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系统化教学推动休闲体育教育发展

2017-09-06母庆磊

大学教育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研究成果体育专业

母庆磊

自二十世纪下半叶,人类从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以来,社会生产力大为提高,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经济的持续繁荣为休闲体育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休闲体育从原本小众的体育运动类型发展为世界范围内广受民众欢迎的主流体育运动形式。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休闲体育同样经历了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似的发展历程,到今天,休闲体育已然成为都市民众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全社会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日渐提高,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前我国广大高校的休闲体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休闲体育事业的发展,不仅不利于完善我国的体育专业人才队伍的结构,也制约着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亟需加以研究解决。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梁利民,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为我国休闲体育教育研究贡献了新的宝贵成果。

从体例来看,全书内容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总报告,主要阐述了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本概念、主要成果、逻辑结构等。第二部分是子课题研究报告,在这一部分内容里,作者解析了我国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到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具体方案。第三部分是课题成果公告,并附录了同行专家评议和广州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从全书的结构来看,该书研究论述了休闲体育教育基本问题理论框架,休闲体育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趋向、指标构建、培养路径,休闲体育发展环境,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等问题。

研究的系统性、整体性是该书最为突出的特征。休闲体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历史较短,体育类院校开始休闲体育专业的时间也不长,国内关于休闲体育教育的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理论研究成果数量不多,教育实践经验积累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国在休闲体育教育方面的研究开始加速,也诞生了不少可喜的研究成果,但总体而言,相关研究仍处于碎片化、片段化的状态,系统性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作者梁利民先生面对国内研究成果匮乏的困境,没有畏惧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大胆突破,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探索研究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本质和规律,初步构建起了适应我国国情的、具有高度系统性的休闲体育专业建设框架与人才培养模式,填补了国内休闲体育的研究空白。研究的系统性、整体性特征在该书的主体——即第二部分内容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作者以历史和全局的视野,先梳理了休闲体育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继而讨论了休闲体育教育的人文价值和实践意义,然后比较了休闲体育在中外发展中的异同,之后调研了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规格与社会需求,进而分析了国内现阶段休闲体育专业的办学环境,在完成了所有这些理论准备工作以后,作者才開始真正进入到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实际问题研究中来,这就使得该课题的研究十分扎实、全面。而在涉及具体问题的研究内容部分,作者依次探讨了休闲体育专业课程建设、休闲体育专业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及培养途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指标构建、具体路径、发展趋向等问题,几乎将休闲体育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所有要素都纳入到了研究中来,并给予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让研究成果更为系统。

总体而言,该书论述严谨细致、逻辑性强、语言通俗。但在行文过程中也有些许不足,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例如,该书的每一小节都是由论文构成的,论文的特点是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集中论述,而作为篇幅较长的学术专著,则需要各个部分的内容前后关联、紧密衔接、主题统一,在这样的体例之下,就难免使得全书在论述的细节方面略显支离,内容结构在严密性上有所欠缺。不过,瑕不掩瑜,作为一部精心编撰的学术著作,该书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休闲体育教育论著,值得广大普通读者和体育教育工作者、研究者认真研读。

(作者系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研究成果体育专业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论转化医学的当代成果和未来前景
1978年-2015年武术教育研究成果分析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