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研究

2017-09-04陈津龙

世界家苑 2017年8期
关键词:土建施工建筑工程

陈津龙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具备适应性强、施工简单、便于操作、成本低等特点,因此应用较为广泛。建筑工程的核心内容为工程质量,任何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并带来严重安全隐患,为工程使用效益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桩基位于工程结构的最下方,其质量的优劣能对上层结构带来直接影响。为使桩基质量满足工程整体需求,就要严格做好工程质量控制工作。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基础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1建筑桩基础技术概述

建筑工程的建设方式、规模和类型受地质条件影响作用很大,地基处理的好坏决定着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做好桩基础工作能规避地基基础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桩基础是建筑工程施工前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必须要对项目场地和地基实地勘察和基础检测,清楚了解和掌握建筑场地与地基的工程的地质条件,对地基的稳定性、适宜性或不良地质现象要有清晰的技术参数作指导,对软弱地基的处理与加固要有指标参考的依据。

2建筑桩基础技术的特点及实际作用

2.1桩基础技术的特点

作为一种常用的深基础形式,桩基础可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类置于较深的土层,以达到上部结构的承载能力要求。它具有很高的抗倾覆稳定性,承载力和协调不均匀沉降的能力:有很多种类的桩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同时桩基具有施工效率高,土方开挖量少,成本低的特点,因此桩基础技术得到了建筑界的认可和赞誉。随着桩基施工技术的日益先进和成熟,施工难度与原有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正因为如此,桩基础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

2.2桩基础技术的实际作用

桩基础技术可使软土层不足以承受上部荷载的部分,达到设计要求的承力。例如,将沙石桩放置在疏松的砂层中可以使桩周围的砂层挤压,使其空隙率更小,密度更高,从而增加砂层的承载能力。该桩基础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液化土层对土壤质量的不利影响。当桩通过液化土层并且桩尖位于硬质持力层上时,即使地震力导致桩体周围的液化土层发生液化,桩基仍然可以依靠桩端支承由桩尖提供的能力,以确保上部结构的稳定性,使建筑物不会发生较大的沉降和偏斜。

3常见的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

3.1静压桩施工技术

静压桩施工技术的主要实用工具是静压桩机,它利用静压桩产生的压力和反作用力将建筑材料牢牢压入桩架内。静压桩施工技术的使用会对土层造成较大的破坏,进而产生水压。因此,采用静压桩施工技术的连续性非常讲究,即施工过程不能中断,以防止水压对土层的影响,使施工的稳定性为击中。静压桩施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①静压桩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不产生噪声,对周围环境破坏较小;②静压桩施工工艺过程比较简单,施工过程复杂度小。施工人员操作方便,施工事故发生概率低,安全性大大保证。

3.2振动打桩技术

振动打桩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动机产生的强大振动力对基础产生影响,使土层更加致密坚实,从而提高土建工程的稳定性。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木桩应插入土层上方,振动装置应放置在木桩上。振动装置发出振动后,木桩将被打入土层。此时,土壤层将受到巨大的压力,造成地点变化,施工工作将在此结束。振动打桩施工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振动打桩施工技术与静力打桩施工技术相比较更有效的是,由于振动打桩施工技术对土层的压力较大,因此土层的稳定性将大大加强;②振动打桩施工技术成本较低,使用电力产生巨大的压力,节约施工资源和成本。

3.3人工挖桩施工技术

人工挖桩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难度,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等建设成本,大大提高建筑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目前,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旋挖钻机更容易渗入地下。同时,其施工速度远远高于传统钻机,且不需要反复使用泥浆,确保施工过程整洁,节约建材,有利于环境保护。②压力分层锚的应用,传统的螺栓承载力较小,大部分螺栓长度不符合施工要求,而压层式锚栓增加了锚固节点并使其均匀分布在螺栓上,分层设计功能分散施工压力,增加了整个螺栓的受力,使成孔工作更加容易,大大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障碍,提高施工效率,节省建材用量,有效节约施工成本。这一技术是新建筑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3.4灌注桩施工技术

灌注桩施工根据桩基础的成孔可以分为干作业成孔、冲击成孔、沉管成孔、泥浆护壁成孔等几种形式。干作业成孔又包括机械钻孔和人工挖孔,机械钻孔适用于粉土、沙土、黏性土;人工挖孔适宜黏性土;冲击成孔适合砂土、碎石土、淤泥土和黏性土中;沉管成孔需要采取锤击、振动冲击等方式钻孔,施工中噪声和破坏土质污染严重。

4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质量控制

4.1 施工前质量控制

首先在施工前应当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其一,要确定泥浆的性能指标。调整好指标性能后方可开展高层建筑桩基混凝土的关注。通常情况下,泥浆比在1.10到1.25之间,将含砂率控制在大约8%,粘度通常控制在大约28。第二,准备好适合的灌注导管。灌注导管的选择在深度、孔径、钢筋笼直径等方面都有着相应的要求,应当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导管。如果想要缩短灌浆时间可以适当地选择大直径的导管。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导管,将内部的杂物清理并且编号各个奥冠,然后进行试压和拼装。第三,在灌注前应当对孔底进行检查,保证孔底没有积水和沉渣,从而提升灌注的效果。如果在灌注前發现有少量积水可以利用海绵、毛毡等吸收干净积水,然后再进行混凝土的灌注。

4.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桩基混凝土施工产生一定的损害。为此,应当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控制。首先应当保证护壁具有足够的强度。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受到土石方坍塌的威胁需要使用护壁进行预防,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保护比的强度是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直接关系着工程的顺利开展以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护壁的安全性需要设置护壁高出地面大约30cm。此外,在灌注工作前要注意护壁是否受到了地下积水的影响。在混凝土灌注中,首先要注意混凝土的心梗,避免太长的搅拌时间导致混凝土的各项指标出现变化,甚至出现离析等诸多问题。工作人员要根据灌注的时间确定混凝土配制和搅拌的时间,对搅拌的时长进行严格地控制。同时灌注导管会在灌注过程中受到很大的阻力,容易出现导管堵塞等问题,导致混凝土灌注的后续工作变得异常艰难。为了避免出现导管堵塞的情况,可以采用漏斗增加灌注量的方法,同时对灌注速度进行严格地控制。桩基混凝土灌注过程要一气呵成,保证灌注的连续性和混凝土的完整性。

4.3 施工后期施工质量控制

首先,对混凝土的密度进行提升。由于灌注后期孔内有着较小的压力,上下密实度可能会存在不同,通常下部要大于上部,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对漏斗进行提升,从而使得灌注落差增加,使得上部密实度加大,进而使得上下密实度相一致。其次,做好保养与检测。在灌注后需要对建筑桩基混凝土进行养护和检测工作。通常超声波透射法和低应变法是建筑桩基混凝土检测时常用的检测方法。

结束语

桩基础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有效提高了施工桩基的施工质量与效率。桩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并有足够的耐心克服施工难度。坚信随着我国科学基础的发展,桩基础施工技术将会不断提高,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进业.浅谈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及运用[J].门窗,2014,01.

[2]徐选安,周 宏.探析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21.

[3]张争光.浅析桩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4,30.

(作者单位:天津华强富城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土建施工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刍议变电站工程土建施工与电气安装的配合
变电站建设的施工质量与管理措施
刍议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浅谈工业厂房土建施工的施工工艺
关注建筑工程领域内的土建施工技术应用分析