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火炬单元燃料气能耗分析及应对措施

2017-09-10欧岳衡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火炬能耗

欧岳衡

摘 要:根据企业火炬系统设计特性,结合火炬单元燃料气能耗数据分析,指引出火炬节能降耗的方向。通过采用先进的设施、优化操作条件、减少长明灯燃烧个数,火炬单元每天燃气量控制在3000 NM³,相对投用前期每天节省燃气量将近1300 NM³。如何进一步降低火炬单元的能耗损失,这就需要我們在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施间歇性熄灭火炬长明灯的方案。

关键词:火炬;燃料气;能耗;长明灯

1 点火系统

火炬系统设置两套点火系统:高空自动点火系统一套,地面爆燃点火器一套。火炬系统可实现高空自动点火、就地手动点火及远程点火三种方式。并且随着火炬系统技术的发展,引进了两种模式:长明与非长明节能模式,这两种模式可根据生产状况任意切换。

1.1 自动点火

1.1.1 高压、低瓦、酸性气火炬管网气压力高≥0.004MPa ,点火信号时,长明灯燃气阀自动打开,FCS系统通过高压点火器自动点火3次(点火时高压点火器燃气阀打开,发弧装置动作),每次持续30秒,间隔10秒。高低压、酸性气火炬长明灯中每组只要有一根长明灯温度信号≥100℃时,自动停止高压点火器发弧,同时关闭高压点火器燃气阀,避免点火器长时间工作导致烧坏。若自动点火3次,长明灯没能点燃(长明灯温度信号≤100℃),FCS系统则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1.1.2每套火炬8小时自动循环点火1次,用于检测火炬点火系统是否完好。

1.2 手动点火

1.2.1 在中控室和燃料气回收设施操作室设火炬硬手动远程点火按钮,在火炬现场控制箱设点火按钮,特殊情况下操作人员,现场强制点火。

1.2.2 由现场操作人员,调整仪表风与燃料气的混合比,通过地面点火器爆燃管点燃长明灯。

2 火炬能耗分析

2.1 火炬单元能耗

根据企业火炬单元投用后的燃料气能耗数据,结合运行部实际使用情况,分别核算出开工期间火炬单元总的燃气量与长明模式下的能耗,以此为理论依据预算出最小能耗损失76.83615万元/年。

2.1.1长明灯能耗

在生产期间干扰因素较多,为获取真实数据,得到可靠结论,故取2.1日-2.15日时段的数据作为长明灯能耗依据。

2.1日-2.15日属于生产正常期,管网无补燃料气操作,火炬保持10盏长明灯,日平均能耗5686.7 NM³,折合三盏长明灯,即按火炬长明设计高低瓦、酸性气各保持一盏常年长明,其能耗76.83615万元/年。

2.1.2 其他能耗

其他能耗包括两个方面:酸性气火炬的掺烧伴烧,放空管网的补燃气。企业开停工期间,其他能耗占总能耗的一半以上。但在生产正常的情况下,酸性气直接进入硫磺回收装置,进行回收,不存在酸性气火炬的掺烧及伴烧,也不存在放空管网补燃料气,他能耗可以忽略为零。

3 节能降耗措施

3.1 燃烧方式

长明灯:考虑到传统的长明灯能耗高、抗风能力弱的情况,火炬单元共设置10节能型长明灯,设计流量3 NM³/h,这种长明灯很好的应用文丘里原理,大流速引射大量空气,充分混合,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也能保证长明[1]。

酸性气:由于酸性气不易点燃的特性,避免浪费燃料气,通过对酸性气放空流量在线分析,与伴烧燃料气的量进行比例控制,达到酸性气充分燃烧的目的。

3.2 减少长明灯

火炬单元投用后,各长明灯能基本保证长明,但问题是燃气量每盏高达30 NM³/h,远远超出设计的每盏3 NM³/h。生产后期,为进一步减少火炬单元燃料气的损耗,火炬单元高低瓦、酸性气各保留2盏长明灯,长明灯每天燃气量控制在1900 NM³,每天节省燃气量将近1300 NM³。

4 深度节能—间歇性熄灭火炬

4.1 影响因素

通过对国内炼化行业火炬情况的分析,结合企业火炬单元工艺本身设计以及开工期间火炬的实际使用情况,影响间歇性火炬熄灭的原因总体可划四点,其一,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与FCS系统掌握的程度。其二,装置或球罐罐区大量放空,自动点火与远程手动能否快速有效点火。其三,自动点火、远程点火都失效的情况下,操作人员能否现场快速有效爆燃点火。

4.2 问题原因

4.2.1 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不达标,

火炬单元作为炼化企业安全生产的最后屏障,当装置或球罐区大量放空时,放空管网压力≥0.004MPa,FCS与DCS会立即报警与自动点火等操作,由于装置与火炬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缺乏与操作技能不达标,造成装置或球罐区的误操作、FCS系统数据的监控与操作不到位,都将会造成事故的扩大化,所以该为主要原因之一。

4.2.2自动点火与远程点火系统失效

由于装置大量放空或球罐区安全阀起跳,造成大量排往火炬,若此时火炬自动点火失效或远程手动点火时间过长,然而放空气体距离火炬仅有1.5 ~ 2.0公里,火炬气流量达70米/秒 ~ 100米/秒,即传输时间只需15秒 ~ 20秒,将会直接导致大量瓦斯外排,影响极其恶劣,所以自动点火与远程手动点火失效为主要原因之一。

4.2.3 地面爆燃操作不熟练

当自动、远程都失效的情况下,大量瓦斯气排往火炬,地面爆燃点火作为点火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需要操作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手动爆燃点火,所以地面爆燃不熟练为主要原因之一。(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4.2.4 三套点火系统维护不到位

当装置或罐区放空到高压瓦斯管网、低压瓦斯管网、酸性气管网时,都经过点火系统的现场温度压力等检测仪表、气电动阀门、系统(DCS、FCS)数据采集运算[4],然后火炬手自动点火,最后达到保护正常生产的目的。点火系统维护的情况,直接影响火炬点火能否成功,所以三套点火系统维护不到位为主要原因之一。

4.3 制定措施

间性熄灭火炬是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但问题是怎样长期保证点火系统成功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可制定以下解决措施:

措施一:A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火炬试点周期,确定火炬长期保持备用状态

B要求系统厂家培训(DCS/FCS),保证人人会操作

C 定期针对火炬安全培训,强化火炬安全意识

措施二:A加强仪表管理,定期对仪器仪表进行校验

B 强化仪表设备台账管理

C督促维保工作,要求定期对设备仪表维护保养

措施三:A定期开展火炬单元操作演练,提高操作水平

B制定火炬操作规程

措施四:A狠抓劳动纪律,制定火炬系统奖惩制度

B突出火炬单元设备仪表交接班制度

C严格执行巡检制度,责任到人

4.4措施执行

4.4.1 为警示操作人员对装置放空的监控,将装置放空动作信号送入火炬FCS系统

4.4.2 制订每日对火炬自动点火系统进行试验,保证紧急点火的成功率。

4.4.3 针对酸性气火炬特异于其他种类火炬(易下沉、有剧毒、燃点低、不易点燃),结合实际工艺条件,可以考虑保持长明模式。

4.4.4 由部门安全工程师带队,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保证每个学员2学时/周。

4.4.5 部门技术人员对火炬进行操作方面的培训,提高各职工操作水平,从而对活动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4.4.6加强和装置及调度的联系,及时调整,及时向调度请示反映情况。

4.4.7 对仪表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部门并制定新考核办法,责任到人,并且該项考核与维保单位的维保费用相关联,督促维保人员定期对系统与现场设施进行维护保养。

5 结论

通过对火炬单元燃料气能耗的分析,得到火炬节能降耗的方向。首先控制火炬长明灯燃气总阀,再到逐步减少长明灯的燃烧个数,最后到间歇性熄灭火炬长明灯,尽管这些措施都取得不错实际效果,也在企业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这都是建立在火炬点点火系统可靠性、操作管理得当的基础上的。所以在当前这种“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大环境中,企业这样的经验对于大多数炼化企业而言有着普遍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侯凯峰,蒋荣兴,等.大型炼厂能耗特点分析及节能措施探讨[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9,39(9):46-50

猜你喜欢

火炬能耗
传递火炬
水下飞起滑翔机
一种通信机房智能能耗管理网关技术
气象参数对成都地区办公建筑能耗的影响及预测
高举星星火炬跟党走
星星火炬伴我行
O2O能耗平衡论
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降4.2%
《小火炬》“我是插画王”大赛
《小火炬》“我是插画王”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