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2017-09-10唐守强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治理问题

唐守强

摘 要:随着我国废气治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药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废气在治理上有了较大的进展,但由于溶剂废气排放量较大,而且作为废气治理领域的难点问题,对于溶剂废气的治理效果不理想。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

关键词:医药化工;溶剂废气;问题;治理

1 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的排放特点

1.1 排放量大、点多,无组织的特点

在医药化工行业中会大量消耗溶剂,而每台生产设备都有可能成为溶剂废气的排放点。如果一个企业有众多设备,不难想象其溶剂废气排放点会有多少。这些溶剂废气不仅浓度较高,而且处于低空无组织的排放状态。

1.2 排放不稳定

溶剂废气的构成成分比较复杂,而且无论是污染物的浓度,还是污染物的种类,变化都比较大,即便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套装置,其排出的污染物性质也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

1.3 影响范围广

溶剂废气通常气体的性质为恶臭,这些气体具有较低的嗅阈值,极容易扩散,从而造成溶剂废气排放的污染范围比较广。

2 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问题分析

近年来非水溶性的废气处理方法有很多,其中有有机溶剂吸收法和碳纤维吸附法等,这些方法虽然相对比较完善,但是其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冷凝法具有操作简单、节约成本的优势,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其冷凝效果的变化幅度比较大,很有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冷凝效果;碳纤维吸附法和有机溶剂吸收法具有投资大、成本高、效果好的特点,但是其适用场合受到了局限。

因为现存的非水溶性溶剂废气的治理技术缺少一定的有效性及经济性,所以,许多企业为了使非水溶性溶剂废气的排放符合相关标准,采用的废气治理设施比较简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简易的设备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其缺点也较为明显,不适合长期使用,大多数情况是在环保检查时应用此方法来敷衍了事,例如碳纤维吸附法没有充分考虑碳纤维的再生问题,柴油吸附法没有充分考虑处置废柴油等。个别医药化工企业为了满足环保要求,甚至采用应急处理、停产、限产等不正当的方式。环保监管一旦松懈,就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加重环境污染程度。

对于医药化工产品来说,其具有更新快、种类多、批量小的特点,小批量生产的方式就决定了其可以随时改变单元设备,从而进行其他产品的生产。许多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情况下,隐瞒生产所造成的环保问题,这样就造成了环保管理部门无法掌握企业的实际排污情况。

3 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治理措施

3.1 完善溶剂废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①针对于医药化工行业自身的生产特点和溶剂废气的排放特点,并对医药化工行业废气污染整治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有效结合,充分的运用生产和环保科技发展的一些新成果,进一步对溶剂废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完善,使其对医药化工行业具有普遍性指导作用;②从规划选址、总平面布置、工艺方案和生产技术、环境保护、公用工程配套、消防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环境监测等方面规范医药化工企业的基本建设要求;③从废气污染防治技术路线选择、处理工艺设计、工程施工和验收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规范废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要求。4)采取清洁生产、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全过程控制废气治理技术路线,优先采用能源、资源节约型的废气治理技术;④从医药化工行业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角度出发,对废气治理、废水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置进行综合治理,防止污染转移和二次污染。

3.2 规范基于提高门槛的技术要点

除了必要的总量与标准建设之外,提高技术规范与行业准入是一种有效地对企业的监管与保护,同时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提高企业自发的遵从度,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总结以往医药化工行业废气污染整治方面的经验教训,综合考虑医药化工行业生产特点和溶剂废气排放特点,结合生产、环保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制定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②从废气污染防治技术路线选择、处理工艺设计、工程施工和验收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规范废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要求。

3.3 制定基于总量控制的排放标准

①增加医疗溶剂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项目,利用重量控制的思想对不同类别的污染物排放进行表征,并根据环境容量规定其标准化排放红线。②从源头把控,根据物料衡算的方式对溶剂回收与使用消耗的数量进行测定,以此来代表其对环境的排放贡献,进而建立更为科学与合理的排放标准体系与具体的操作原则。③对区域以及具体的企业进行总量控制,并对具体的工艺以及设备的运行情况進行监管,杜绝企业人为的偷排盗排,尤其是以稀释的方式做到“达标排放”等环境违法现象。

3.4 紧抓源头,分类收集

现阶段,医药化工企业对废气的来源并未探根寻底,导致所有的废气全部进入末端处理,处理量大、组分繁杂,大大增加了废气末端处理的难度。因此,在提升溶剂废气处理技术水平的同时,还应该从溶剂废气的源头寻因。当前,医药化工企业由于资金有限等原因,大部分生产车间建造过程并未进行系统的概念设计,无法保证工艺与工程紧密结合,导致生产过程中极大一部分溶剂废气产生点被忽略。因此,为了加强医药化工行业的溶剂废气治理,企业要提高对车间建造的概念设计关注,提升工程技术实力,加强企业员工的管理培训,从而控制溶剂废气的源头,降低末端溶剂废气治理难度。

3.5 提高治理水平,积极开发新技术

目前冷凝法、吸收法和吸附法作为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处理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对反应器、冷凝器、吸收剂及吸附剂等的改时,有效的提高了溶剂废气处理的效率,降低了治理成本。当前在医药化工溶剂废气治理过程中,催化氧化法具有较高的净化效率,在溶剂废气末端治理中应用十分广泛。在一些低浓度、低毒性及成分复杂混合废气中生物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对一些低浓度有机废气和恶臭废气处理中,等离子体技术以其高处理效率及较好的经济性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因此需要加深对等离子体技术的深入研究,并使其在医药化工行业中广泛推广应用。同时加快推动溶剂废气协同处理工艺的发展,并使其在溶剂废气处理中进行大规模的应用。

3.6 废气收集及治理

①对每个车间的冷凝器出口、高位槽排空口、储罐排空口、水冲泵密封后排空口、反应釜排空口和污水处理站调节池、格栅井、吹脱池等废气统一收集后,送入废气处理中心经过二级吸收,尾气由风机牵引送入烟囱高空达标排放。②对无组织排放的部位,如压滤机,建一个密封的小房间,在其正上方接入废气主管,根据需要进行抽风吸气;离心机由敞开式改为密封式,在离心机旁做一个储罐槽,储放离心后的母液,储罐的排空口接到废气主管。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医药化工行业所产生的废气,主要是溶剂废气其严重污染着环境,治理起来难度也非常大。本文重点对医药化工行业的有机废气生产和排放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出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元群,康颖,吴斌,刘劲松.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04):93-95+100.

[2]郭微.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10):191-192+219.

[3]戴小平,郑磊,黄深琪.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16(03):193.

[4]黄锋,卲荣飞,吕鸿鸣.浅谈医药化工行业的有机废气处理[J].科技信息,2013(19):436.

[5]朱家伍,张杰.浅议医药化工行业的有机废气处理[J].科技展望,2015(03):33.

[6]陈伶利.医药化工行业的有机废气控制及处理[J].化工管理,2014(24):209.

猜你喜欢

治理问题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避开“问题”银行股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