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磺酰胺类染料中间体的合成与表征

2017-09-10朱佳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合成

朱佳

摘 要:联苯胺是二氨基联苯的俗称,具有强烈致癌作用,是燃料合成中间体。本文以乙酰苯胺和间苯二胺作为原料,经过磺酰化、酰胺化以及脱乙酰基,合成一种能够替代燃料联苯胺的中间体N,N'-1,3-苯基二-(4-氨基)苯磺酰胺,进行酰胺化反应条件的优化,经过元素分析与质谱、核磁表征进行结构的明确。

关键词:染料中间物;替代物;间苯二胺;合成

对于染料与相关中间体的致癌毒性,许多国家都出台了严厉禁止的政策与法规,在不能够利用联苯胺作为染料合成中间体的情况下,对代用染料与中间体的研究变得空前火热。主流研究中,中间体的替代主要有两个途径,第一个是采用毒性相对比较小的联苯胺衍生物,第二个是采用非联苯胺的二氨基化合物。其中,第二种能够避免联苯胺母体结构,因此具有创新研究意义,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1 总体反应路线

笔者采用避免联苯胺母体结构的方式,作为染料中间体的替代物,以下为总体反应路线:

2 试验

2.1 试剂与仪器

试剂采用乙酰苯胺、邻甲氧基苯胺、间苯二胺,均为化学纯CP与分析纯AR。

仪器采用显微熔点测定仪、红外分光光度计、元素分析仪、质谱分析仪以及核磁共振仪。

2.2 实验步骤

2.1.1 N,N'-1,3-苯基二-(4-乙酰胺基)苯磺酰胺的合成

在三口瓶中装入搅拌器、回流冷凝管以及温度計,将2.0g/0.018mol的间苯二胺加入瓶中,再添加15mL的丙酮,充分搅拌并加热溶解。冷却到室温之后,用滴液漏斗添加溶于30mL丙酮的9.0g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加入吡啶控制溶液为弱碱性。反应过程中,温度自动上升到50℃,并保持该温度持续反应。利用薄层色谱法进行检测,5h之后,间苯二胺原点消失达到终点。

2.1.2 N,N'-1,3-苯基二-(4-氨基)苯磺酰胺的合成

在三口瓶中装入搅拌器、回流冷凝管以及温度计,将8.0g缩合物加入瓶中,并添加3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搅拌并溶解,加热2h,将反应液进行冷却处理,倒入烧杯中,添加稀盐酸,将pH调节到6-7。之后析出白色沉淀,抽滤干燥后得到6.0g的产物。随后利用无水乙醇混合溶剂进行重结晶,最终得到N,N'-1,3-苯基二-(4-氨基)苯磺酰胺纯品。

3 结果与分析

磺酰胺类燃料的中间体合成必须经过氯磺化、磺酰胺化,并进行水解获得。其中氯磺化与水解反应工艺比较成熟,基本没有优化的余地,主要对磺酰胺化反应进行探究。

3.1 试剂选择的影响

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在相同条件下,添加水、丙酮以及甲苯溶剂,测量反应产物的收率。从特性来看,丙酮比较容易去除,因此试验采用作为溶剂丙酮。此外,酰胺化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氯化氢气体,可以选择吡啶作为缚酸剂,确保反应处于稳定的弱碱性环境中。

3.2 反应物用量的影响

控制间苯二胺的用量为2.0g,控制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h,通过控制变量法改变反应物用量,即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的用量,从试验可以得知,当控制反应物的用量与间苯二胺比例为2:1时,产物的收率为最大值。因此在反应物的用量上,选择n(对乙酰氨基磺酰氯):n(间苯二胺)=2:1的比例为最适宜条件。

3.3 温度与时间的影响

研究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采用2.0g间苯二胺与9.0g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同时改变反应温度与时间,来探究产物收率,从试验能够得出,反应温度与反应时间均对产物收率具有一定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越低、反应时间长,则反应发生得越不充分,即产物的收率越低;而反应温度越高,反应时间越少,收率有所提升,但不是最佳值。在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5h的情况下,反应进行地最为充分,即产物的收率最高,达到了86.6%,温度过高明显会导致磺酰氯分解,降低产物收率。

4 结语

综合全文,利用乙酰苯胺和间苯二胺作为原料,反应合成燃料中间体的替代物N,N'-1,3-苯基二-(4-氨基)苯磺酰胺,该方法操作非常简便,且成本比较低,产物收率比较高,纯度高,适合应用与工业生产。此外,最佳工艺条件为: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与间苯二胺比例为2:1,且反应温度应当控制在50℃,反应时间最好不超过5h,这种情况下能够充分提高产物收率。

参考文献:

[1]李云霞.磺酰胺类染料中间体的合成与表征[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0(1):40-41.

[2]孔祥文,滕雅娣,张志刚,等.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的合成[J].沈阳化工大学学报,1998(2):117-121.

[3]胡建立,孟祥尚,王波.含磺酰胺桥类染料中间体的合成与表征[J].精细化工,2007(6):37-38.

猜你喜欢

合成
三乙烯四胺接枝型絮凝剂制备及其对模拟焦化废水处理
丙酮—甲醇混合物萃取精馏分离过程合成与模拟
综合化学实验设计:RGO/MnO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考察
八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
满文单词合成系统的设计
新型三羟甲基氧化膦衍生物阻燃剂的合成研究
量子化学在电致发光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钛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乳化炸药中乳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进展
第三主族元素晶体材料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