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司马承祯的养生观

2017-09-08广西玉林市医学情报研究所研究员沈尔安

长寿 2017年8期
关键词:三戒收心长生

文/广西玉林市医学情报研究所研究员 沈尔安

司马承祯的养生观

文/广西玉林市医学情报研究所研究员 沈尔安

司马承祯(公元647-735年),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唐代温县(今河南温县)人,著名道教理论家。他自幼好学,淡于仕进,终出家为道士,师事潘师正修炼辟谷导引服饵之术。后遍游名山,隐居于天台。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几代君王均仰慕其名,多次召至京师,垂问治身、治国之术,并大加赞赏。89岁那年卒于王屋山,谥“贞一先生”。 著有《坐忘论》《修生养气诀》《天隐子养生书》等,对所谓神仙及其养生术做了不少通俗、精辟、系统的阐释。

1.修道“以长生为本”。 司马承祯指出:“夫人之所贵者,生也。”“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乐也,人之大福也。”生命对于人来说最宝贵的。他进一步说:“生之所贵者,道也。 ”“人之有道,如鱼之有水。”即若想长寿须讲究养生之道。因此,他告诫人们:“故养生者,慎勿失道。”“我命在我,不属于天。修短在己,得非天与,失非人夺。”强调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实行养生之道能否成功完全在于自己。作为道士,司马承祯也主张修道成仙,但他认为“神仙亦人”,所谓的“神仙之道”,无非是“以长生为本”。 因此,只要修炼得法,人人都可以得道成仙。

2.渐而进之“五渐门”。司马承祯指出,人之修身养性,不能顿悟,必须渐而进之,安而行之,故设五道 “渐门”:①斋戒。斋乃洁净之务,戒乃节约之称。要求人们讲究清洁,节制食欲,注意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即“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针对一些人“辟谷”即绝食的误解,他特别指出:“人禀五行之气而食五行之物,岂可去食而求其长生?”②安处。要深居静室,房中要阴阳适中,明暗相半。不要追求富丽堂皇,以幽静、雅致、俭朴为宜。这样,才能内以安心,外以安目,心目皆安,则身亦安。③存想。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闭目即见自己之目,收心即见自己之心。心与目皆不离我,不伤我神。④坐忘。因存想而忘。坐忘要达到脱俗忘我、心平气和的程度。类似气功中的排除一切杂念,以养心宁神,延年益寿。⑤神解。司马承祯解释说,斋戒谓之信解,安处调之闲解,存想谓之慧解,坐忘谓之定解。 信、定、闲、慧四门通神,谓之神解。如果人的生死、动静、邪真都能以神而解之,就可寿比南山了。

3.踏阶而上“七阶次”。如何实行养生之道呢?司马承祯认为可分为七个步骤:一是“信敬”,养生者对“道”首先要敬仰尊重,加之勤行,以此为基础开始修炼。二是“断缘”,即断绝俗事的烦扰。 三是“收心”,养生者须做到心无杂念,守静去欲。 四是“简事”,对事物要“知其闲要,较量轻重,识其去取,非要非重,皆应绝之。”否则“事非常则伤于智力,务过分则弊于形神。”于养生有损无益。五是“真观”,即养生者要善于观察、分析,不为外物所惑, 做到 “心舍诸欲”。六是“泰定”,要求养生者做到 “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无感无求,寂泊之至。”七是“得道”,即做到形神合一,神道合一。

4.养生总括有“三戒”。司马承祯还进一步把养生总括为 “简缘、无欲、静心三戒”,相信“勤行此三戒而无懈退者”,就能达到 “与道冥一,万虑皆遗”的仙真境界。首先,在凡尘俗世中,要强调一个“简”字,去繁杂而求简约,是为“简缘”。 对于现代人来说,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也同时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困扰,例如电脑、手机、互联网等,尽管已成了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帮手,但也会令人产生“信息疲乏综合征”,甚至导致网瘾等,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至于伴随工业文明发展而来的噪音、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更是尽人皆知。越来越多的人渴求重返大自然、返璞归真的“悠闲”“简单”生活,这正是平息外部无休止的喧嚣,回归内在自我的正确选择。“三戒”其次是强调 “无欲”。因为有欲则不能守道尊道,若汲汲于名誉、地位、财富等,患得患失,沉溺声色,则会伤德损寿,招致灾害。摒弃物欲后可使自心清净空寂、自身闲适恬淡,排遣忧烦,平衡心理,使身心愉悦,专心修道。“三戒”的最后是“静心”。 心是“一身之主,百神之帅”,“学道之初, 要须安坐, 收心离境。”心神虚静至极,意志平和,心旷神怡,精气则可内敛充盈,形体强壮,抗邪防病,尽享天年。如何做到静心,司马承祯指出,一要安养除病,“修道之要,急在除病,病若不除, 终不得定”“若心得定,但须安养,莫有恼触,少得定分”。二是对杂事不想不求,“视名利如过隙,知生死若溃痈,故知用志不分,乃凝神也;心之虚妙,不可思也”。三不要计较得失,“虽有营求之事,莫生得失之心,则有事无事,心常安泰”。

此外,司马承祯认为“长生之要, 以养气为先”,而“气受之于天地”,因此,他提倡“栖山隐迹,学道练形”。他长期隐居山林,“登奇峰兮望白云”,“对风景而虚心”,在大自然中禀受天地之气。他从自己养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论,糅合了道家的清静无为、儒家的正心诚意及前人的部分养生观点,运用得法,的确可达到颐养身心的佳妙境界,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养生借鉴。当然,其中的一些玄奥之处,我们一时很难掌握;有些糟粕之处,也须摒弃。让我们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慢慢体会吧!

猜你喜欢

三戒收心长生
我家例行『收心会』
君子三戒
“君子三戒”皆养生
手工制作之长生花
开学收心正当时
孙思邈的长生之道——饮食之道
开学收心,不妨多些学生的自我调节 等
圣主本命长生祝延碑
读书“三戒”
初中数学习题编制的“三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