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薄花纹板的试制

2017-09-10陈国涛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17年8期

陈国涛

摘 要:介绍了1780热连轧生产线1.5mm规格花纹板的研发情况。通过开发花纹辊标定程序和卷取机卷径计算输入模式程序、设备精度维护、优化负荷分配、优化卷取参数、提高卷形质量等方法,成功轧制1.5mm花纹板,并已批量生产,为我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花纹板;负荷分配;豆高

1 轧前准备

1.1 程序的开发

1.1.1 增加精轧F7机架花纹板标定模式

由于精轧更换工作辊之后需要对辊缝进行标定,而正常标定程序设定的压力较大,容易造成花纹辊裂纹、崩边等问题,因此特开发了一套适合花纹辊标定的程序(Diamond Plate Mode),当更换完花纹辊之后,点击“Diamond Plate Mode”进行标定。既保证了辊缝清零,又避免了花纹辊裂纹、崩边等问题。

1.1.2 增加卷取机卷径计算输入模式

由于花纹板较普通平板多出豆高部分高度,造成系统按普通平板厚度计算出的跟踪、卷径错误,导致卷形不良、带钢尾部冲击设备等问题的出现。为了解决花纹板轧制时出现的卷曲问题,特在卷取机HMI操作画面中添加豆高输入对话框,根据计算及实测修正豆高输入值,保证良好的卷形。

1.2 设备精度维护

1.2.1 水系统

薄规格带钢的温度下降很快,为保证FT7的命中以及轧制的稳定性,必须确保机架间不能有水泄露到带钢表面上。安排减薄辊役之前,要将损坏的刮水板及时更换,漏水的管道及时处理。

1.2.2 轧机间隙

轧制稳定性与轧机间隙有很大关系,而目前国内很多轧线对轧机的控制以半年为周期,通过更换轧机滑板来实现。我公司1780生产线在以半年为更换周期的基础上,建立了轧机稳定性评价方法,对稳定性不达标的机架及时进行轧机窗口测量,对窗口间隙超标的机架更换滑板、調整间隙,轧机稳定性得到了逐渐提高。

1.3 加热制度

①为降低变形抗力,在轧制花纹板时应提高轧制温度,花纹板生产前一小时加热炉提温。

②要求设定RT5温度在1100±20℃,但实际出炉温度在1120℃左右。

③冷料在炉时间不少于120min,炉压微正压8Pa;头尾温差、上下表面温差不大于30℃。

1.4 辊役安排

按照烫辊材—过渡材—主轧材顺序安排辊役,为保证板形,主轧材(1.5mm)一般控制在不超过300T。

2 工艺参数

2.1 工艺参数制定依据

①为保证稳定穿带,提高FT7命中率,要求终轧温度不宜太高。

②由于花纹板表面容易积水,影响卷曲温度的测量及表面检查仪的检测,因此层冷选用前部集中冷却模式冷却。

③层冷水容易引起1.5mm带钢头部翘头,带钢头部给定5m不冷却。

④降低工作辊冷却水量,减少带钢热量损失,保证印花机架有较高轧制温度,提高豆高高度,减少轧辊剥落与掉肉。

2.2 轧制工艺参数

①机架间冷却水全部关闭;机架间除磷水全部关闭。

②调整负荷分配,保证印花机架F7压下率在16%以上。

③卷取机夹送辊辊缝按照成品厚度手动给定(按公式计算:基板厚度(mm)+豆高(mm)+常数),侧导板压力设定为正常值的90%,夹送辊压力设定为正常值的95%,张力设定为正常值的95%。

④除磷泵正常投用;除磷压力≧18MPa。

⑤层冷水采用前段集中冷却,头部5m不冷却。

2.3 负荷分配

3 外观尺寸检验结果

3.1 带钢尺寸实测结果

从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带钢的厚度公差完全符合标准的要求,实测豆高也完全符合花纹板豆高不小于基板厚度的0.2倍的标准要求。

3.2 不平度检测

现场开平检测,平整开卷15卷中12卷浪形正常,占总卷数的80%;头尾不同程度的超标浪形3卷,占总卷数的20%。浪形超标的3卷须平整矫直。

3.3 表面质量

经表面检查仪逐卷检查和进线开卷观察带钢表面,表面质量良好,可以达到标准规定的较高精度的表面质量。

4 结论

通过对花纹板生产技术要点的分析研究,解决了花纹板极限薄规格的生产工艺、程序开发、生产工艺优化、卷形优化等关键问题,现场轧制稳定,从几次试轧生产的结果来看,我厂所研制生产的花纹板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标准的要求,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