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环境微生物学的教学创新

2017-09-10刘辉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创新

摘 要:基于相应的高等职业学校环境监察和评价专业《环境微生物学》的课程特征,就相关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引导理念的基础上,就当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进行相应的分化,就相关的教学途径的创新思维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究。

关键词:《环境微生物学》;创新;教学方法

《环境微生物学》是门主要探究环境污染过程中微生物的学科,是很多高职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和环境监测专业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相应的环境破坏处置方法和监察检验方法的核心内容,将理论、实践、应用集于一身。经过对这门课程的研读,可以让学生明确环境中微生物的相关基础理论,学到更多有关环境微生物技能在环境维护中的作用,就包含“三废”在内的微生物整治和综合使用的技术、微生物在环境监察中的作用,而且还能让学生养成环保理念和科学化解污染情况技术,这样能够培养学生使用环境微生物中的知识去化解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难题。开设这门课程能够很好的为学生研读其他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间接展现着这门课程知识的重要性和试验办法及技术的运用特征。就相应的文件指出,开展职业教育就是要以就业为主要目标进行,在目前看来,这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趋势。

1 高等职业学校《环境微生物学》教学中发生的隐患

就以前开展高等职业学校《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时,各学校的知识的明确和技能培训等都有相应的侧重点,有的学校主要就是培训学生掌握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但是就理论知识的功能却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有的学校又是比较注重到岗环境微生物职业需要的技能,就学生的长远发展没有引起相应的思考;而有的学校则还停滞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中,就学生基本知识的明确方面较为注重,因此就导致无法满足高职教育的相应需要;有的学校又是没有融入相应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进行教学是使用“较为全面”的知识讲解方法,最后就造成学生好像对什么都有印象,但又好像什么都不太懂;部分学生觉得此课程较为注重理论方面,在开展工作时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就课堂教学中就没认真听课,总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这样就对教学成效造成很大的影响。

2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思路创新

就以上相应情况,要对整堂课程进行反省,就相应的理论教学、实践操作过程实行必要的探讨和变革,努力将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经过高职教育培育的学生是市场较为需要的、抢手的、有相应特长素养极高的就业者和技能型专用人才的精神进行相应的落实,这样可以为今后获取很好的教学成效奠定相应的基础。

2.1 创新教学方法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强调:“在各式各样的高职院校中,人才培养就应该放在首要位置,教学工作应该要重点进行开展,其他的变革工作都应该围绕教学变革进行开展,增强品质是永远不变的”。为有效增强《环境微生物学》的教学品质,要让学生的学习成效得到相应的保障,将教学变革中那种传统的 “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变革为项目教学方法。

所说的项目教学方法,就是通过完毕项目实行教学,其明显的特征就是“将项目置于主要位置、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就是课堂的主体”,改善之前的被动教学状态,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主动合作、突破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教学成效明显显示,教师要依据实际情况从爱你过硬的角度思考并设定相应的教学任务,就是从发展层面上思考设定微生物实验室的设定和“三废”的相应整治情况评定,从技能仿效层面思考设定微生物降低污染物功能的测定项目;就技能操作层面上思考创设环境微生物检测和环境微生物测验和评定项目。

2.2 创新实践教学

2.2.1 在进行实验实践时,教师就要依据教学纲要创作相应的实验教学短片。在实验开始前,引导学生观赏相应的实验教学短片,这样才能更直接的明确实验的实际操作特征,逐步强劲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2.2 学校要定期选择此课程的科任教师到相应的单位挂职训练,明确目前环保单位对此岗位实际需要的知识,联系学生就业之后回馈的信息,在相应的教学过程中模仿就业岗位情境创设此课程相关的实验实训基地,而且还要在校外创设相应的實习基地,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相脱轨的状态进行规避。

3 结束语

经过以上创新活动的相关描述,增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意向,这才能把专业的知识教授与学生,并且让各种综合素养达到较强的教学成效,才能很好的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度。

就目前情况来说很多学校就《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方式的探究一般都是针对本科院校的学生,但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论过少。所以,就应该讲理论和实际进行相应的融合,这样才能将以就业为导向的观点进行较好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杨万红,郑鄂湘,潘丽燕,方英.以就业为导向创新高等职业院校《环境微生物学》教学[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7):92-94.

[2]宋增福,张庆华,邱军强,等.突出专业特点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28-130.

[3]靳振江,朱义年,游少鸿.以应用为导向的环境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89-90.

作者简介:

刘辉(1976- )女,湖南冷水江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环境生态。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创新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