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定位与走向

2017-09-07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15期
关键词:核心学科素养

对话嘉宾:

徐晓东:博士(Ph.D),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认知与技术研究所主任;华南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常委。

担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测量与评价专业委员会指导专家;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工作小组成员;教育部“国培计划”首批专家;广东省和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导师;担任东北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渤海大学、肇庆学院等院校的兼职教授。曾担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务理事。获得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司新世纪全国网络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协会的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对话嘉宾:

阮高峰:教育技术学博士,2012年受以色列教育部邀请,赴以色列对外交流与发展署“奥法利研修中心”(Orfi Center,MASHAV)访问,2013年以访问教员(Visiting Professor)身份访学美国西伊利诺大学。现任教于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并兼任浙江省普高教育段名师工作站站长、浙江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创新创造教育中心(筹)负责人等职。是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课程开发指南的核心成员、全球最大在线学习社区之一的Edmodo中文团队发起者,也是在“网易云课堂”等国内教育资源开放平台发布多门课程的签约讲师。

主要从事网络和移动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创新、非正式学习等主题的教学研究工作,以及远程与混合式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实践与管理工作。

2016年9月,由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各高校近百位专家历时三年,研制完成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简称《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核心素养》对新时期中小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与发展要求做了阐述与明确,对中小学校育人目标与课程设计做了前瞻指导。那么,“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会带来哪些方面的转变?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又该如何在这一轮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呢?本期两位嘉宾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对话与探讨。

● 变与不变:“核心素养”是不是对以往教育主张的颠覆?

阮高峰:徐老师您好,非常荣幸能邀请您來参与此次对话,分享您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定位与走向这个问题的知见。我们知道,2016年9月,国家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它围绕“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提出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并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应当说,《核心素养》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在新时期国家的人才培育目标上做了较好的回应,也为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做了导引。但如同任何一次教育改革的动向一样,“核心素养”的提出也让部分教师感到困惑,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对以往强调的“素质教育”的否定,是教育决策者借助行政力量掀起的又一股浪潮,对这一问题您是如何看的?

徐晓东:非常感谢您的邀请。正如核心素养研制组所主张的那样,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出发点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落实树德立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适应快速发展和错综复杂的社会,为其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这些理念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是一脉相承的。

事实上,这些核心素养培养或形成的教育活动,是对素质教育内涵更清晰、更具体的界定和阐释,也是对素质教育以往实践的反思与改进,同时它是一些地区、一些学校过去和现在一直在做的事情。这次从核心素养的角度重新界定、明确教育活动中的哪些东西是最本质的、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的,并加以强调,引起重视,这样才能使我们不至于在错综复杂和动荡不定的社会环境中迷失方向,从而明确其中哪些内容是被通常的教育和教学所忽视的,或没有得到重视的,需要加强意识,扎实开展教育和教学活动。

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汉语表述中使用了“素养”的概念,而在英语表述中使用了“Key competencies”,这些表述既重视了那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下,超越时代和恒久不变的最基础和最本质的“必备品质”,也重视了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成功经营自己生活和职业生涯的“关键能力”,其与历史上通常指代“读、写、算”的“Literacy”不同,不仅包含了“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还包含了“必备的品格”及“关键能力”,因此它的内涵更为深刻,所涉猎的领域更为广泛,同时它特指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但无论是素养还是关键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最终以整体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被视为一个持续的终身学习过程,此过程发生在多个社会活动或组织之中,学校是最为重要的场所之一,但只靠学校教育达不到形成素养的目的。发展相关的环境和社会制度,与同龄人结伴,工作、家庭、文化生活,也是一种重要的过程,因此,学校教育与家庭及社会教育、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这些潜在的获取能力的来源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素养形成的模式,这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阮高峰:我非常认同您的观点。教育是国家人才储备的后盾与基础,是与国家发展长远目标紧密结合的,只要国家以创新人才培养驱动经济社会转型的方向不变,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不变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核心素养”并非是对以往“素质教育”等主张的颠覆,它们在内核上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并且前者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表述更加清晰、具体。当然,教育学生的整体社会系统在当今数字技术的背景下有了巨大的变化,那学校教育的育人指向也必然有相应的调整,因此可以理解《核心素养》其实是在一贯的育人目标上,融入并强调了21世纪世界公民的时代要求,同时它也是对素质教育以往实践的反思与改进。

● 危或机:“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发展意味着什么?

阮高峰:说回到中小学教育,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正在持续深入,就信息技术学科来说,一方面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内容与课程建设正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另一方面一些省份在考核評价、教学模式创新方面也在开展先行探索。您觉得“核心素养”的提出,特别是其中对六大素养的明确,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会有哪些契机?或者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徐晓东: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要依据两个标准:一是学科核心素养,二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两者缺一不可,都十分重要。

首先,学科核心素养表征了学科本质特征、基本思想,是学好学科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石。例如,关于数学的核心素养“抽象”,学生掌握了抽象这一思想和方法,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命题、方法和体系,能逐渐认识、理解、把握事物的数学本质,能逐渐养成一般性思考问题的习惯,能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主动运用数学抽象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这些不正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所说的“文化基础方面的综合表现的科学精神素养中的理性思维”吗?更重要的是,“抽象”这一数学核心素养同样也是“信息技术”教育学科的核心素养——“计算思维”的基本要素之一。

其次,《核心素养》的发布,从学生和发展的角度,而不是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进一步明确了哪些内容是未来社会生存,及成为一名合格公民所需要的最本质和最重要的内容。它规定了今天学校教育必须要通过教育和教学活动彻底贯彻的基本内容,而不是只停留在课程标准中。同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知识、能力即态度的综合性,获取途径的整体性、系统性”强调了这些未来生存所必须的最本质的内容,必须通过各个学科才能够获得和形成,以及通过提供适宜环境促进其发展。获得、形成及发展,意味着教学、学习及实践,因此,它必须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及家庭生活、工作等促成其发展。这就是上面所说的获得及发展的环境因素和条件,这些衍生出了新的教育实践领域,或以项目、主题形式构成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环境,这些环境既可以是真实环境,也可以是虚拟环境。

阮高峰:确实是这样,《核心素养》中提出的一些发展要求,特别是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维度,投射到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发展中,客观上衍生和强调了一些信息技术创设的数字空间中的教育实践新领域与新主题(如虚拟环境的协同探究、数字公民素养等),当然,这些可以作为信息技术学科发展新方向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它们也是形成这类素养的培育途径与实践场。

● 应对“核心素养”,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重心该走向何方?

阮高峰:您前面提到要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能力(素养)的活动,纳入到整体的核心素养培育实践中。实际上,核心素养作为一个综合全面的人才发展目标,需要的是来自不同学科、不同教育力量的统整与协同。那么就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而言,您觉得未来在该学科的课程教学与学生引导上,应该将重心放在何处?当前又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徐晓东:应当说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和教学获得了长足发展。一些先行改革的学校,在新课标修订前,就在课堂上率先导入了像Scratch这样的软件,开展培养计算思维素养的教学。这些做法顺应了时代和学生发展需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意,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或发散性思维能力,不但实现了课程和教学目标,还为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效途径,更体现出了信息技术教育学科价值,对其他学科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学起到了示范作用。但在现实中,信息技术教育这一学科也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地区间、城乡间、校际间及学段间教学的质和量差距巨大。一些经济和教育发达地区可以开足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时,但大部分地区由于学校对该学科不够重视,没有按照课程标准开足课时,甚至很多地区的很多高中基本上不再开设信息技术课,这使得一些创新的教学活动难以获得实效,上节课学的内容或开展的活动,这节课就忘记了,需要从头再来。我在与一些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交流时得知,为了高考,他们也不得不将课时让给高考科目复习用。

既然“高考是根指挥棒”,那么我们应将所有科目都纳入到高考范畴,让这一指挥棒指向正确的方向。教育应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承认多样性,增加多样性,充分满足有特殊兴趣和专长的学生的需求,这样我们才能提高教育质量,而不是只强调数量。

再看看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这个学科建立之初至今,在实际的中小学课堂中,大部分教室里的教学重点始终都是通用软件的操作和以练习为主的技能训练,却从来没有把学生的兴趣、关心、期待,全面发展和需求问题放在中心位置。

阮高峰:我们常说“高考是根指挥棒”,其背后的学理说的是评价对人的行为的引导作用。今年浙江试行的新高考,将信息技术纳入了考试科目,至少在精力投入上,引发了学校师生乃至家长对这一学科的重视。那放大至整个中小学教育系统,“核心素养”的提出,您觉得会对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这一现状带来变革吗?

徐晓东:《核心素养》的发布,我期待它能逐渐改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上述不合理的现状。信息技术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中强调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为目标,按照新课程标准(待公布)规定的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和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为核心内容开展教学。例如,在以“科学精神”与“数字化学习(能力)与创新(创造性或发散性思维能力)”两者整合设计并开发学习活动时,应该以“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和“个体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二维目标矩阵的交叉项为出发点设计学习活动。这一学习活动或教学是在为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收集信息”环节时,先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或媒体收集信息,判断选择的信息技术或媒体是否合适、恰当——在选择信息技术和媒体时,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然后在分析和加工收集到的信息时,再次面对抉择——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分析和加工信息的方法和技术,判断选择分析和加工的方法和技术是否合适、恰当——在选择分析方法和技术时,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到了编辑、加工及表征信息环节时,再次面对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或媒体编辑、加工及表征信息,判读选择的编辑、加工及表征信息的媒体是否合适、恰当——在选择编辑、加工及表征信息的媒体和技术时,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决策;最后到了传播和发布信息时,还要再面临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或媒体传播和发布信息,判断选择的媒体和信息技术是否合适、恰当——在选择传播和发布媒体和技术时,做出科学判断和决策。

这一系列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发布信息环节中的认知活动反映的就是信息素养和数字化学习(能力),而做出科学的选择、判断及决策就是创新(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中的“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能力,两种素养在一个信息技术教与学活动中得到完美结合,这才是我们原本所期待的、应该的、真实的及务实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但对于那些以“点击、打开××软件,今天我们学习××操作……接下来我们应用××软件,加工这张照片……”为目标和过程开展教学的教师来说,可能算是一种创新吧。总之,我们一定要转变教师的观念,让其担负起责任,对自己的教学,对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钻研,这样才能不辜负事业、社会及家长的重托。

● 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育人模式有哪些转型?

阮高峰:如您所说,知识授受型的教学还是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的主要形态。“核心素养”的提出,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放到了比较重要的位置。但这些维度的培养目标,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说,均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层面,并非是单纯的认知干预或简单地依循菜谱式的操作可以养成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您是否觉得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育人模式也需要随学科内容的重点迁移而进行相应的调整?我们知道在国际上包括我国的经济较发达地区,STEAM教育开始流行,您觉得信息技术学科在这一实践中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徐晓东:是的,信息技术教育模式需要转型。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建立在有效的教学模式基础之上,才能达成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和教育目的,这一有效模式的根基是“建构主义”。转变从以学生为中心开始,注重学生的参与、实践探索及创造活动。

例如,以项目学习为主要方式的学习活动就是一种典型模式,除此之外,还有主题学习、专题学习、任务学习、问题学习等模式。这些模式的共同特征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活动的设计者、脚手架的搭建者、学习的支持者和学生学习的伙伴。而且,学生之间也是一种合作关系,他们在合作中互助、互惠,相互启发、切磋琢磨及相互学习。只有这样的一种学习和教学方式,才会让学生有机会获得“诚信友善,宽和待人”的培养,形成“自尊自律”品格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学会“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也才能让学生为了小组共同目标,把握“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等发展核心素养的机会,完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作品进行创作活动,而不只是按照教师指定的规划好的计划、模型或目标完成任务。例如,在学习了“Scratch”软件之后,不是让学生模仿教师设计的程序,也不是指定一个规划好的程序让学生完成,而是应该让学生自己思考,创造一个有趣的程序。这两种做法具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模仿学习,强调合乎标准、准确性,后者则强调了创造性、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新活动。

这种理念可以结合STEAM开展,特别是“E”——工程,因为工程是科学、数学、技术及艺术综合应用的结果,把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发成一个工程,如项目学习等,学生既可以在这个工程或项目中应用科学、技术、数学、艺术的知识和技巧,也可以形成作品,激发自身动机,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这一喜悦又进一步激发了学习欲望,使得学生唤起了进一步学习的意欲,学习进入到了良性循环,各种教育目的和学习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如何迎接《核心素养》带来的这次转型?

阮高峰:“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方向与未来实践的重点做了比较好的指引。结合国内相关的课程改革的动向,大家对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大大增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信心与学科归属感,但学科内容的更新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应该如何迎接《核心素养》带来的这次转型?

徐晓东:教师有必要主动迎接这一挑战:一是要尽快完成学科内容体系的完善;二是要在学生授导方式上淬炼新技能,特别是数字空间中的学生管理能力;三是需要以身作则,自己首先成为具备核心素养的数字公民。

上述所有的目的达成、目标实现都取决于教师的转变。信息技术教师只有转变自己,适应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新诉求,才能胜任这份工作。华南师范大学认知与教学团队经过十几年的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研究发现,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师学习方法,如职前教师是观察学习,新任教师是模仿学习,专业教师是在学习共同体中参与学习,卓越教师是通过反思進行学习以及专研学习,专家型教师和著名教师是洞察学习等。下面,我介绍几种成熟、有效的教师学习或专业发展模式。

1.“专家进课堂、评议促成长”模式

大学学科教学法教授作为理论导师定期深入课堂听课、拍课,课后在全科组教师的参与下,利用视频中断法在关键教学事件处暂停,与教师开展“共同反思与学习”。第二个月,一线名师作为实践导师深入学校,利用本研究团队提供的上述教学视频和事先通过“Transana洞察力视频分析软件”分析课堂教学结果,召开全科组参与的名师工作坊,开展“协作研讨式”教师学习。导师的作用是提供反馈信息和发起引导性注意。

2.“现象为本的课例研修”模式

该模式与专家进课堂模式的主要区别是,专家有目的地选择一系列代表性课例作为研修内容,这些课题是事先由助手深入课堂拍摄或配合教学进度出售的经典课例。专家非定期地在集体教研时深入学校,组织教研活动,采用视频中断和现象学叙事相结合的方法,由导师播放录像,在关键教学事件处暂停,抛弃已有全部观念,从现象着眼,先请授课教师阐释缘由,然后在专家引导性提问下由同事发表评议,评议要站在解释的立场,而不是评价的立场。专家指导是结构化的,用理论解释关键事件,在理论与实践间搭建桥梁,协商建构知识。

3.“专家指导下的研学助教”模式

理论和实践导师隔月交替于前一天下午备课时间进校,开展科组的集体教研,指导备课。根据大数据思维,他们收集该校每个年级学生在年级考试、区考、市考、高考试卷中出现的共同性问题、特殊性问题,思考方式和错误模式;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提问、讨论等),外出听课心得、公开课、读书笔记、教参、考纲分析,开展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教师们集思广益,相互启发,补充研讨,集体设计第二天的教学,第二天指导的重点是检查事前研讨的问题是不是得到落实。

总之,随着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整合研究的深入,信息技术教育将会在这一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加凸显出它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核心学科素养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