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花旦的特点和表演体会

2017-09-06任苗苗

魅力中国 2017年33期
关键词:花旦行当步法

任苗苗

戏曲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等于一体的综合舞台艺术,演员通过“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等手段和一系列动作来表现人物,写意性和程式性是戏曲表演的特点。根据年龄、性别、身份、性格等的不同,分成生、旦、净、丑等多种行当,不同的行当有着不同的表演特点。即便是相同的行当,由于人物身份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表演手法。而且,每个行当又有着更细致的划分,比如,旦行就有着青衣、老旦、闺门旦、花旦、帅旦、彩旦等多个更具体的门类。

在戏曲舞台上,有着“吃饺子吃馅,看戏看旦”的说法,可见旦行在戏曲舞台上的重要性。我主攻的是花旦、闺门旦行当,在十多年的豫剧舞台实践中,演过不少的花旦戏,深刻领会到相同行当的不同角色在表演上的差异。比如,穿裤子袄的与穿裙子袄的虽然都是花旦,但她们的身份不同,在戏中所处的地位也就不同。演出时,无论从性格情感还是做工和念白,也都不能雷同。穿裤子袄的身份略低一点,表演时要收敛一些,一听到使唤,动作要麻利,很快地听从主人吩咐;穿裙子袄的一般是天真活泼的小姑娘,性情爽朗,演起来应该是无拘无束,活泼为主。不过,无论哪一类花旦,唱腔都不多,以動作表演为主,要求演员做工上要活泼、轻盈、灵巧、可爱、清新,节奏明快,但也要恰到好处,要切合剧情的实际需要,不能矫揉造作,失掉美感。

下面,我就从“手眼身法步”入手,谈谈花旦表演上的特点和要求。

花旦的指法有兰花指、佛手、荷花等。手指指出或出手都有讲究,手指背向翘,弯度越大,越显的手指柔软,越有灵秀美感。出手和收手的动作要灵巧、干脆;指手时,食指随着手腕画小圆圈点送。这是花旦的指法特点。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塑造刻画人物的重要方面。对于以做工为主的花旦来说,尤其要注意突出眼神,只有眼神运用恰当,人物才能活起来,才能通过眼神体现出人物个性中的机智、灵活、可爱。我在演《宇宙锋》中的哑奴时,就特别注意眼神的运用。哑奴本身是个哑巴,不会讲话,所有的内心都体现在面部表情和眼神上,哑奴机智、聪慧、足智多谋、反应敏捷,多次给小姐赵艳荣“出点子”,和赵艳荣一起跟赵高周旋。对于不会讲话的她来说,眼睛就是重要的表达方式,要体现出她的机智和足智多谋,运用眼神来表现更为恰当,因为“眼神”能体现“内心”,“想计”和“偷看”的眼神不能一样。比如在“装疯”一折中,哑奴给赵艳荣出主意让她装疯、抓脸、撕破衣衫等,眼珠左右转,并把想法通过眼神传递给赵艳荣;和赵艳荣一起跟赵高周旋时,为了避免赵高发现,要运用“偷看”的眼神,眼睛就不能正视,要斜着看,并且不能看太久。不过,仅靠眼神的运用,还不能够很好地塑造人物,对观众来说还不够突出,还需要配合身形,随着眼神上下或左右打量的动作,才能衬托眼神的目的。

“身”掌握着整个形体,它能帮助演员表现情绪的起伏变化。在舞台上“身”和“步”“手”配合得好,演员的表演才能真切自如,观众才能赏心悦目。又如我在《大祭桩》中饰演的春红,在花园里给小姐黄桂英表花解闷的这段表演中,我就运用了几个小转身,身体随着步法移动,摇摆的动作要有美感。在发现池塘中的鱼儿成双成对地游来游去时,运用了“小抖肩”,充分展现了春红的娇俏、机灵和可爱。肢体语言是演员必须具备的,也是衡量一个演员表演功力的重要一方面,因为肢体信息的传递能给演员带来极大的艺术魅力。

花旦的步法讲究“细”与“快”,在情绪欢快时可使用三步一跳,来陪衬走路的形态和神韵。跳步用手时,步快则手慢,步慢则手快,步慢说明心境,步快则说明外在关系。人物一出现,观众首先看到的是脚下的步法,所以步法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例如,《抬花轿》中的周凤莲,虽然属于闺门旦,但其活泼、可爱、爽朗的个性使得其表演具有了更多花旦的特点。在演出“梳妆”一折时,我就运用了小跳步、小跑步、小碎步、快步、慢步、搓步、云步等多种步态,通过这些不同的步法,表现出了大姑娘周凤莲在出嫁前急切、喜悦的心情,并将周凤莲泼辣的“疯姑娘”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多年来,我通过舞台实践与个人感悟,深深体会到花旦表演讲究的是“快而不乱”,正是这个要求,使得演戏的节奏会稍快一些,不能像青衣一样慢条斯理,也不能像老旦那样沉稳老练,但“快”又不能缺乏章法,表演还要讲究节奏,不能慌手慌脚。另外,花旦的表演还要掌握好表演的尺度,活泼不等于风骚,爽朗不等于泼辣,细致不等于繁琐。只有将这一分寸掌握好,花旦的人物性格才能更好地展现,才能达到戏曲表演艺术既感人又赏心悦目的目的,这才是花旦行当的魅力所在!endprint

猜你喜欢

花旦行当步法
花旦
花旦
浅谈乒乓球教学中的步法教学
花旦
花旦
那些渐行渐远的老行当
羽毛球上网步法及后退步法简析
琼剧老生漫议
扬剧青衣概说
步法训练在乒乓球运动队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