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绿化艺术景观设计策略论述

2017-09-04郭冠楠

世界家苑 2017年8期
关键词:园林绿化设计策略

郭冠楠

摘 要:目前,我国民众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民众对于生活环境质量也提出了较高要求,而设计具有美化环境,提升空气质量的园林景观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各城区繁华地段的景观就成为了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区域。在设计景观过程中,大多数城区设计方案中都充分遵循了自然美的理念,通过美化生态环境的方式,凸显城区优势、修整缺陷,以提高城区绿化质量。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园林绿化艺术景观设计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艺术景观;设计;策略

1园林绿化艺术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1生态性原则

不同地区的植物对于其所在环境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将这样的植物称之为地带性植物或者乡土树种。在开展园林景观配置时,就需要从树种适应性角度进行考虑。对于一个园林来说,从对其中构架熟悉到具体设计以及景观设置都要始终遵循乡土化原则,也就是结合植物的立地条件,选取相应的树种设计景观[1]。实现生态化园林的基础保障是设置适合多样树种生存的土壤,不能选择同一树种,而是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和具有攀援、缠绕特点的植物和小草等,从而设计出既丰满有层次、又美观、不繁杂的园林景观。除此之外,还需要从水上景观角度考虑进行设置,以增强生态景观效果,进而在实现园林美观化的基础上,打造出具有现实作用的生态园林。

1.2美学性原则

天然形成的景观具有自然的属性,大气的观感。而园林景观设计也需要从自然大气的角度进行考虑,使得园林景观植物群落体现出浑然天成的美感。在具体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在选择景观元素环节中,注意在色彩搭配、外形组合、高低排序方面形成统一的整体。其次,在设计园林时,注意高大的乔木通常具有景观基底色调的作用,品种少、总量多;低矮灌木具有填补空缺的作用,使得景观整体具有丰满的层次感,因而总量少、品种多。再次,注意各种树种与周边建筑间的协调性,使得园林景观与环境实现统一性,且植物群落要与周边建筑在颜色、亮度、几何搭配、覆盖面积等方面进行有机搭配,借助紧密关联的植物群落与周边环境风格,形成一个自然性的整体。最后,在设计园林时,注意景观整体的“节奏”感。通常情况下,往往对于同一种植物群落,同种样貌的有序排列就可称为“节奏”感,而专业人员通常将这种带节奏感称为艺术性“韵律”。如果从运用树种间隔性的规律或者季节改变颜色的角度种植,往往会使人们体验到十足的韵律感。

1.3目的性原则

园林树种具有美化环境、营造氛围的作用,不同树种对氛围的渲染有着突出作用。所以,在设计景观期间,需要结合园林作用及其现场条件。比如,首先考虑配置乔木树种,再考虑选取低矮的灌木与乔木树种进行搭配,以体现景观的层次美,最后,考虑选取具有攀援性质的植物以及小草类别的植被[2]。植物本身所具备的区域适应性是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有效利用的客观元素,客观元素对于树种配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体来说,人工设计规划的园林景观,必须要有效遵循以上3项原则,才可以对园林的树种搭配起到良好的规整作用。结合生态环境特點和景观区域适应性合理搭配植物,既能提升空气质量,又能美化环境,要想真正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探索、制定能够达到切合这种发展的植物搭配方案。

2园林绿化艺术景观设计策略

2.1防霾型园林植物景观配置

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工业生产线也不断增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导致各地区的雾霾情况不断发生,使得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考虑开展专项治理活动。而在此期间,生态环境中的植物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园林树种属于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发展角度规划设计园林景观,都会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治理雾霾的效果。

2.2节水型园林植物树种的选择

节水型园林是指在建设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的前提下,经过原生态改造和植物景观工程量化的实施方案,使城市中生活、生产建设等各废污水重新净化而再利用,形成多结构的生态用水环境。通过多种节水技术的实施,构建可循环再生节水的植物景观模式,其不仅能提高城市园林建设生态化水平,而且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合理配置与规划利用节水型园林景观植物,不仅可以减轻政府在绿化水资源方面的财政压力,也能促使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双赢,更有益于促进园林景观建设向绿色、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选择植物时:首先,要考虑到各个植物对于水的需求量会有不同,就需要本着节约水源的原则,降低水资源损失,在开展方案规划环节中,就要考虑引进既对水需求量少,又能抗低温的小叶植物,营造出具有节水性优势的园林景观。其次,园林设计人员要了解节水型景观属于运用自然资源设计方式。在选择园林植物时,就需要优先选择乡土植物和对地方环境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植物[3]。如果所选取的植物对当地环境适应性强,不只是会减少各方面力量的投入,更能凸显城区的特色。再次,由于节水型植物本身的特点使然,植物本身有着较强储备水分的能力。如果所选择植物需要经过若干年的修整和养护,就会产生较大风险。所以,在方案规划环节中,尽量选择乔木和灌木,同时对这些植物进行有效地利用和修整,能够防止在植被恢复期人力投入的增多或者各种风险的产生。最后,尽管在园林景观中,大多数植物属于节水性树种,然而这些树种通常都没有休眠期,而是整年处于常绿状态,储备水份的能力较强,影响了园林本身的蓄水量,应有效搭配针叶植物与大叶植物的比例。

2.3园林建筑的设计

目前景观园林中园林建筑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其自身不同的外观造型和功能对于景观园林整体艺术表现力具有重要影响。凉亭类建筑是景观园林中的点睛之笔,可以将其设计为独立顶面、立柱等形式,能够为广大园林游客提供基本的休憩场地,加上自身外观的特色,能够丰富园林的视觉感和空间感。对于景观园林亭台,目前大多数将其设计为具有古代诗意的亭台楼阁,也有部分设计成为现代景观建筑。不同的艺术设计风格,都能促使景观园林的空间艺术效果全面提升。

2.4丰富人的视觉体验

景观园林设计不仅对于色彩以及具有一定要求,更注重设计的立体层次感,更加突出表现景观的美学感染力,丰富空间设计的艺术表现力。比如框景,从建筑不同形态边界的角度出发,借助基本的透视原理,使得景观的特点得到有效保留,从视觉角度给予人员一种立体画的感觉。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应用空间艺术,能够丰富人的视觉体验,无论从哪种方向对景观园林进行探究,都能获取不同感觉的风景画,使得园林整体艺术感染力不断提升。

3结语

现阶段,各地城区生态化园林正处在快速构建中,并且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和重视。生态化园林在提升空气质量、美化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生态环境中,以设计人员主观设计为主要方式的种植艺术要进行有效创新。因此,在设计园林景观期间,必须要实地勘测园林现场,充分了解园林特点等客观条件,使园林景观与园林形成统一的整体。

参考文献

[1]郭跃.试述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现状与应对策略[J].现代园艺,2017(5)

[2]张朋.刍议园林景观植物配置[J].知音励志,2015(16)

[3]彭敬珠.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方法的探讨[J].林业科技开发,2003(S1)

(作者单位:北京腾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猜你喜欢

园林绿化设计策略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BUBA台灯设计
园林绿化的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
浅谈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
有种设计叫而专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Passage Four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