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念故乡》教学教案的浅略探讨

2017-09-06王莉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德沃夏克学唱故乡

王莉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9-0245-0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和地位

1、教材内容:《念故乡》是根据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中,由英国管吹奏的主旋律改编而来,不仅歌唱性强,同时还表现了一种孤独、悲哀和思念故乡的情绪,引发许多人在情感上的共鸣。后来,德沃夏克的一位学生为这段迷人的旋律填上了歌词。之后,一首名为《回家》的独唱曲及合唱曲被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在我国,这首歌被译为《念故乡》。

2、地位作用:歌曲《念故乡》选自九年级第17册第4单元《经典交响》,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良好的开端将对后续课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依据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节课的内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用圆润、优美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了解作曲家生平及相关文化,并能用不同的力度变化表现歌曲的情绪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声势、演唱等方式感知音乐作品,让学生能够用忧伤、思念的情绪演唱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的学唱、情感的渗透和审美的体验,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我把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为:能用圆润的声音,忧伤的情绪演唱歌曲《念故乡》,准确演唱附点音符。

难点为:演唱歌曲时,对力度变化的控制和气息的运用。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也具备了初步的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另一方面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这个时期的学生性格变得含蓄,不愿意夸张的表现自己。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所在。

三、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情境法、声势训练法、模唱法来进行教学。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中主人公思乡的情感;我还运用体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完整体现。多种教学方法交融并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教学的需要。

四、设计理念

我始终坚持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等教育理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发现、创造等活动中使学生享受音乐之美;通过音频和视频的应用,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环节紧凑。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下面将重点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课堂教学的设计,还取决于课堂上“教”与“学”的协调统一。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2、学唱歌曲,感受作品;(30分钟) 3、拓展延伸,讨论升华;(4分钟)4、布置作业 巩固提高。(1分钟)

(一)导入:首先由教师播放念故乡的音乐,再配以和思乡有关的图片,教师加以讲解:“在很早以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是在固定地域内生活和繁衍后代的,很少到其他地方定居,因此就把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称之为祖籍,也就是一个人的籍贯所在,人们称那里是老家,也就是故乡。今天呢我们就来学唱这首《念故乡》。”

此环节用时3分钟左右,目的是通过视听、赏图与教师讲解,让学生在欣赏念故乡这首歌曲的同时,也对歌曲所表达的思乡之情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二)学唱歌曲

为了让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保持自然、通畅的声音我选用U母音进行音阶练习:2/4 1 2 3 2|1- ║(示范展示)练习时要求:

1、WU母音管道要通畅,气息的控制要均勻。目的是演唱作品时声音能够更连贯。

2、引导学生感受深吸气。(如运动疲劳时的大口喘气)。目的是演唱作品时能做好气息的支撑。

3、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附点音符节奏 我设计了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示范展示)的声势训练 ,让学生在声势打击中体验附点节奏强弱的对比,既解决教学重点,又为学生唱好歌曲做下铺垫。

4、课件随《念故乡》作品音乐视唱:首先教师先范唱,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感知(完整范唱)。然后由教师钢琴伴奏,学生用母音wu来模唱旋律,全班同学共同学唱作品。学唱中注意速度、力度和情感的变化,唱出柔和优美的声音;还要注意歌曲情绪的变化,表现出音乐忧伤而感人的魅力和作品的精神气质。之后,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组哼鳴旋律,一组唱词,两组同时进行,共同演绎作品。

此环节用时30分钟学生通过练声、打击节奏、模唱、分组歌唱走进作品,与作品“对话”,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拓展延伸

播放德沃夏克视频介绍,向学生展示德沃夏克的资料让学生对德沃夏克有初步的印象,接着开展小组讨论,把大家搜集的有关于作曲家的生平简介和逸闻趣事共同分享。小组讨论时老师要及时发现每组同学的亮点,最后选择两到三组比较充分的、有代表性的给大家汇报。

此环节用时13左右,设计目的为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作曲家德沃夏克的生平,拓展知识层面,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巩固提高

1、背唱歌曲《念故乡》。2、收集与德沃夏克相关的交响乐资料,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

此环节用时1分钟左右通过这样的分层作业设计,使学生有主次地完成作业,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积极创造的精神。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的微型教案,是学生学习的导游图,因此我的板书设计为:音色——情绪——力度力求从视觉上强化对学生的刺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七 小结

这节课我通过情景法教学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小组合作讨论的表现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通过学唱《念故乡》,感受作者浓郁的思乡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故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沃夏克学唱故乡
请让我独处
故乡的牵挂
二十八,把面发
月之故乡
新闻
探究高效“律动”,让孩子们快乐学唱
德沃夏克:胸怀爱国热忱的作曲家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