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律才能长寿

2017-09-08伊羽雪

长寿 2017年8期
关键词:自律性自律复查

文伊羽雪

自律才能长寿

文伊羽雪

生活中,很多人并不缺少健康常识,更多的缺的是自律精神。通俗点儿说,就是管不住自己。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最新研究指出,自律性强的人才能拥有更多健康优势。

一、自律的人健康又乐观

有研究发现,自律性强的老人,血液中的胆固醇和C反应蛋白(与炎症相关)水平低,腰围更小,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更低,社交方面也有更多优势。自律的人能抗拒酒精等诱惑,比生活散漫的人要长寿。自律是个人根据自我和环境等状态,选择与自己最匹配生活方式的一种能力,并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获得更大的身心享受。我们可以根据情绪控制、自我认识等心理测评,来判断自己是否拥有自律能力。

二、不自律三字经

人们难以培养自律的生活习惯,原因有二:一是在青少年期没有培养起健康意识与行为;二是成年后没有确定明确的健康目标。很多慢性病患者自律性差,可以用一套 “三字经”来概括。

服药乱。很多慢性病患者存在忘记吃药、随便补服、骤然停药等不合理用药行为。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全球按时服药率仅为50%。不按时服药会使病情恶化,治疗费用更高,还会带来更多痛苦。

不运动。研究显示,在开始一项运动后3个月,就有约50%的人放弃。英国麦克米兰癌症援助中心发现,缺乏运动减寿3~5年,更易患癌症、心脏病、中风等疾病。

不忌口。慢性病患者应注重饮食规律,遵循少盐少油、常吃蔬果、合理膳食等原则。但一些人难以改变多年养成的不健康饮食习惯,外出就餐更难管住嘴。大鱼大肉、暴饮暴食、不爱吃菜等会导致“三高”、尿酸升高、骨质疏松等。

常熬夜。一项调查显示,40.77%的晚睡者是习惯使然。晚上是身体 “排毒”、大脑“重启”的黄金时段。慢性病患者常熬夜,会加剧内分泌和神经递质水平失调,致使病情恶化。

不纠错。人人都知道吸烟、酗酒是多种慢性病甚至癌症的高危因素,医生也把“戒烟限酒”的告诫挂在嘴边,但真正把这些放在心上并做出调整的人并不多。不少人振振有词:“人各有命,不可强求”“某人烟酒不离手,也能活到九十九”,令人哭笑不得。

不复查。慢性病患者需长期监测血糖、尿酸、血压等指标,定期复查能减少疾病恶化概率。但很多人在症状缓解后,复查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一项针对急性脑血管病出院患者的调查显示,仅有17.52%的人能做到规范复诊。

三、养成自律人生

有心理学家给出了一套训练自律性的方法,我们不妨用在培养健康习惯上。

第一,设定一个具体目标。以健身为例,你需要把目标具体化,比如,早睡早起(晚上10点睡觉,早晨6点起床),做会儿运动;睡前练瑜伽 (晚上9~10点);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一下。

第二,每天督促自己。设定目标时首先问自己: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你都愿意坚持吗?目标定好后,让朋友、家人监督自己,或通过日记等形式监督自己去履行承诺。

第三,找出自己的“软肋”,事先做好应对措施。比如在戒烟时,别人递烟给你,你抽还是不抽?自控力强的人一定要选 “无一例外”模式,即任何时候、场合都不再抽了。每次都直接拒绝对方,慢慢地就不再有人递烟给你了。

第四,完成每个任务都要庆祝一下,作为一种达成目标的仪式,也是对所付出努力的一种自我肯定。

猜你喜欢

自律性自律复查
心理诊所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勘 误
能自律者为俊杰
艺术自律与人的觉醒
——《艺术自律性研究》评介
自律成就美好
知耻自律
强化复查机制 提高抄表质量
以他律促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