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2017-09-04任红兵

世界家苑 2017年8期
关键词:榆林初中英语文章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初中毕业生应达到五级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即: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做简要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学生害怕的心理

学生不喜欢做阅读题,害怕做阅读理解的一种恐惧和怕麻烦的心理。部分学生遇见篇幅长的文章就害怕,无处下手,没有足够的耐心认真阅读。久而久之,他们就不喜欢阅读,导致阅读能力越来越差。

2、阅读教学模式单一

教师阅读教学的沉闷乏味。部分英语教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简单的英汉翻译,形式单一。课堂死板生硬,毫无生机,从而使学生认为,阅读就是把课文翻译一遍就可以了。

3、教师缺乏对阅读技能的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盲目而被动。

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读者在阅读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断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但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总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去捕捉有效信息,最后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平常教师对学生阅读技能方面的点拨和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各种阅读技能之后,他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个体。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阅读课上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与学生没能形成一个互动的教学氛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能得到发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效果。埃利斯说过:“没能给教学者提供交际机会的教学活动,将会使学习者失去接触语言自恋的主要来源,进而阻碍进行。”

二、解决的办法:

1、树立正确的阅读观,激发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的学生缺乏自信和耐心,一看到长长的一篇文章,里面还有一些生词,就厌烦了,不愿意读文章,所以做题也就可想而知,随意乱选。因此,教师应当抓好英语阅读训练,尤其是初中入门阶段的阅读训练,在七年级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借助于一些英语报刊,故事书籍等,给学生读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设立英语阅读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充分利用实物、图片道具、教具、幻灯、录像等。《英语报刊》语言鲜活,内容通俗易懂,关注事实热点,与教材同步,有利于复习、补充、扩展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科学的阅读技巧,从而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创设情景教学。在学生阅读文章前,教师要根据阅读材料精心提出相对应的问题。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做好阅读的心理准备。学生在读完文章后,教师要结合课文的内容,文中的图片等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然后讲解文章的主题。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就有目的的读,注意力就会集中,对文章的理解就会深刻,如果学生对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了解的少,就会对文章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应把这些背景知识讲给大家,培养学生自读,第一次读文章,可快速阅读,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标注出文中不理解之处,以便后来重点解决。这里,可以将初中英语第六册 Lesson26 Good friends shouldn't fight为例:导入,通过创设情景,利用插图,通过对话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首先,Look at the pictures,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at's wrong with Danny and Brain? What are they ding?由此引出本文讨论的主题。fighting提出问题,分组讨论:Have you ever had a fight with a friend? What happened? If you had a fight with your friends,how do you make up after the fight?问题讨论完后,开始本篇文章的学习,首先,快速阅读文章,填空:

(1)Brain thinks Danny is a____.

(2)Jenny thinks Danny and Brain should stop____.

(3)They will have a____ at Jenny's house.

然后,略读这篇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Has Brain found his lost money?

(2)Did Danny feel sorry to Brain?

(3)Is Brain still angry with Danny?

學生通过回答以上问题,对文章大致了解,然后由教师带领,对文章进行详细阅读,从而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

3、介绍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学会快速读(Scanning);略读(Skimming)和精读(Intensive Reading)等阅读方法。把握文章的整体意义,对讲述故事性的文章要学生找出:why/when/ where/what/why/how……;读议论文时注意找出每段文章的主题句,这个句子可能在段首,也可能在段尾,有时候也可能在段中。通过阅读,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对材料是如何进行描述的,通过识别材料的背景,把握不同的观点和作者意图,帮助学生将语言所描述的细节直接在头脑中转化为生动的图像,建立语言与事物的直接对应关系。从而加深对所供材料的理解。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只有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才能思维集中,保持旺盛的阅读状态,发挥最佳阅读水平。

(2)预测材料内容,从标题预测文章的大致内容,然后在读的过程中逐步验证或纠正对文章的预测。

(3)略读,快速阅读全文,理解大意,掌握篇章结构的布局,领会作者意图。

(4)精读,在浏覽全文的基础上,注意个别细节问题。

(5)保持默读,忌回视,可适当做跳读,并适时记下跟上题相关的信息。用眼读而不是嘴读,逐句读而不是逐字读,没必要去理解文中的每一个单词和句型,重点在于读懂文章的大致脉络,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的目的。

(6)不要过多的依赖工具书,应该根据上下文猜词的意思。

5、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参与环境,宽松、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其次,要留下足够的参与时间和空间。教学不要“满堂灌”,也不能“满堂问”,学生能讲的,要尽量让学生讲;学生能动的,要尽量让学生动。最后,要创造良好的参与条件,提供合适的参与机会,组织学生独立思考与集休讨论。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互设情景,就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展开讨论,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丹.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初中英语.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年5月第1版.

[2]李玉平.怎样上好一堂课关键要素总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2006年3月第1次.

[3]孙玉明,李铁军.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初中英语.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2006年3月第一次印刷.

作者简介

任红兵,陕西榆林实验中学德育处主任,中学英语高级教师,2008年获陕西省教育厅授予的“陕西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2011年1月,作为“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留学教师,赴英国布莱顿大学继续深造,之后被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授予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优秀学员;2014年8月榆林市委组织部授予第七届“榆林青年科技奖”荣誉称号。2015年9月榆林市委组织部授予“榆林市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作者单位:陕西榆林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榆林初中英语文章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美好教育三秦行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新常态下榆林地区群众监督机制建设分析
陕西榆林海关正式通关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