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住宅建筑设计的问题

2017-09-04徐青松

世界家苑 2017年8期
关键词:住宅建筑问题设计

徐青松

摘 要:对于现代住宅建筑设计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人们居住的生活模式和人类自身的居住习惯来进行综合的解析,只有全面的了解每一个人的需求,才能在住宅设计的同时也可以将所谓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兴的材料,新设备充分可以与人性化相互结合,使得建筑设计的理念不断的更新,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相互接轨,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多使用并且物美价廉的经济型的住宅建筑。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问题

1 住宅建筑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现代建筑业的发展,住宅建筑设计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在设计工作中,主要对人的居住生活模式和行为习惯进行分析研究,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充分利用到现代居住设计中。由于我国所建设的房屋大多都是比较粗放形式的建设种类,在与时俱进的年代中没有做到在设计理念上的更新,还是运用着传统的设计理念进行工程建筑的设计,所以在不断发展的今天,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上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1 在住房的建筑设计中,没人能够真正的想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只是单纯的以开发商为主要的设计思想,完全没有考虑到广大客户的相关的需求和感受,在其设计上缺少在客户的方向上的美感,以及跟不上的新型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所以在这种状况下急需得到改善。

1.2 在现代社会的进步的不断加快,人们对自己的住房的要求也就变得越来越高,新型高科技设备的层出不穷,也促使着住房的各项功能都变得越来越全了,所以如果在其住房的功能上不能够满足广大用户群体的要求,那么也就在设计上也就显得不够周全。

1.3 对现代化来讲,住房中的各项设备都在向着品牌化、质量化、功能化的方向进行发展,如果在其住房当中所配备的相关设施简陋以及相应的面积太小等一系列因素都能够导致客户在正常的生活中的带来不便,这种设计也就显得并不合理。

1.4 在其住房上的风格显得比较呆板,对其进行的重修改造上受到了相关的限制。在其的住房上几乎没什么亮点可言,严重的缺少风格以及个性,整体的布局显得很不合理,严重的缺少空间上和美感上相互协调的合理性,使得居住坏境显得没有趣味。

1.5 在其对住房的设备和所进行的工程建筑设计不匹配。不注重对房屋的设计和生产协调式的发展,进而就导致了所建设的房屋产品和整体的建设风格不统一,所进行连接的位置不合理,进入导致了生产的质量差,所生产出来是产品也不配套,在其供应的体质上不够完善,在其生产上没有正确的选择上就对其就进行生产,在这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发展模式,其所生产的建筑产品不仅是在产品种类而且在质量同现在所需求的都表现出很大的差距性。

2 住宅设计的影响因素

2.1 住宅设计要考虑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当前住宅供需体制已从福利分配转向商品行为。商品住宅应对经济收入、结构类型、生活模式、职业、文化层次、社会地位不同的家庭提供相应面积、设施、装修标准以及平面布置和空间布局的住宅套型。同时还应考虑因生活习俗和气候条件的差异,提供多样的户型组合以供市场选择。

2.2 住宅设计要考虑居住功能的适用性

适用是住宅的根本要求,住宅性能应能适合居住者的需求和其形体功能学的需要。在实际设计中,作为设计师首先要从使用功能出发,根据居住生活的性质对住宅内部功能进行分区,起居厅、餐厅、厨房形成公共活动区。

2.3 住宅设计要考虑室内空间的可改性

家庭规模和结构是变化的,因此住宅具有可改性是客观的需要,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改性首先应该提供一个大的空间,这样就需要合理的结构体系来保证。

2.4 住宅设计要考虑家居科技的智能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住宅建设水平,提高了住宅功能质量,也满足了居民对居住舒适度的要求。住宅技术的科学性反映在推广应用“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并不断配套完善;小区管理形成智能化系统,以适应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① 安全、健康、节能、舒适宜人,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的环境,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消耗,创造更有人性的生存环境。② 不同用户对不同环境的要求,开放式的大跨度和大空间结构,允许用户迅速、方便的改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3 住宅建筑设计的细节问题措施

针对住宅建筑存在的问题,结合细部的设计原则,根据实践经验住宅建筑设计采用如下的方法,可使住宅建筑更适合于居住。

3.1套型的功能空间分离

居住水平的提高,反映在居民功能上的一大特征,就是功能空间专用程度的提高,功能空间的专用程度越高,功能的使用质量也就越高。文明的分室标准要求是食寝分离,起居与主卧室分开,工作同学习空间独立。

公私分离。就是把家庭生活空间分为私密区和公共区,把卧室、工作室、专用卫生间等私密性要求高的房间划分为私区,把起居室、餐厅、厨房、公用卫生间、门厅等划分为公区,按公私分离原则进行生活行为单元组合设计。

餐寝分离、居寝分离。将用餐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同时又将起居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起居、进餐、就寝分离,在面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设置专用的餐厅。也可将用餐空间附带在起居空间内,或附带在厨房内形成餐室厨房,也可附带在门厅内。

3.2平面布局面的多元性、变异性和差异性

居住者层次不同,审美意向和价值取向不同,家庭结构各异,对住宅要求就不同:同一居住者不同时期对空间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要求与选择,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时,除了提供丰富多样的套型平面外,同时也要求住宅的平面布局能适应这种变异性和差异性。“部分灵活”的单元大开间,虽有固定的厨房、卫生间、入口和单元的形状,但可划分成不同的平面布局,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3.3厨、卫布局完善合拍

厨房是家务劳动集中的地方,是否适用不仅取决于有一定的使用面积,而且也取决于形状和尺寸是否适合布置设备及操作。根据洗、切、烧的操作过程,厨房的台面呈L型及H型柜式布置较合理,并要求有足够长的台面能置放电饭煲、微波炉等家电。卫生间应随套型面积的扩大也相应增加,一般卫生间有浴缸、坐便器(马桶)、洗脸盆(池)等。盥洗室分设后,上部空间可设吊柜,也可与厨房入口结合,留出一个完整的墙面作为用餐空间。

3.4小区室内外环境

室外环境设计是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好的外部环境,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总平面布局,在总图设计时尽量避免外部空间的呆板,努力创造一个活泼、新颖、生动有机的室外空间:其次是环境设计,多考虑一些人际关系、邻里交往的需要,设置必要的公共活动所和交往空間。在绿化设计时,应根据树的不同科目、不同形状、不同色彩、不同的季节变化进行有效搭配,以致增加绿化的层次感;用水石、绿地、铺地来划分地面,配置雕塑,布置桌椅,使绿地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促进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4 结语

我国的住宅建筑设计也开始由数量型向着质量型和数量型并举的方向发展,住宅的建筑设计需求也开始由空间的需求向着居民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发生转变,新生活和高品质是当前居民住宅设计发展的主要方向,设计师只有综合考虑各种设计因素,不断提升住宅建筑的经济性能、环境性能、耐久性能、安全性能以及适用性能等各种因素,才能从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华.基于自然通风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中外建筑,2011

[2] 王二娟,田亚娟.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卫生防疫问题浅析[J].技术与市场,2011

[3] 陈大昆,邹宁.基于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处理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10

(作者单位:广东博意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住宅建筑问题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初探
某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构思及相关要素分析
住宅建筑交通核设计探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