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泻下利水牵牛子

2017-09-08林之洋

长寿 2017年8期
关键词:泻下喇叭花老黄牛

文/林之洋

泻下利水牵牛子

文/林之洋

牵牛花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种花卉,俗称“喇叭花”,路边、庭院多有种植,它绚丽多姿,颜色鲜艳,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但许多人不知道,野喇叭花籽还是一味中药,药名为“牵牛子”,性苦寒而峻烈,有泻下、逐水、去积、杀虫等功效。它的名字,与一个神话故事有关系。

很早以前,有一个村子,人们过着平静的生活。有一年,村子中突然有很多人得了一种怪病,症状是腹胀难忍、四肢肿胀、大便干燥并有虫子。附近很多医生都治不好这种怪病,几年过去了,人们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那时在这个村里,有一个牧童养了一头黄牛,他对待黄牛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细心照料,并与牛相依为命。面对村里人的疾病,牧童常常叹息,但又无可奈何。这一切,黄牛都看在眼里,有一日,黄牛突然开口对他说话:“远方有一座大山,山中长着许多像喇叭的小花,它的种子是一味药,专治村里人的病。我带着你找到它的种子,就可以治好全村人的病。”牧童听到黄牛说话,非常惊讶,但又非常高兴。随后,牧童带着干粮,跟着牛去远方的大山寻找那种喇叭花种子。历尽千辛万苦,牧童终于找到了这种像喇叭的小花,并带着花的种子顺利回到家乡,熬药给病人喝。得病的村民喝完药,都神奇地好了,恢复了健康。然而,那头老黄牛却流着眼泪,颓然倒下,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大家为了纪念这头老黄牛,就把这种花的种子叫“牵牛子”。

据说,对牵牛子颇有研究并善用者,是明代大药学家李时珍。李时珍用牵牛子治疗三焦之气壅滞致津液不化而成痰饮、不能滋润肠腑而致大便硬结,一服即大便通利,且不妨食,继而神爽。

牵牛子,又名黑白丑、二丑、胡颜,为一年生草本喇叭花的种子。味苦寒,有小毒,能泄水通便、利尿杀虫,是泻下、利水、驱虫的良药。治水肿二便不通,可单味研末,每次服一钱,开水送服。治蛔虫腹痛,可配槟榔、生大黄各等量,研细末每服一钱,用开水调服。还有人患急性腰扭伤,民间用生牵牛子4.5克,炒牵牛子4.5克,兑在一起粉碎,分为2份,晚上睡前及早饭前用温开水各冲服1份。一般服2份即愈。偶有腹泻,不需处理,药停即止。注意:因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可过大。下面介绍牵牛子药膳一款——牵牛子粥。

材料:生姜2片,粳米80克,牵牛子1克。

做法:粳米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姜片熬成粥,牵牛子研末,倒入粥里,搅拌均匀即可。

食用方法:每天一次,空腹食用,刚开始吃要少量食用,有效即停。不适宜长期、大量服用。

功效:泄水消肿,通便下气,适用于腹水、腹胀便秘、蛔虫病等,凡水肿、便秘患者都可以食用。

猜你喜欢

泻下喇叭花老黄牛
太阳
扶贫战线上的“老黄牛”
小喇叭花
喇叭花藤
编书育人的“老黄牛”
不爱叫的老黄牛
喇叭花
老黄牛
华亭大黄泻下作用研究*
中药药理学泻下药概述部分对比分析教学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