.自复叠制冷系统工质运行浓度变化的研究[J].制冷,2015,02(28):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